陈星
主持语:
今年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是历经深度调整的一年,也是充满变革和发展的一年。我们在缅怀中国艺术市场走过辉煌的同时,亦将见证中国艺术品市场从调整期再度起航的时代历程。以“艺术市场的变革与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将记录和保留本年度艺术品行业的体温和它独特的精神气质,从而产生推动中国艺术品行业的向前驱动力,而99艺术网作为历届高峰论坛的主办单位,也必然将在未来进程中独树一帜,不断促进艺术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从而成为艺术传媒中的先进表率。
第一单元:新表现与新挑战:二十年拍卖市场遭遇“调整年”
本届高峰论坛第一单元的主题围绕“拍卖市场:新表现与新挑战”展开,由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赵榆主持,中国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旭、北京匡时拍卖公司董事长董国强、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北京华辰拍卖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学军、北京华夏传承拍卖国际有限公司兼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娟为发言嘉宾。
赵榆:大家好,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从1992年算起整整过了二十年,这二十年经历了两个阶段、三个高潮。两个阶段的跨界为2002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发,从这里开始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和拍卖企业得到了法律上的保护,得到了合法地位。其中经历三个高潮:第一个高潮1995年-1996年;第二个高潮是2003年-2005年;第三个高潮是2009年-2011年。每一个高潮之间都是一个平稳发展期,平稳发展期中国文物艺术品有很强的抗拒灾难,市场不好的抗打击能力,因为他们含有很高的文化含量和不再生产的特性,所以不管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美国的金融危机,我们的市场一直在平稳发展期都安全地渡过,而且我们精彩的文物也得到很好的提升。2012年是我们平稳发展期的第二个年头。第二个年头情况怎么样?今天请几个老总来谈一谈,大家鼓掌欢迎。
张娟:大家好,我是北京华夏传承拍卖公司的代表。今天有幸跟各位拍卖公司的巨头前辈们坐在一起,我感到非常荣幸。这个议题“新表现、新挑战”对我们这些小字辈的拍卖公司来讲应该有所想法和有所做法,因为我们在拍卖行业上资历尚浅,年代也短。所以说在资源上、条件上都不如诸位拍卖公司实力雄厚。我们只能从一些自己擅长的一些领域做一些自己的工作,比如说从去年到今年市场平稳期,我们公司做了一些方方面面、各个主题的展览,现在有几个展览成型,有几个展览正在运筹当中,2013年我们的新表现主要是从展现不同领域的画展,从各个方面凸显自己公司的特色,以各位拍卖公司为榜样,努力把每一场拍卖会打造趣味性、专业性而且包容性极强的有看头的文艺盛会。所以几乎所听过的、没听过的各种门类的拍卖都是一种新导向。我们公司也想让在西安和北京两地办成一个让大家有所期待的艺术品拍卖会。对我们这些二线的拍卖公司来讲,2013年我们公司的策略主要是想呼吁大家各兄弟拍卖公司之间强强联合,沟通、合作。2012年我们已经开始和嘉德、保利大的拍卖公司有一些业务上的合作。当然不是我们拍卖公司本身,是我们拍卖公司旗下或者是身边聚拢了一些投资团体或者是一些实力买家之间的一些资源,应该也是一个发展方向,也是咱们各拍卖公司一个力所能及的,能够活跃拍卖市场的有效举措。每一个拍卖公司在它的身边都有它自己独特的一些客户群,也有它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样融会贯通会对艺术品市场不管是平稳期还是火爆期,也能运筹帷幄,发展的会更好。
刘尚勇:我们应当怎么做好今后的艺术品拍卖事业,我想主要是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从广度上讲,大家多开源,引进一些新的拍卖品种、艺术资源、收藏品资源进入市场。在目前经济状况下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即使是有很大难度,大家也在做,但是有一个事情是大家可以做的。我们可以向深度发展,我们要集中精力把我们能够找到的艺术品或者是收藏品深度地挖掘它背后的文化资源。刚才张女士提到的“过云楼”,董国强做的“南长街五十四号梁氏家族档案收藏拍卖”都是从文化角度、历史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这样使得市场表现非常好,也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因此在面临新挑战的时候是有可作为的,也就是说要深入地挖掘我们所经营的艺术品或者收藏品背后的文化价值,这是我们在这个时期最应该做的事情。
赵榆:匡时公司是2005年成立的,说是新公司,实际也是“老公司”,自从2005年出现了三家公司:匡时、保利、西泠使得我们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这三家公司很有闯劲,所以我们的市场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刚才张新建同志讲了很多赞扬匡时的话,董国强同志原来是翩翩年少,我这次整理出我的书的时候整理出他和启功先生的合影,那张合影是在鉴定赵孟頫的《归去来辞》时照的,那时满头的黑发、英俊、漂亮,现在经过这段时间,董国强已经成了光头,现在请他发发牢骚……
董国强:现在没什么牢骚可发,因为是自己选择的。我们能够赶上艺术品市场发展最繁荣的一个阶段,应该是很幸运的。同时我觉得今天的拍卖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媒体的关注、社会大众的关注,同时有关部门也对这个行业给予很多的关怀,其实应该也是市场作为行业发展的一个最好的时候。这是三天之内参加的第二个论坛,媒体对市场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市场走到今天,05年以后一些新公司成立,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作为服务行业竞争越激烈,受益的是客户,受益的是买卖双方,其实竞争激烈给这个行业带来的发展,给这个行业带来的进步,我想每个人都是有目共睹的。艺术品市场可以说05年到今天,这个市场应该有一个巨大的发展,第一,有赖于市场,有赖于我们经济的发展到一个阶段,我们的收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第二,一些新的公司包括保利、西泠这些专业人士参与这个行业,我觉得也是对这个行业的发展都起了一些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我来讲,作为参与艺术品市场比较早的、最早参与国内艺术品拍卖,从喜欢收藏到最后把个人爱好转换成工作,对于我来讲虽然工作很累、很辛苦,我一直处在一个很幸福的状态。所以感谢您赵老师,赵老师对这个市场从一开始就参与而且也是对每家拍卖公司的发展都给予关注,同时也是对于市场的教育,对于市场的一些认识方面,我觉得您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也感谢您,感谢各位。
赵榆:刚才国强同志做了一下发言,下边我们请甘学军同志讲一下,甘学军亲历了三家公司,也就是大陆上最早的一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嘉德公司的副总,陈东升、王雁南、甘学军,排位第三。接着聘任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创办了李可染先生《万山红遍》五百万的纪录,一炮打响。现在请他讲一讲,他怎么干他自己的公司,大家鼓掌。
甘学军:我们经常讲中国艺术品拍卖二十年,这二十年是不可重复的二十年,是飞速发展的二十年,我们回顾中国经济改革进程是一样的,中国经济改革三十三年,中国改革开放进程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也不可能再重复,从前没有,以后也不可能再有,因为这种历史是这种发展形态是不可再有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中国艺术品拍卖飞速发展,03年特别是05年以后保利、匡时公司起来,资本的介入市场是一个井喷、膨胀式的发展,这种机遇是没有的,从前没有,以后也不可有,这样的发展模式以后不可能有,所以现在就步入了这个变革。我经常讲艺术品市场是寄生的东西,是寄生在宏观经济大背景下,所以宏观经济大的改革开放背景在变革,我们很小、很边缘的市场又是很敏感的市场一定也是随之变革。怎么变革呢?比如发展模式的变革,二十年特别是03年以后是飞速发展,速度型的发展模式以后不可能再生,可能将来,前天我们在做论坛的时候赵旭先生说:“从前是投资家,投机家,现在出现的是收藏家,做拍卖需要把大家的着眼点对艺术品的收藏对象、内在文化艺术历史价值发展和认知上面,我们的价值要建立在对这些价值的认知上。我们的收藏,我们的市场开拓就是持续的。”在这个变革当中各个参与各方心态首先是调整心态,作为拍卖业者调整心态,不可能追求高额的成交额,不可能只是追求速度,只是去比数字,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我不太欣赏行业风暴,比数字。一方面比数字,一方面丰富数字,在排名榜,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模式,因为我们现在变革应该比更内在的东西。所以这是我们业者,参与的收藏家们,我们的经纪人,市场的经纪人还有画廊的代表都要有心态的调整,前几年一百万买现在要赚到一千万,现在哪有这么好的生意。前两天谈的是市场的调整,问题市场,调整期,实际上就是回归的市场,市场在回归,人们的思维在理性的回归,市场在做常态的回归。因为我们对宏观经济发展前景是不悲观的,所以现在艺术品市场的调整也是不悲观的,而是蓄势待发的调整,是改变发展形态的调整。
赵旭:在座的可能我认识的人最多,99艺术网论坛里边有众多的艺术家、学者、画廊、拍卖公司,还有各位领导融会一堂,这个论坛我觉得民主、规范,而且是可以百花齐放的学术性论坛。这个论坛对于我们一年以来总结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潮流,还有艺术品各方面的知识,包括明年的走向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艺术品市场的变革现在可以说是确实拍卖成交下来了,画廊也下来了,艺术家的成交也下来了,当然在座的艺术家还是很稳定的,但是有的艺术家创作的数量大于销售的数量,确实是购买欲望不强。我相信今年其实已经渡过去了,马上还有八天就过去了。明年从我们新的一届领导人上来,从习主席的一些言谈中我感受到明年的经济肯定会好起来,因为中国有别于欧美,政府的资金是绝对的,中国政府资金大于任何国家的政府,艺术品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链,我相信艺术品市场变革和持续发展都将继续。
第二场论坛:新举措与新策略:如何重新构建中国画廊行业
第二单元由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主持,围绕着“市场发展:新举措与新策略”这个主题,五位发言嘉宾分别为北京画廊协会主席程昕东、北京艺凯旋艺术空间总监李兰芳、北京品画廊总监金秀花、香港天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洁、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现当代艺术部经典艺术部业务经理鲜彤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季涛:今天的主题主要是谈画廊,谈艺术品一级市场,然后再谈一下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关系,就是画廊和拍卖之间的关系,作为今天我们论坛的题目,下面开始给大家来主持这一场论坛。第一个题目先谈一谈画廊,程会长也在这儿,谈一谈画廊今年的生意怎么样?程会长先讲。
程昕东:答案大家都知道,单独从2012年来看不仅仅是画廊,世界经济在下滑,根据我们的调查如果跟去年或者说跟2006年、2007年、2008年上半年来看下滑幅度很大,因为我是二十年以前介入到画廊业的,但是如果放在二十年以前、十年以前,拍卖公司,艺术博览会都是基本上在那个时候同时开始建构艺术市场。二十年前,要在一个什么样的时空里来谈这个问题,核心是我们现在在我们中国的语境下来谈,我们不知道画廊在做什么,我们很多无论从上到下,对画廊职业不够了解,对画廊人一直在辛辛苦苦怀抱理念,对艺术的一种期待,不是艺术的传播、推动、发展跟探索,陪伴艺术家共同在表演的时候,他们的劳动价值并没有被社会所认知的时候,造成现在的格局,在现有的全球化的资本时代,一个全开放的自由竞争时代,画廊显得很薄弱。画廊的力量越来越受到挤压,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造成了一个困境。
季涛:画廊只有7%的盈利,我算了一下14家画廊只有一家盈利,好象不如拍卖业的业绩,程主席谈一下这个数字准吗?
程昕东:首先这7%从哪里来?这是一个想象,如果说按照我们现在可以讲全国1560家画廊,北京有742家画廊整个来看,放在包含着画店与画廊,因为画廊的水平、规模有差别,按照这个行业目前整个机构从业者来讲,我自己感觉到如果是盈利,有收益的话也许7%都不到,这是我的一个观察所获得的,但还是有盈利的画廊。
季涛:刚才程主席说到画廊在生存空间当中受到了很多的挤压,有没有感觉到拍卖业对画廊的挤压?谈谈和拍卖业的关系?
程昕东:问题是存在的,但并不是拍卖业的问题。画廊承载的职责和我们所处的时代不一样,因为我们还没有完成一个小农经济结构社会转型,完成以后整个对文化的公共教育并没有形成,国家文化政策滞后,画廊承载时空不够大的时候,我们就迎来了资本时代,迎来了金融时代,资本、金融是强大的,也就是说一个个体的规模相对比较小的一个小型企业,一个微型企业,但是影响很大,担负着很大职责的时候面临一个系统,面临一个大的资本自然就处在弱势。拍卖业面对市场的结果是比较容易被当下市场所接受的时候,就是明确地强调艺术品商品属性,明确地让他知道这是可以介入而且可以盈利的结果是符合当下人的心态,符合目前中国社会一个现状的情况,雄厚资本进来的时候自然而然拍卖行会蓬勃发展,当然他们现在也有一些问题,经济下滑造成的问题,但是中国画廊不够强大不是说归罪于中国的拍卖行,这个必须要理直气壮地来说,现在有这种误读,总是把中国画廊的承载被边缘,承载不够健全,比较弱势,归罪于中国的拍卖行,这是错误的,必须在这儿给予一个明确的答案。
金秀花:接着程会长说拍卖和画廊的关系,今天谈的是市场的发展,市场是拍卖市场要发展,画廊市场要发展,相对来讲首先不考虑今年的环境跟今年的严冬或者是寒冬的状况,拍卖跟画廊的关系,拍卖做得非常不错。画廊是比较艰难,大家都在摸索着做。也有一个历史原因和客观原因,等于是历史原因和画廊自身的原因。历史原因,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时候首先是参照国外大的拍卖公司的成绩来开始的。比如06、07年的国外拍卖公司拍中国艺术品一百万以上的佳绩开始,中国艺术市场快速发展起来。在分析市场、观察市场基准依然是拍卖数字,并不是来自于画廊数据和表现,这是一个历史原因造成的。客观来自环境的原因,今年的原因是大家谈论最多的一项来自税,国内税的问题给画廊造成的困难,可能是今年一直谈论最大的一个题目。画廊行业自身的问题,我们也不能老是埋怨客观环境和政治,还是要考虑画廊自身、行业自身内部要怎么发展。画廊行业现在是一个发展比较困难或者是尴尬境地的原因,因为画廊是一个不断发觉新艺术家,推广新艺术家的作用跟承担这样一个使命,我们画廊是觉得艺术家不错才和艺术家合作,和媒体合作宣传这些艺术家,在这个当中是怎么让市场或者是藏家相信你这家说的话是对的,这个是存在画廊眼光和经营能力的信任,也是诚信的问题。怎么能产生诚信存在,怎么让藏家花自己的钱相信你的眼光,这对画廊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李兰芳:我大概看到这十年来从画廊角度来讲经营比较困难的一年,分几个方面,第一个从大的政策来讲,虽然我们成立了画廊协会,在这一年当中陆续组织了很多活动,这个活动,我发现我们会长也在这儿,总是跟政府有一些概念上的差异,概念上的差异就是画廊作为艺术空间和艺术主体存在,更多的是混淆于文化创意产业之内,所以是有差异的。比如国家扶持的政策,基金各个方面都没有办法以纯艺术角度跟他们对接,可能产业化会更容易一些,通俗地讲国家给钱不知道怎么用,怎么拿,今年上半年海关的事情,基本上所有的画廊上半年的交易是空档。拍卖和画廊比较冲突的地方,就是我们画廊在培养艺术家的时候在互相成长的时候拍卖介入,把我们未来的信心各个方面,资源抢走了,这个是跟艺术家的心态有关系,比如说拍卖公司影响力会大于宣传上,在媒体上会大于画廊的灵动性,这方面是有的,再一个就是国际化的角度来讲,海内外一些国外的、欧美的西方所谓资本主义大画廊进入国内可能优势不是很明显,给画廊的时间要久一点,想出一些对策。
程昕东:国际画廊和中国对接首先得益于中国这几年经济高速发展和艺术品市场蓬勃的发展,他们进来肯定看好市场,第一步有一些直接借用中国,尤其上海、广州这几个主要的地方驻扎,利用中国本土资源,来尽可能的一方面推销他自己代理的国际艺术家的市场,同时争夺中国艺术家资源,这是一个。因为现在是竞争时代,在这个行业里边,在中国当代创造伟大艺术的宝库,这个竞争是开放的,自由的,因为目前有好几家画廊,经营的过程当中发现因为交流,长期对西方艺术不了解,也没有一个参照系统,加上以前的咨询等等造成的不顺畅,整体对西方价值性缺乏判断,这种对接也是需要时间的。因为加上我们已有政治上,比如关税让国际艺术品在中国跟世界对接的时候通道是不通畅的,进来要交税,哪怕进来做展览先要押一笔资金,根据申报作品价值按照关税、增值税的支票押在海关,据说这个钱还需要马上兑现,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造成最起码中国、北京能不能成为世界国际大都市,这个问题不解决对北京想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我是抱有一个质疑的态度,在我们世界级的美术博物馆、美术馆里边都有世界文明成果的收藏,我们没有。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政策,需要修正我们已有的政策,这个时候就造成了国外的或者说也许正因为政治上的不完善,对中国画廊某种成长时间的时空,从好的方面想,从这个方面来看最起码西方画廊因为以前没有中国的资源,收藏资源,所以说他的这种进入跟我们对接除了文化上的差异以外,确实项目至今很多对接有一个很大的差异性,现在可能经过思考以后,很多国际性的画廊在我们大陆外延像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等等建构开辟另外第二战场,跟中国大陆进行对接,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制度、政治上的问题造成的一些困惑,买了以后怎么进行,我们作品怎么出去,就各显神通,从去年4月份开始关于税收方面的举动。
季涛:请保利现当代艺术部的鲜彤经理,谈一下保利在国内跟画廊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有多大的比例?
鲜彤:没有具体地统计过,因为我们通常是征集拍品一定要考虑他的市场,包括选作品要考虑作品是不是在艺术品中有地位,艺术家是不是在艺术史中有位置,是不是代表作,尽量是这样的作品,新人也会有,但不是说我们要占多少比例,从画廊去征集或者是这样的一个合作,而是要看画廊代理的这些艺术家对市场的成熟程度,因为他做推广,不是说推广一年、两年就马上上拍卖市场、二级市场的,一定是有一个过程,有一个收藏群体之后,再向拍卖市场推广或者我们再合作,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过程。
季涛:大概比例,有的画廊包装一批画家,很多名画家的代理也有很多上拍的,刚才汪总谈的是50%,国内保利有30%吗?
鲜彤:差不多。做画廊的老板都知道不光仅仅推年轻人,还有成熟一点的艺术家,不太一样。
程昕东:今年美术学院没有毕业就直接送拍,希望通过拍卖市场获得艺术创作的价值被公众认知,这是当下社会的一种比较急躁的心态。几个大拍卖行有价格以后,最起码有一个保利的纪录,我都卖了一百万,给你五十万行吗?其实五十万好像是一个优惠,那么这五十万的标准从哪里来?是不够的,因为没有经过学术的认可,没有相对好的机构、画廊、批评家,各方面的展览,这五十万本身就不成立。现在是什么呢?拍卖行风起云涌,因为市场的成长都是靠拍卖行领袖们的个人魅力,都是在靠他背后依托的系统,央企也好、国企也好,或者说强大的私人资本也好需要获得资源。我们公司因为库存是有限的,一年一年拍,现在收藏家变得越来越有积淀,惜卖,不卖、惜售,资源没有就直接去找所谓未来疯狂掠夺艺术资源,造成艺术生态畸形。
季涛:拍卖行业虽然没有几家,却抢占了你们画廊市场。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我有几个朋友做代理画家,他们没有注册画廊,但是跟拍卖行有很好的关系,也在包装画家,把一些看着不错的画家一年买多少幅画或者怎么样,对他有一些像画廊一样的指导,收过来,直接送拍卖行,没有经过展览和其他的推广、学术都没有这样的过程,但是很有效。他买的时候可能就几百块钱,送到拍卖行卖到几千块钱一平尺,在座几位画廊怎么看?他们也叫做“画廊”,但是没有注册,直接送拍卖行?
李兰芳: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业内叫他们是经纪人delar,我希望有正确的舆论导向,现在艺术家喜欢看价格指数、排名指数,在文化领域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在金融领域会比较多一点,投资的方式可能找一个艺术家,有一天进入拍卖行等于说形成了,应该是这样理解的。他成本很低,一个人,拿一个电话,联系业务,我们可能有经营的压力,学术展览等等,如果有这样的艺术家我们不太会合作,因为他市场结构已经很复杂了。
汪洁:这种结构是很危险的。我们也需要社会、艺术媒体的帮忙或者是正确舆论导向。首先因为画廊做的是合作艺术家的一个价值的发现、推广,跟社会结合起来,跟收藏群体结合起来做这样的工作,这些东西都跳过这样的步骤,和市场结合起来,等于没有一个基础,没有一个内容,只是一个架构,没有一个价值体现,没有一个价值阐释,这个东西是过几年要倒塌会很快的。现在是中国式快速的时代,什么都要快速的发展,这几年之内可能是介入到这样做事方式的人或者机构,包括艺术家们会有利益很大,但不会长久。希望在场的各位老师、朋友、媒体朋友应该有一个认识。
鲜彤:刚才几位老师说的现象在拍卖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但是经常会昙花一现,他的东西出来弄一个很高的价,但是可能无影无踪,也可能第二年再也没有消息了,对整个市场包括对画廊根本不构成威胁,而且对真正有眼光的买家也不会关注这样的人。无论是哪一季的拍卖,市场成交额很突出,都是真正经典的东西,真正有名的艺术家的好的作品。
季涛:最近保利拍卖成立了一个贵宾部,VIP,开展了一种私人洽购的业务,什么叫私人洽购?就是拍卖行不但拍卖画、拍卖艺术,同时也可以通过变卖、交易的方式买卖艺术品,当然保利是拍卖公司和文化合作的。我想问一下汪总,佳士得、苏富比私人洽购方面是怎么做的一种状况?
汪洁:国际拍卖公司一直有这样一种项目,其实是蛮简单的,不复杂,比如瓷器部门有一些委托方不愿意上拍,希望拍卖公司在私底下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买家这就是私人洽购。有一种是直接委托私人洽购,不愿意上拍,不愿意公开,就是私底下买卖。另外当时拍卖流标了,有一些客人说你帮我找买家,我低价也可以再卖掉。都是独立的部门专家来决定,谈妥以后首先要签合约,三方同意的价格、怎么操作、怎么付款,合约签了就算成立,就可以交易了。
季涛:这样会不会成为变成一个古玩店,在一定意义上的一个画廊或者是一个古玩店?有的画或者是古董直接卖,不一定上拍卖行拍,这不是挤压了画廊和古玩店的生意吗?
汪洁:有一些敏感的不愿意公开,因为拍卖是公平竞争的。古玩店则有它自己的价值,因为拍卖行知道很多资源,一直以来国际拍卖公司都是二百多年,有一个传承知道哪一些大的客人对这些东西有兴趣,委托拍卖公司会得到一个比较公正的价格,因为古玩店可能给不了那么大的价钱,客户群体不会那么庞大,所以委托拍卖公司是比较合理跟公平的。
季涛:最后一个问题,因为刚才画廊几位专家都谈到,我们的画廊实际上并不是很多事情做得不好,而是国内很多画廊不太知道怎么做,他们这方面的经验不够,我想请金总监谈一下,您原来的画廊主要是包装代理方力钧的,简单谈一下方力钧的代理过程,是怎样一个代理方式?
金秀花:方力钧的著名不是我们画廊包装代理的结果,首先他是先著名再和我们合作。简单地谈一下,方力钧这样的艺术家也不是一位,可能是一批艺术家。这批艺术家,他可能是一批的代表中国当代艺术,九十年代初开始参加国际上重要的双年展、重要的展览、刊登在重要的媒体上的艺术家。谈到这个问题可能要谈到整个市场,回到刚才的问题,就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评判的问题,这个艺术家九十年代初开始参加重要的国际上的活动,当时也是跟一些好的国外画廊合作,他们的市场当时在中国没有形成,所以他们的市场是在国外,而且都是通过一级市场画廊的合作体现他们的价值,包括经营、推广、包装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进入到好的国外一流美术馆的收藏体系,2000年中期开始在拍卖市场上得到很大价格的佳绩。受到这样的影响有一些作品在西方藏家或者在西方收藏群体里的重要作品开始回流到国内来,北京和香港的中国拍卖公司,不断地碰到一个更高的纪录,中国的收藏群体开始跟过来。这样的体系,整个过程因为我们是不看是国外的画廊还是国内的画廊或者是国外的拍卖公司还是国内的市场,整个体系是通过一级市场的推广进入到收藏体系里边,其中很重要是一个重要美术馆收藏这一块,包括像方力钧老师的收藏,在亚洲日本的福冈美术馆,国内重要民间美术馆的收藏,包括一些国家美术馆的收藏是跟过来的,更多像国外的MOMA、蓬皮杜,包括德国国家博物馆的收藏,荷兰国家博物馆的收藏都是九十年代形成的,而且跟他当时合作的画廊的工作是不可分割的。2000年进入到拍卖二级市场环境里边,这样的一个过程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很好的结合,也是反映艺术家最健康的市场体系,所以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一批艺术家之后更年轻的艺术家或者是新的艺术家也不乏有好的艺术家们,一个是中国艺术市场发展太迅猛,当然是很好的,对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是一个好事,不过怎么让它健康稳步的发展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问题。现在艺术家面临怎样一个比较快速的、有一些不平衡的市场呢?以后的市场是有可能乱的,所以现在任何从事画廊的人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怎么做,不仅是国内市场,因为现在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做的方式不一样,对我们做画廊或者包装艺术家、代理艺术家的人来讲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艺术家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面对美国市场、欧洲市场、中国市场我们做的方式不一样,再加上外在因素的存在,比如税的问题、价格的问题都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