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明
22例银质针治疗慢性疼痛护理配合与体会
田 明
目的分析银质针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3月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22例慢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2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45%;所有患者治疗后疼痛影响程度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疼痛患者给予银质针治疗,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银质针;慢性疼痛;治疗;护理
慢性疼痛是指持续一个月以上(以前为三个月或半年)的疼痛,也有人把慢性疼痛比喻为一种不死的癌症。目前,我国至少有一亿以上慢性疼痛患者,慢性疼痛主要包括肌筋膜劳损、颈椎痛、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四肢关节痛、骨质疏松症、癌症等,人体运动系统软组织损害引起的疼痛和相关症状,通常以软组织松解、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导热等方法为主要治疗手段。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3月对22例慢性疼痛患者给予银质针治疗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其效果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22例慢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41~79岁,平均(53.27±6.13)岁;疼痛部位分为腿部10例,臀部3例,颈肩4例,背部5例。
1.2 治疗方法依据检查结果,找准患者的疼痛部位,充分暴露术野,协助患者摆好体位,选择0.5%碘伏溶液,对患者皮肤给予消毒处理,干燥后可选择无菌巾将其覆盖。选择1%利多卡因,给予局部麻醉,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银质针,实施穿刺进针,其针尖必须抵达患者骨骼附着点位置处,准备银质针导热巡检仪,于银质针针柄处罩上导热帽,将机器温度控制于100℃左右,针尖温度控制于40℃左右,同时需进行30min左右的加热处理。起针,选择碘伏溶液给予消毒处理,干燥后选择无菌敷覆盖于患者创面上。治疗过程中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
1.3 疗效评定标准
1.3.1 疼痛标准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患者的疼痛影响程度,0分表示无影响,1分表示轻微影响,2分表示影响明显,3分表示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与工作[1]。
1.3.2 疗效标准治愈:疼痛影响程度为0分;显效:疼痛影响程度为1分;有效:疼痛影响程度为2分;无效:疼痛影响程度为3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定量资料均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22例患者通过银质针治疗后,治愈12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45%。
2.2 疼痛影响程度所有患者通过银质针治疗后,其疼痛影响程度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影响程度对比分析±s)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影响程度对比分析±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评价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疼痛影响生活程度2.76±0.151.05±0.38*0.10±0.23*疼痛影响工作程度2.88±0.171.27±0.52*0.12±0.38*
银质针治疗过程中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慢性疼痛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银质针治疗中的护理配合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加强访视:治疗前,护理人员应耐心、热情地向患者介绍治疗步骤,使患者对治疗过程中有个大概的了解,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治疗前,患者通常存在恐惧、焦虑等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2]。②创面护理:治疗结束后,应及时将加热罩取出,实施起针,选择无菌纱布对针眼给予按压处理,若针眼处出现渗血,则应告知患者不必担心,按压结束后,渗血自动消失。选择0.5%碘伏溶液,对创面进行消毒处理,创面干燥后,需贴上无菌敷贴。告知患者创面清洁的重要性,使其自觉维持创面的清洁,3d内需禁水,防止出现局部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③体位护理:患者若长期处于同一体位,则其肌肉极易出现酸痛感,对此,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按摩,使其肌肉得以松解,同时可协助患者适当地调整体位,增加患者的舒适感。④康复锻炼:治疗结束后,可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引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治疗后5周内应控制活动量,防止长时间颠簸或久坐,4个月内应禁止重体力劳动。同时可引导患者进行慢跑锻炼,激发患者潜在的压痛点,有利于针刺补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总之,对慢性疼痛患者给予银质针治疗,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1] 刘传圣,张维,徐凤和,等.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椎管外软组织疼痛的效果[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12(06):527.
[2] 谭启香,张远兰,罗红.患者疼痛评估及其护理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0(12):78.
R473
A
1673-5846(2013)01-0121-02
睢宁县中医院,江苏徐州 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