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错构瘤误诊1例

2013-05-04 08:35:42董福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内型错构瘤放射学

董福民

支气管错构瘤误诊1例

董福民

错构瘤;支气管肿瘤;误诊;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48岁,反复左下肺炎症2年,因胸痛并咳嗽就诊,无痰,体温36.5 ℃。肺部CT:左肺下叶较其他各叶透光度明显增强,且见多发斑点状高密度影,段及亚段支气管较伴随动脉宽,左侧斜裂前移(图1A)。纵隔窗示左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内外见边缘清晰的均匀低密度结节影,累及下叶背段支气管,最大径约15 mm×19 mm,CT值约-118 Hu(图1B)。强化扫描示左肺下叶支气管内结节无明显强化(图1C)。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患者2年来类似病情4次,均以肺炎治疗好转。复查CT,左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内均可见边缘清晰的低密度结节,2年来结节略增大。纤维支气管镜示左下叶支气管开口处见表面光滑的新生物,左下叶支气管完全堵塞(图1D),行高频圈套切除新生物(图1E),病理示错构瘤。术后4个月,患者因发热、胸痛就诊,CT示左肺下叶仍过度充气,且见斑片状不均匀高密度影,多平面重组示左肺下叶支气管内见软组织密度结节影,CT值约25 Hu(图1F)。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术后示左下叶支气管内见纤维结缔组织,相应支气管壁外见脂肪样组织块,术后病理见大量脂肪细胞及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图1G)。

图1

2 讨论

肺内错构瘤组织学上表现为成熟肺组织(主要有软骨、脂肪、纤维结缔组织及呼吸上皮裂隙等成分)异常排列,是一种先天性肺组织瘤样畸形,因此称为错构瘤[1,2]。但又因本病多发生于成人,极少见于婴儿与儿童,故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真性的间叶性良性肿瘤,称为肺纤维软骨脂肪瘤[3]。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发病部位及病灶大小。结合本例病情发展过程发现,支气管错构瘤较小时无临床症状;随肿瘤增大,逐渐造成引流不畅,表现为左肺下叶反复多次炎症,因只注意左肺下叶炎症,而未究其原因造成误诊2年,后因肿块增大,在支气管内呈活瓣样,造成左肺下叶过度充气而引起注意,分析原因发现左肺下叶支气管内病变,因肿瘤内含有脂肪成分而得以确诊。

支气管错构瘤分为外周型和支气管腔内型,后者少见,呈息肉样突入管腔内,无外侵[3]。支气管平滑肌瘤可呈“冰山样”(即肿瘤小部分在腔内,大部分在腔外)[4]。本例瘤体跨壁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近年发现肺错构瘤本身可以发生恶变,原则上发现肿块后应及时手术,有学者建议采用支气管镜腔内肿瘤摘除术作为首选[2]。本例虽经高频圈套切除腔内新生物,但腔外部分未能切除,因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致下叶支气管再次堵塞,最后手术切除左肺下叶。因此,类似病变治疗方法有待商榷。支气管错构瘤可跨壁生长累及腔内外。本例因含典型的脂肪组织,诊断明确。如含脂肪组织较少,则需与支气管内平滑肌瘤、乳头状瘤、涎腺腺瘤、涎腺型肺癌、类癌等鉴别,因其影像学表现相似,鉴别困难,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

[1] 钟桂棉,张金娥,赵振军.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1, 45(6): 594-596.

[2] 李斌,刘士远, 刘洪超. 支气管内型错构瘤1例.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1, 27(11): 1777.

[3] 李铁一. 中华影像医学: 呼吸系统卷.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38-239.

[4] 姜蕾, 王征, 潘纪武. 支气管平滑肌瘤一例.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1, 45(2): 224.

R734.1;R730.42

2011-06-25

2012-06-18

(责任编辑 张春辉)

10.3969/j.issn.1005-5185.2013.01.010

德州市陵县人民医院CT室 山东德州 253500

董福民 E-mail: dongfuminisme@163.com

猜你喜欢
内型错构瘤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投稿须知
什么是肾错构瘤?
《介入放射学杂志》投稿须知
《介入放射学杂志》投稿须知
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包膜内型与非包膜内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分析
体检查出肾错构瘤怎么办
立体选择性合成内型N-Boc-N-去甲托品醇
合成化学(2015年10期)2016-01-17 08:56:07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内型错构瘤2例
河北医药(2015年13期)2015-11-13 06:20:06
徽章样真皮树突细胞错构瘤三例
PBL教学在住院医师介入放射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