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处在课程改革之中,也就是处于实践之中。机会机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直面教材,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积累经验,重视开发课内外语文的资源,拓展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借助文本资源,让学生课内“活”起来
现行的课堂正由重“教”转变为重“学”。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改过去的模式,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自主去学习,让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教材是有用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让学生在自主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丰富知识、发展能力。
1.变单调为丰富多彩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寓枯燥的学习内容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较多,看上去显得有些枯燥,没有其他类文章耐读。但诗是学生认知民族文化的拐杖,节奏感强,含义深刻意境优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其目的是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所以我们可以组织开展“赛诗会”等。学生在有滋有味的诵读中丰富了文化积淀,积累了个性语言。
2.变单一为满园春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应引起老师的重视。”“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要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一个问题,要引导学生换一种方法,变一种角度去看,打破常规,多元化去探究”。
有些课文所体现的内涵不是单一的,就像一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作为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理解问题保持高度一致,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三袋麦子》这篇课文,大多数学生赞成小猴的做法,因为它聪明能干。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赞成小牛的做法,认为它勤俭节约,甚至有的学生赞成小猪的做法,理由是它憨厚可爱。这些见解都是成立的,体现了学生看问题角度的多元化。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切忌一棒子打死,给学生统一答案,搞“统一”对激发学生积极性会有极大的伤害,而且长久下来还会断送孩子的想象力。
二、延伸文本资源,让学生课外“动”起来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需要努力改进,孩子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都需要整体考虑。特别是课内课外,需要一定的衔接和沟通,学校的教育与家庭的教育不是对立的,而是密不可分。要想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就一定要两者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学校不是一个封闭的个体,学生要学习的也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所以要想让学生增加知识量,就要让学生在课外动起来。家校结合,拓宽孩子学习的渠道,增大学习的空间,使各种知识互相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起到引导作用。”每节课前或课后,要根据已有的需要或课堂上随机产生的问题,把学生向课外阅读上去引导。同时要保证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到问题中。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比如,学习《翻越远方的大山》这篇课文,学习之前,要让学生根据需要查找有关刘翔的资料,大体对刘翔有了了解,就不难理解课文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实践活动时,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大自然。生活是语文的第二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到生活这一实践活动中来,并在语文实践中抓住语文的特色,达到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思考中自然而然地发展语文能力,强化语文知识。《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指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利用“文明礼貌月”、“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等,围绕专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完成系列调查报告。借“文明礼貌月”举行“雷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借“三八节”、“教师节”展开如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大讨论……引导学生去研究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动态,做学习的主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亲历语文实践的过程,就能让语文教材“活”起来,让学生的学习“动”起来,就能让学生从一片绿叶中看到无限的春光,从一滴海水中看到无垠的大海。从而让学生内外兼修,让课堂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