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伴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科学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这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吗?从大量的调查数据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现实中许多课堂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要找到有效的实现途径。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兴趣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们每一节课、每一天所追求的目标就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之前,应该要想好这堂课学生要学会什么?我要教什么?我怎么去教好这堂课?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们才能够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包括:有效教学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學要求小学科学教师不断地对自己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有效教学需要更多地关注量化或者可测性;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有效益与时间的观念,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要求对学生的发展或进步进行关注。
一、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第一,对于小学科学教材的实质内容要善于挖掘,为了有效地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应该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原型相互联系起来,使科学变得具体形象起来。
第二,对于科学导言课的教学设计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高度重视,将导言课备好、讲好,为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结合小学科学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给学生讲解有关的科学史知识,介绍在科学方面中外科学家的卓越成就,将崇高的理想与科学学习相互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2.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成为《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资源。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背景的支撑,我们要建立起“生活科学”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框架,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它能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走出“要我学”的低谷,进入“我要学”的积极状态,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师的有效指导,及时反馈和评价也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肢体语言,及时了解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程度和学习的状态,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行为:激励性评价、调节语气、讲话的频率及需要重复或细讲等,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引到课堂教学上来。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巧妙地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的沟通,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问、分组讨论等形式从学生的表述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获得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方法、思维途径及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在实验课上可以问学生实验要控制哪些因素?实验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以及在分析实验数据、获取结论的过程中,当学生不能围绕研究问题展开时,当学生在交流中词不达意时,特别需要教师及时的有效指导。
4.关注学生思想,消除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沉闷死角
由于小学科学的教学课程内容有些较为枯燥,且难度较大,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相当的耐心,而且教起来不能太快,必要的时候,速度要适中,等他们过渡到一定的时间了,才能按照正常的速度来教,尤其对于对后进生,更是要非常的耐心,而且决不能轻言放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按照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后进生依然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荣誉感,教师应该付出更多的鼓励和关爱,尽量地去满足他们的成功欲,多给他们具体的帮助指导和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5.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及时反馈和评价
加强学生分组实验前的有效指导。过去,我们的科学课十分重视对学生实验进行指导,实验材料、实验的步骤、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在实验前都详细讲解,学生照着按部就班地做实验,实验现象明显结论正确。新课程来了,要学生自主探究,有的教师就不敢指导了,什么都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则在一旁耐心地等待。我们认为不能因噎废食,许多时候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
6.“学而时习”,促使科学概念的内化科学课也要强调适度的“时习”。一方面,有利于所学科学概念的保持;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促使科学概念的内化。
另外,练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反馈的过程,教师可以从学生做练习的准确性和速度的快慢程度来全面获取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和掌握科学概念的情况,而后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给予恰当的弥补和点拨,以便使学生对科学概念有一个再学习、再理解吸收的过程。我们认为,只有适时、适度的足够地练习,才能进一步有效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及时进行课堂反馈和评价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究,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获取和运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向,使教学针对性更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肢体语言,及时了解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程度和学习的状态,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行为(如激励性评价、调节语气、讲话的频率及需要重复或细讲等),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引到课堂教学的轨道上来。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巧妙地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的沟通,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三、结束语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互动。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还有很多,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在,促进学生最优化地、可持续性地发展。许纪霖教授说过:“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科学教师,我们更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们也将努力思考,努力践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红平.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之我见[J].科学大众,2008,(12).
[2]麻彩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谈[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
[3]殷咏梅.让问题解决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特征[J].科技信息,2008,(31).
[4]许雯.浅谈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