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军
摘 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是每一个教育者的职责,老师理应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关键词:天才;贵人;指导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14-1
弗雷德·爱泼斯坦在读书时曾是一个有严重学习障碍的学生,后来成为美国医学博士,纽约大学医疗儿童神经外科主任,世界上一流的脑外科权威专家之一。
他在《我曾是智障者》一文中写道:
到五年级时,虽然很不情愿,我开始自认比别人“笨”,然而,老师赫伯特·默菲马上来纠正这一看法。那天课后,他把我叫到一边,递给我交上去的考卷。我窘迫地低下头:每个答案后面都打着叉。
“我知道你懂这些题目,”他说,“为什么我们不再来一次呢?”他叫我坐下,挨个问考卷上的原题,我一一作答。
“答得对!”他微笑着连连说——脸上的光彩在我看来足以照亮全世界。“我知道你其实性这些题目!”他边说边在每一道题后都打上钩,把分数改成及格。
弗雷德·爱泼斯坦博士成功后,写了一本《献给时代的礼物》,他说:
我特地寄了一本给启蒙恩师赫伯特·默菲。在扉页上我写道:“献给默菲先生,您是我爱戴的终生老师。我忘不了,当我在里弗代尔小学读书最吃力的时候您怎样以爱心待我,我将永远把您铭记在心。”
台湾著名散文作家刘墉在《每个人都是天才》一文中讲述了著名摄影家陆沙舟的故事。
进入青春期,陆沙舟变得更加叛逆了,不但功课不好,而且常常闯祸。有一天又闯祸了,被主修工艺美术的导师罚锯木板,陆沙舟在心捣蛋,故意锯出一个跟老师规定的图形相反的木块。
原以为导师一定会大发示雷霆,没想到,导师居然看出他的才华而大加赞美,于是激起了陆沙舟对美工的兴趣,终于进入美术职业学校,成为一外专业摄影家。
看到陆沙舟的故事,刘墉也追述了自己的故事。
我高中的时候,也不用功,高二那年有一次英语、数学都不及格,我大为恼火地在周记上写了一篇短文《总有一天我要站在彩虹上》。文笔的内容很狂傲,……跟陆沙舟一样,我也以为会挨骂。没想到我的导师庄瑞英女士不但大加赞美,而且建议我登在校刊上。
于是我由“投稿人”成为“编辑人”,愈写愈多、愈写愈勤,一路写到今天。我后来常想,如果高二时没有庄老师的赞美与鼓励,可能就没有今天这个散文家的我。
有人说,在上帝面前,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天才,他少给你一份美貌,就会多给你一份智慧;少给你了一份完美,就会多给你一份独特的优点……
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的不是埋怨学生身上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去发现隐藏在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埋怨不仅帮不了学生,还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让学生自责、自卑、自怜;埋怨不仅无助于自己的教育教学,还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激情,让自己愤懑、倦怠、哀叹。
老师应当是伯乐,是发现学生身上隐藏的那份天才的人,是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爱泼斯坦、陆沙舟、刘墉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正是这些贵人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天才和能力,让他们拥有了自信和前进的动力,并最终走向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
要成为学生生命中贵人,老师必须以大爱之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发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每一处天才的闪光点。
如果说,热爱优生,锦上添花是每个老师都会做都愿意做的事情;那么,热爱“差生”,雪中送炭却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做也必须做的事情。要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6种学生:(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3)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4)尊重有过错的学生;(5)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6)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羡慕四星级高中的老师揽全县英才而教之,抱怨自己的学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问题,这样的话我经常听到。是的,我们的学生没有四星级高中的学生优秀,可能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属于上述6种人,但我坚信我们的学生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天才。
当我看到中考分数远远低于四星级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同学考上二本甚至一本的时候,当我看到学校男子四重唱获省二等奖的时候,当我看到学校弘毅男子篮球队获得省第六名的时候,当我看到全校同学为患骨癌的王源同学踊跃捐款的时候,当我看到吃饭时同学们自觉排队的时候,当我看到同学主动向老师问好的时候,当我看到同学主动捡起地上垃圾的时候,我觉得他们是那样美,是那么地值得尊重和鼓励。
老师观察学生的角度决定老师对学生的期待高度,老师的期待高度决定着学生能够达到的高度。
老师们,让我们从学生的不足甚至错误的纠结中走出来,和学生一起去发现他们的天才,去放大他们的优势,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参考文献]
[1]孟繁华主编.赏识你的学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