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平
摘要:本文从价值取向、课堂结构、目标管理、测量维度、素质保障五个方面,详细探讨了蓝色生命课堂的建构,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完善,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特色办学。
关键词:生命课堂;创新教学;打造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05-2一、价值取向
建设“安全,合作,发展”三个标准为内涵的生命课堂。
课堂教学是进行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全面发展的主渠道。为让一批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学得更好,脱颖而出,同时又能够关心帮助后进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日有所得,不断进步,良性发展。海头高中以分组合作的方式调整了学生的座位,并且在教室的周围都添置了黑板,改变原有的“前排学习、中间维持、后排消极”的课堂状态。所有学生都要直接面对老师和同学,都能感到学习的责任。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学习过程,不会因自己的表现不符合老师的教学安排而受到责备,不会因自己的个性不乐群与受到同学们的非议,使所有学生处于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安全氛围中。
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个体上感官互动、群体中团结协作。积极倡导和实践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个性和能力的差异,导致解决问题中的角色可能会存在差异。建立优势互补的学习小组,共同解决学习问题,实现差异中的和谐发展。学生在合作中都能体验学习的快乐,又能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形成一个“包容个性、取长补短”的合作学习氛围。
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点。高效的课堂应该是让每位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角色转换的过程是一个打破传统、自觉行动、理念升华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过程。师生共同发展推动整个教学过程,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内涵的提升。
二、课堂结构
1.学案先行。为了加强课堂目标管理,鼓励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引导老师自觉提升课堂操控能力,把工夫用在课前,分出精力用在预习环节的指导上,达到导学导练、自主高效的目的。我们在原有以教为主的一体化教学案的基础上按照以学为主的原则进行调整。新的学案主要设置课时课标要求、基础知识预习、自主质疑、探究思考、体系构建、交流讨论、展示提升、分层反馈、经典例题解析等项目。根据不同课型的需要择项而设,原则是立足学生和学情实际,发挥学生能动作业和过程的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所有学案均需提前一周完成初稿,由备课组长统筹后提供全组教师感悟,然后利用“每日教学研讨会”进行研磨,主备人根据研究结论修改学案,最终由备课组长审定后付印。确保提前三天发给教师,便于教师个人复备。学案需于课时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解。
2.课题跟进。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学生,并且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只有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成功地建构自己。为了使教学反思制度化、常态化、自觉化,学校要求每一个备课组都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关于高效课堂建设和新课程改革方面的校级课题。各备课组都要从不同角度建立高效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小课题,既可以是学科能力形成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是高效课堂建设的通性问题。
3.课前生成。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生本”化。教学重心的前移是改变学生被动的接受状态,实现因教学内容可预见化的有所思考的严肃生成。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通过“先学”,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感知新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些困惑,进而引发一定的思考。思考的结果直接体现了学生思维激荡的过程。这样就完成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提出问题。
4.课堂内化。解决学案中学习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需要组织交流与展示。教师要善于组织互动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学生在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可以进一步强化,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进一步筛选和验证,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悟可以进一步升华,进而实现二次生成,达到一个较高层次的思维过程。展示是积极的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在新课程理念里,师生同是学习者。高效课堂中,一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展示的内容应该交给学生来展示,教师应转向对学生展示过程的调度和评价,使得学生能在展示的过程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课堂教学的价值转向教师个人水平展示的现象。
三、目标管理
实施“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为原则的“1333”培养计划。
本着“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个个成才”的育人观,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发展定向、管理定样、效益定量”动态教学管理系统,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动态教学管理系统中学生的发展方向是,让10%的学生成为拔尖人才,实施优越计划;让30%的学生成为突出人才,实施优胜计划;让30%的学生成为专业人才,实施优势计划;让30%的学生成为技术人才,实施优选计划。四个层级的计划组成长效分层提升的“1333”目标工程。
学生质量动态检测评价系统的实施过程是以十佳为平台动态分类设定一个榜样;建立先学、后教、巩固三个层面较为稳定的学法指导模式;畅通高中三个年段质量发展滚动路径;科学用好校内质量检测、省市县学习水平测试和高考三个层面成绩对于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榜样、模式、路径和作用四个单元组成本校持续良性发展的“1333”系统工程。
学生质量动态检测评价系统的考评结果是以数学学科为核心的龙头计划;以语、数、英三科为基础的提升计划;以文科方向、理科方向、专业发展方向三个坐标为领先的争A计划;以综合素质评价结论、特长发展(包括各类素质竞赛、学科竞赛等)水平、高考效果三个维度为系统的成才计划。以上四个模块的计划组成本校刚性质量意识的“1333”效能工程。
四、测量维度
1.学案导学。为了实现有效预习,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导学材料重在基础,要让100%都能自主完成90%的内容。目前学校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导学案素材,建立了校内资源共享的平台。
2.小组互助。教室座位调成会议模式,根据AAABBBCC的结构分层建立互助合作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成为需要,走向自觉。
3.展示多元。用好各种展示机会,用足各种展示方式,如黑板、投影、专用教室等,特别是因地制宜用好了小黑板。学生学习的原生态思维在第一时间得以展示,在竞争的态势中得以开发,进而使展示的心理欲望得以较大程度的满足。
4.群言无忌。学生能讲清楚一道题会历久难忘。由“一言堂”转变为“多言堂”再到“群言堂”,限定教师讲述时间不超过课堂总时间的1/3,是实现课堂民主的有效途径,体现安全的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
5.竞争积极。成功需要团队,成功也需要对手。课堂需要建立起动态的机制以维持积极的竞争活力。积极的竞争是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兴趣引擎,也是维持学生学习动力的保障系统。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强化。
6.方法归纳。新课程背景下,知识占有量的竞争已经让位给以方法的归纳和规律的概括为特征的能力竞争。如果学生在不断呈现事例和变式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归纳、概括、演绎的能力,教学也才能得到发展。
五、素质保障
海洋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素质,为蓝色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改革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本主义认为,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本能的似本能(instinct oid)需要,并认为生理的、安全的、尊重的、归属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类的似本能。似本能的需要就是人性,它们是善良的或中性的。恶不是人性固有的,它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或是由不良的文化环境造成的。
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能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学校创意打造“道德高地”,师生共同营造“精神家园”,才能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格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而自我的正常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
学校开展了打造“阳光学子、活力教师、幸福校园”的发展工程,精心组织系列活动,多角度搭建师生素质展示平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错过任何一个教育机会,不抹杀任何一个学生的优点,学生在海头高中可以得到“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
学校整合特色资源建设了海洋文化科技苑,并策划实施了“海之帆”体育节、“海之星”科技节、“海之韵”艺术节、“海之馨”读书节等系列品牌活动。“海洋文化综合实践基地”成为江苏省首批课程基地。2011年秋天学校又创意建设了根土文化馆。
这些基地的建设都是学生自己动手,从方案的拟定到实物的征集,从展品的陈列到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全都由学生参与实施。这些活动的策划和运作全部交给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去落实。学校还有一个令学生心之向往的“海中大舞台”,学生的才能在这里得到展示,学生的成功在这里体验,学生的感悟在这里形成,学生的尊严在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