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庆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基础。一提到阅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阅读文学著作。其实学习化学同样需要阅读。化学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获取化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中,由于信息给予题的使用和试卷长度的增加,对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改中化学教材容量加大和阅读量增加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呢?本文就课前、课堂、课后、课外四个环节谈谈本人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阅读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阅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课前阅读,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预习。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难以落实。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前阅读,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进行阅读,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创设情境。给学生布置阅读作业的同时,可结合课文,先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化学故事、提几个有吸引力的化学问题或探究几个有明显现象的实验,从而创设一种阅读环境,提高他们阅读课本的兴趣,并使其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其次,要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要求。明确提出阅读中要解决的问题,刚开始,可将这些问题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完成。形成习惯后,可将阅读提纲提供给学生。等到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后,直接要求学生通过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从而自己提炼出阅读提纲。最后,还要加强检查,以提高阅读的预期效果,使学生逐步养成阅读习惯。为此,教师要亲自逐一地检查,以防学生蒙混过关。以后慢慢的通过同学相互检查、自查、抽查等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同时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课堂阅读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对于学生而言阅读是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
首先,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和步骤。我的做法是让学生采用模仿的读书方式,让学生在模仿中学到读书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可先示范,再领读,进而剖析课本中的化学概念或原理或工艺流程。读书时提出大量的问题,边读书边思考,通过联想相关的知识及知识点间的联系,归纳出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乙醛和银氨溶液反应,学生在学习中非常重视结果——有光亮的银镜生成,但对银氨溶液如何制取及为什么要这样制取就非常模糊。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要教会学生做到读而思、读而记、读而联想、读而总结。
其次,教给他们用几种方式读书。一是眼看,二是脑想,三是笔写,四是卡片记录,也就是经常所说的“脑读书”,“眼读书”,“笔读书”。读书后把不会的记录在笔记本上;把知识的网络记录在笔记本上;把必会的知识点记录在笔记本上,在听课和复习时就有了目标。让学生把不会的知识内容随时反馈给老师,在上课时统一解决或由学生讲解或相互讨论,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节省了时间,突出了重点,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三、课后阅读注重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课后阅读是对所学化学知识的总结归纳。学生在上完一节新课后都必须在课后认真阅读课本和课堂笔记,并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并且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发散,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在学完一单元后,必须对单元知识进行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概括总结,使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对学生归纳总结的笔记本要认真阅读并写出评语,对总结得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课后阅读,让学生从知识的掌握过程逐渐过渡到知识的应用过程。
四、课外阅读注重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课外阅读是对课本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供学生课外阅读的化学书籍很多。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我还结合新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化学史料书籍、化学名人传记、化学期刊、生活中的化学读本及网络素材等供学生阅读。这些书籍凝聚了众多化学名家的经验,是值得学生用心去阅读的。对学生而言,不要求完全理解这些内容,但对享受读书的乐趣,正确的化学思想方法、良好化学修养的形成,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及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等是很有帮助的。学生会逐渐体会到其中的丰富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是化学教学中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始终抓住课前、课堂、课后、课外四个环节,对学生进行从慢到快、从低要求到高要求、从扶着走到放手走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