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我想说……

2013-04-29 00:44任秋英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3年5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交流班级

任秋英

笔者是一名从教十几年的班主任,也是一名家长。作为班主任,总想得到家长们的配合,使学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每名学生能各方面全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家长,想得更多的,则是多了解孩子在校的信息,同时和老师交流下一阶段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能扬长避短,得到更好的发展。要使两者的要求有机结合,需要班主任与家长很好地配合。

一般而言,家长会的目的或是目标是想让教师和家长通过沟通和交流,解决孩子的个别问题,从而让班级整体有所提高。但现行的家长会模式是:先由领导讲大的方针政策,再是班主任讲班级整体情况,接着任课教师再谈某一学科出现的问题,剩下的可怜一点点的时间用于教师和家长进行个别交流,流程显得十分古板而程式化。所以有很多家长坐在那里貌似在倾听,其实并没有真正地重视,参与度不够,随之带来的结果是家长会过后,一切照旧。

我很赞同浙江省中小学培训中心吴卫东博士的观点“提出问题的人,一定是要解决问题的人”。当家长和教师发现一些问题时,应当积极面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教师,对孩子的了解程度显然不如家长,并且面对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还要挤出时间帮家长解决个别问题难度确实很大。因此针对家长会,教师可以先做一些前期工作,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在家里生活学习的一些具体情况,全面了解学生;同时将他们在校的基本情况反馈给家长,再请家长提出一个现阶段最想解决的问题。在开家长会时,教师先将家长的问题分类,将同类问题提炼出一般的解决方法,如果还不行,最后通过个别交流以一定的方法再解决问题。

孩子永远是家长的孩子,很多家长在此认识上有一些误区,总以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自己只要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等生活方面即可,学习、教育等事情就是老师的事儿。其实,仔细想来,孩子在各个不同的学习阶段会遇到不同的老师,算上暑寒假、节假日、星期天等,孩子与老师、还是与家长待的时间长?其实还是家长。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家长要负主要责任,而教师可以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明确了解决问题的主体后,教师可以与家长一起探讨什么是“教育”。我们可以借鉴杭州上城区语文特级教师王莺老师的观点“教育其实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一个或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家长、教师可以不完美,但不妨碍我们带着孩子一起走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孩子出现问题也是很正常的。

吴卫东博士的“十字线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很管用。其操作过程是,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十字,将纸分成四个区域,分别是问题、后果、方法、原因。当出现问题时,我们利用发散性思维分析一下,可能会产生多少种后果,接着分析可能的原因(一定要具体化),针对原因再寻求解决的办法,如图例:

如果在开家长会前,教师已经让家长提问并已做好问题分类的话,就可将提同类问题的家长编成一个小组,同样利用十字线法,家长们一起分析、解决问题,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学习,还能增加孩子们的融合度。

一旦教师和家长对开家长会都有所预期的话,就让家长会真正成为家校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把“报告式”家长会改变为“参与式”家长会,真正做到教师和家长坐下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记得有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句子:“我听过,我忘记;我说过,我记起;我做过,我永记”,家长可以让教师引领着,在实践中,带着孩子一起走向完美。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交流班级
如此交流,太暖!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班级“四小怪”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