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三种变形策略

2013-04-29 01:11:08刘永红
甘肃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单调性证明数学教学

刘永红

〔关键词〕 数学教学;函数;单调性;证明;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5—0083—01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内容,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用定义证明函数f(x)在区间D上的单调性是高中数学的基本方法,也是高考常考的基本技能.其步骤为:

1.任意取值:设x1,x2为区间D内任意两个值,且x1

2.作差变形:作差f(x1)-f(x2),并通过通分、因式分解、配方分析、有理化等方法,向有利于判断差值符号的方向变形;

3.判断定号:确定f(x1)-f(x2)的符号.当符号不确定时,可以考虑分类讨论;

4.得出结论:根据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得出结论, 若f(x1)-f(x2)<0,则f(x2)为增函数;若f(x1)-f(x2)>0,则f(x2)为减函数.

即“任意取值——作差变形——判断定号——得出结论”.

其中变形是为了有利于判断差值符号,是证明的难点.本文结合学生在变形时的困难,探讨利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三种变形策略.

策略一: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是最常用的变形策略.若函数解析式是分式,通常变形时需要通分,将分子、分母都化成乘积的形式,并对各因式符号的判断,来确定f(x1)-f(x2)的符号,进而得出结论.

当然,对于有些结构复杂的函数,还需要结合通分、因式分解、配方分析、分子(分母)有理化等多种策略进行变形.

猜你喜欢
单调性证明数学教学
获奖证明
判断或证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函数的极值的教学设计探讨
浅析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
全称与特称命题参数取值范围计算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9期)2016-10-31 18:03:54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9:44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2:24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9:34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3:08
高中函数单调性教学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19期)2016-04-14 01: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