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欣苗
追问,历来与教育行为共存。孔子的“循循善诱”,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其行为实质就是追问。追问就是当教师发现学生在某个问题上产生选择困难、自相矛盾、线索紊乱的时候,在前次提问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及时利用问题理清脉络,让学生自己走出困惑。有效的追问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延展思维的深度,对其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问题缘起
(一)学生思考深度比较欠缺
1.具体表现
我校是西湖区教育局管属的一所初级中学,地处农村,学生学习基础都比较薄弱。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不甚理想,表现为学习兴趣不浓、主动参与度不够、思维不够活跃,大部分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回答教师的问题,很少对教师的答案或者同学的思考结果表示异议。
2.原因分析
传统课堂中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以教参资料和标准答案为依据,就会不断缺失自身的追问意识。同时,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不高,也会忽视教学中学生思维火花的突现,无法抓住教学契机进行深入追问。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也缺少了思考的动力和深度。可以说,缺少有效追问的课堂是没有精彩和趣味的。
(二)课改推进
2011年11月初,我校在初一年级开展了基于学习型小组建设的学案导学课堂模式改革。班级学生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要求分成5个学习小组。课堂教学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为基础,以教师引导为主线,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导学课堂由自习、小展示、大展示、点评、反馈、总结等六步组成。其中大展示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朗读、分析、表演等形式展示讨论成果。点评环节由其他小组对汇报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质疑和补充。导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拥有追问的权利,它为培养学生认真的倾听习惯、积极主动的探究意识、良好的表达能力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增强了教师提高自身课堂驾驭能力的紧迫感。
二、语文导学课堂追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一)提供线索,聚焦错误
【案例一】 《最后一课》的教学
展示问题 请用具体材料说明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小组展示 我们组觉得韩麦尔先生是一个爱国的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他没有批评小弗郎士的上课迟到,而是想让他认真学习法语;他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就是想上好最后一节法语课。我们还可以从他上课的神态、语言以及最后的动作可以看出。
其他组的点评补充 我们也觉得韩麦尔先生是个爱国的人。例如,他告诉学生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就是想让学生好好学习,爱自己的国家。
教师总结 的确,在《最后一课》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爱国的老师,他把这种感情传递给了学生。
《最后一课》的主题比较集中,但是集中的主题并不影响教师对于人物的分析。如果课结束后,学生对于韩麦尔先生留下的印象仅仅是爱国的话,那么学生对于人物欣赏的分析能力就会削弱。所以,此时教师需要追问。追问一:“同学们,你们在韩麦尔先生身上除了爱国这个优点外,有没有找到一些小缺点?”结合文本,学生就会发现,作为老师,韩麦尔先生为了自己钓鱼而让学生放假,平时即使对学生的迟到处理也不严肃。追问二:“大家在韩麦尔先生身上找到这些缺点时,是否觉得他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在这样的追问下,即使人物不够完美也不会影响韩麦尔先生在学生心目中的定位,反而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元化地分析一个人物。最后,教师可以这样总结:“小说中的很多人物恰恰是因为性格多方面的特点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水浒》中的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他们身上也有不少缺点,但是这些缺点反而让他们更加真实、可爱。”所以,当学生回答不正确,特别是在由于缺少知识或理解不深不透不细时,教师既不应给予草率评价,也不应忙着明确指出其错误,而应采取提供线索、聚焦错误等方式进行“追问”,以便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失误,这样做的意义显然要远远大于教师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
(二)各抒己见,拨云见日
【案例二】 《丑小鸭》的教学
小组展示问题 根据这篇童话故事,你觉得丑小鸭代表怎样一类形象?
学生小组展示 坚强、有毅力、不畏艰难,有美好的理想……
学生点评一 老师,我觉得他们说得都很有道理,很多参考书上也是这么写的。但是,我觉得,其实丑小鸭最后变成白天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本身就是一只天鹅。只要时间一到,它就能成为天鹅,就算它不够坚强,它还是一只天鹅。
学生点评二 是啊,是啊。老师,有很多时候,一个人就算很坚强,很有毅力,但最后还是不一定成功的。成功是要有很多综合原因的。所以,我觉得丑小鸭的成功不典型啊!
教师解答 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是丑小鸭就是安徒生的真实写照。坚强、有毅力、不畏艰难才是它最终成为白天鹅的重要原因,也是它带给我们的启迪。
(学生有的作盲目跟从状,有的作不以为然状。)
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发言的权利,尊重学生的思考结果,是生本课堂的特征。但是,当学生的答案个性纷呈时,教师如果缺少辨析和提升能力,那么学生的陈述依然是各自的言说,而且多数时候是停留在浅层次上。当学生对丑小鸭最后成为白天鹅的原因产生争论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煽风点火”:“这样的见解真有自己的思考,它是对于大家分析能力的一种挑战。看来,安徒生真是错误到了极点,它怎么就忘记了丑小鸭就是一只天鹅这个根本原因呢?而且,那么多喜欢这篇童话的读者也蠢笨得很,他们怎么也没有看出来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在这样的“挑拨”下,学生会进行争论,以提升自己从现象入手分析本质的能力。本课结束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予以“拨云见日”的总结:“这篇童话在读者心中最美好的印象不是丑小鸭最终成为白天鹅的刹那,而是历经艰难和磨难,丑小鸭依然没有放弃美丽的梦想。人生不能没有梦想,梦想可能不会实现,但是追求梦想的过程可以成为人生最珍贵的财富。”教师的有效点评或追问就是要把课堂带入螺旋式上升的空间,最终达到顶峰。
(三)联系生活,情感体验
【案例三】 《社戏》的教学
展示题目 《社戏》最后说“我再也没有看过那夜似的好戏,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了”,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像迅哥儿这样的经历?请结合实际生活经历回答。
小组展示 你推我,我让你,明显没有人愿意上来讲自己的经历。一个学生硬被推上来了,红着脸,小声地说:“我没有这样的经历。”
教师引导 这就是你们组的展示吗?怎么会没有这样的经历呢?其他组的同学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可以进行补充。
其他组补充 学生三言两语讲了一个。
教师讲述 看来同学们生活的经历都比较简单,那老师就讲讲自己的经历吧……
《社戏》一课回忆的是一段快乐、自由的童年往事,尤其是和小朋友偷豆、煮豆的情节,一直是最富有亮色的内容。课堂上,学生也往往对于这一段最有兴趣。询问学生个人类似的生活经历,可以起到感情的迁移,但是学生可能是由于经历的缺乏或者是比较内向等原因,课堂会冷场。在这种情况下的追问,目的不是实现学科的知识性和工具性价值,而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是一种体验的过程,所以教师不要喧宾夺主,自己的故事再感人,也是教师的体验,跟学生没有关系。教师可以这样调整追问:“你现在最想吃的东西是什么?你最想在怎样的环境下吃最想吃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境之下,你是否愿意跟别人一起分享好吃的东西?如果有,是谁?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这样总结:“吃的味道不在于食物本身,而在于氛围。这种氛围背后就是人的故事。如果大家愿意的话,可以回去好好回忆一下,把这些作为随笔的材料,题目可以是《吃的故事》。”陶行知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真谛、人品精华、人情意蕴、人世沧桑。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里的三个追问都是体验式驱动,指向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抽象的文本转向具体可感的现实生活,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碰撞出情感的火花,感受人性之美。这类追问,教师要本着体验的目的,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要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努力使自己体味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人”的生活意义,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四)诱思探究,逐层推进
【案例四】 《老王》的教学
展示问题 老王给我家送鸡蛋,“我”是怎样接待他的?你认为怎样做会更好?
学生展示 “我”转身进屋,要给他钱;我没有邀请他进屋坐坐;我看到他身体很弱的情况下,没有把他送下楼梯。
学生点评一 作者用“僵尸、棺材、骷髅、白骨”这些词语去形容生病时的老王,我觉得很不应该。这些描写让人产生很恐怖的感觉。
学生点评二 他们组第一个问题回答得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是没有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组觉得作者应该是让老王进门,让他坐一会儿,倒杯茶什么的,然后跟老王说说话。不要给他钱,也不能因为老王看上去病得很重而不让他进门,因为老王缺少的是别人的关心。
教师总结 你们组补充得很到位。可见,正是由于当时作者缺少了对于老王的关心,所以她在文章最后才写道“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
教师设计的问题很到位,因为这件事情正是作者最后反思的根本原因。但是,由于阅读经验的缺乏,学生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总是不能一下子就全面深入的,肯定会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所以,在“学生点评二”之后,教师不要进行总结,不要把感悟一下子呈现出来,而是可以追问:“杨绛先生是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之前与老王的交往中也是友好相待,为什么这次就这么简单招呼,还不如大家懂得待客之道?”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不合理现象所隐藏的人物真实心理。通过再次品读,教师要引领学生明白:“作者对于老王更多的是可怜,是一种不平等、居高临下的关心,是知识分子内心潜在的优越感。她考虑的是如何从经济上帮助老王,而不是从精神上的关怀。”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继续追问:“杨绛先生是‘小人吗?”否定式的问题可以挑战学生的思维。杨绛一家对于老王的关心并不虚假,但在老王生命的最后阶段,她的确让老王伤心了。回忆中的那份愧疚不会破坏杨绛的形象,只能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到一个作家敢于反省自己的高尚情怀。可见,这类追问就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刻过程中的“梯子”。教师的思维不应只与学生的思维在同一层面滑行,甚至被学生肤浅的看法牵着鼻子走,而应提出阶梯式攀登的问题,把教学重难点中的“大困难”化作一个一个“小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并向深层推进。
三、实施效果及后续思考
(一)积极成效
1.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生要想在导学课堂的展示点评环节有积极表现,就要从自习、小展示等起始环节就开始认真投入。自习,必须独立思考;小展示,必须投入准备。积极思考,再加上各个环节的评价和评价结果最终的有效使用,都促进了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学生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建构,从知识学习型转向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综合性。小展示阶段,学生站起来,一人主讲,其他学生做笔记;大展示阶段,小组轮流推荐学生上台展示,展示的学生阳光自信,声音响亮,其他学生面向展示学生,注意倾听;点评阶段,教室里的各个角落都举起手来,抢着回答问题,没有被点名的还时常露出遗憾的神情。下课了,学生都计算各自小组的分数,计较得失。这样,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大展示前的准备是建立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的,小组准备就应当充分。一方面,集全体学生的智慧,从不同角度尽可能地整理材料,避免因为自己组的疏漏而被其他组抓住问题,穷问不舍。另一方面,进行展示的学生要对全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自我消化,并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简洁、流畅地进行表达。同样,准备点评的学生更要通过倾听抓住对方回答中的漏洞,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评价。阐述自己观点时更需要有理有据。这样,在展示点评阶段的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是对学生思维深度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锻炼。
3.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课堂追问在“展示点评”环节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做个有心人。课前教师要围绕教学目的设计有效问题;课中,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引导;课后,要主动反思,二次备课。这些要求,将大大提高教师对于相关理论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材驾驭能力、学情把握能力、课堂控制能力,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建构高效快乐课堂。
(二)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尊重解读,启发生命
阅读教学本身提倡学生解读文本的个性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认识水平和鉴赏能力的差异,学生在个性解读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偏差、错误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中要学会示范和引导学生用最大的耐心来倾听他人的回答,避免不屑一顾和人身攻击等不妥行为的出现。当学生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时,教师应当尊重但不能盲从学生,可以通过巧妙的追问,表达教师拒绝的本意。
2.梯度适宜,兼顾体裁
课堂追问必须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确定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从而通过追问形成有效的迁移,使学生形成认知新图式,建构认知新意义,从而达成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追问不仅要紧扣学科特点,更要紧抓文本,使相关问题符合文本特征。比如,在实用类文本中可以通过追问强调文本语言的准确严密性,而在文学类文本中则更侧重语言优美、情节丰富、人物生动等。
3.丰厚自身,导答有术
错误是最好的追问资源。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教师要通过追问将错误巧妙地呈现出来,避免自己越俎代庖,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同样,面对学生的回答越出预设的轨道时,当精心设计和组织的问题遭遇答非所问时,教师不能束手无策或者环顾左右而言他,甚至搬出教参答案过关。要于疑处再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探究欲,形成思考、品味和感悟。而这都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丰厚自身的教学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作出响应的变动。”导学课堂模式下的展示和点评环节正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逐步追问的途径之一。所以,在这个环节的变革中,教师要不断丰厚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发展喜思善辩的理性思维,通过改变自己的状态来示范、引领学生,不断完善追问艺术,争取达到学生自己学会追问这一最高境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妙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