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国江
【摘要】美的东西不仅能使人身心愉悦,而且能激发人的探究兴趣和热情。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它自身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有它自身学科体系,同时它也蕴含着丰富美学特征,研究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更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利用物理知识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该文试图从展示物理现象的自然美、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美、感知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在美、尝试利用物理知识创造美等角度探究物理教学中的美学元素,并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物理教学 美学特征 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72-0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东西不仅能使人身心愉悦,而且能激发人的探究兴趣和创造欲。对青少年而言,他们对美的事物更是敏感而充满好奇,作为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注意挖掘课程的美的因素,展示课程的美学特征,那么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就会显著增强。物理教学也同样如此,要想使物理教学从枯燥变为生动,提高物理课课堂教学效益,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能否认真创设物理学美的意境,挖掘物理教学美的元素,展示物理学美学特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物理学美的陶冶,使他们在美的享受中成长。
1.展示物理现象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物理就是从研究奇妙的物理现象开始的,如初中苏科版物理教材8上引第一句话 “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多么美的自然现象,多么美的意境,而后让学生观察“加热盛水烧瓶颈部,小金鱼却安然无恙”等物理现象,让学生感受物理现象奇妙之美。“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变化,歌声、笑声、音乐声,表达着人们的情感。声音在很多方面丰富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声音究竟是什么?声音有哪些特性?她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带着你的疑问、好奇和经验,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世界。”由此激发我们对声现象的研究。“你可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露、雾、霜、雪雹都是我们小水滴的‘杰作, 有许多奥秘,你想知道吗?”由此引导我们对大自然物态变化的研究。“走进大门,只见桃红柳绿连绵数里,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之中,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跃然眼前,真不知大自然是怎么创造出如此缤纷的色彩的!”由此带领学生进入光的世界。总之从声现象到热现象、光现象,从力到物体的运动,从电现象到磁现象,无不展示大自然的自然美,我们知道爱美是人的天性,特别青少年时期尤为敏感和活跃,展示物理现象的自然美不仅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热情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科学美的体验不光是视觉或听觉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更深刻,产生的愉悦程度对学生更有影响力。如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学生通过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归纳,最终自己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再经过进一步探究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这一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此时学生已体验到通过探究获得成功,获得新知的喜悦,如果教师再介绍一些古人如何探究的故事,如从曹冲称象到阿基米德探究浮力定律,让学生觉得自己不比科学家逊色,甚至更胜一筹,学生的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心里的美当然不言而喻,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将更浓,物理课的教学效果将更好。因此,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学会科学探究,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的快乐。
3.感知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在美,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处处都放射出美的光辉。例如:物理内容的简洁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热是众多物理学家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的问题,却以“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十个字做了结论;物理学的对称美,给人一种圆满、匀称的美感。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电”和“电生磁”,平面镜成像、电荷的正负,磁场的两极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对称性;物理学理论内部相互联系而展现和谐美,自由落体、竖直上抛、下抛以及各种直线的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都可以统一于运动学的速度和位移两个公式中。牛顿力学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体与天上的星体统一起来。物理中的很多物理概念的定义、公式的形式以及单位的获得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等,它们都利用比值法定义,公式的形式也完全一致,单位也都是导出单位,把它们放在一起复习,不仅可以让学生领悟物理规律的对称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激发学生爱美天性,让物理学美的素材震撼学生的心田,引起他们的共鸣
4.从物理走向生活,尝试利用物理知识创造美
学习新知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它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更加美的生活,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努力引导学生尝试利用物理知识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物理学所研究的现象是美的,物理学的内容和规律是美的,物理学的探究过程更充满挑战,充满期待,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充满了物理学的知识,但物理学毕竟不是美学,物理学有它自身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有它自身学科体系,研究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应站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在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刘炳升,李容. 物理8上 江苏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10年
[2]方申宏.初谈中学物理教学的艺术. 中学物理 ,201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