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背诵成为素质教育的弃儿

2013-04-29 00:44师宗仁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5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诗文记忆力

背诵历来是一种被大家公认的好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离不开背诵。最新修订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就明文规定:3-4年级学段学生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5-6年级学段学生要“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7-9年级学段学生要“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香港大学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要下一番功夫来背诵的。背诵的古诗文多了,自然就为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许多学生不仅厌恶作文,而且连正常的人际交流也词不达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腹中空空,脑中无“米”,说起话来、作起文来当然困难。“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在中小学大力加强学生的背诵训练,背诵能力强了,不仅转化成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进而也转化成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加深对文章内容和意境的理解

背诵是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在入情入境的背诵过程中,对文章的风采格调,脉络层次,语言表达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潜移默化地理解吸收,融会贯通。我们现在的教科书,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它那简洁的语句,优美的文字,把世间的万事万物描写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如果中小学语文教师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长此以往地引导学生掌握读书与背诵的方法,体会祖国语言的内在美和语文的整体美,那么,六年或九年以后,学生将不仅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而且他们从语文学习中所得到的方法更将受益终身。

二.在强化熟读背诵中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规律是这样总结的:“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足见背诵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反复朗读达到背诵,能够丰富词汇,增加语言积累,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一篇课文背熟之后,它的语汇、句式就可以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储备,一旦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倾泻于笔端,成章于口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吟诵积累,在熟读的基础上加强背诵,体会、品味语言的趣味性和节奏感,装进脑子,而这种材料是活的,可以投入周转,经久不忘,终身受益。

三.符合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增强记忆能力

据教育学家统计,学习中(包括大学、中学、小学)有80%的东西需要记忆。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没有背诵作为基础,基本的记忆能力就难以形成。记忆力是智力中最基础的能力,所有的应用都是建立在记忆基础上的。人的记忆力并非完全是天生的,每个人的记忆能力都可以通过训练得以强化和改善。背诵就是一种有效的记忆力强化训练方式。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长于记忆,弱于理解,让他们大量接触语言文字规范的作品,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是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当书本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储备和积累时,他们日后会收益无穷。而现在的语文课对学生理解力要求很高,忽视记忆力的培养,对积累语言重视不够,显然是违背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我们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时,要允许学生对那些蕴涵较深的内容一知半解,因为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理解能力的增强,认识会不断加深。

四.聚沙成塔,“背”以致用

背诵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要鼓励学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中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代。趁着中小学生的记忆好,在他们的小脑袋里装点诗文佳作,并为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做好一定的铺垫,尤其是对于学生不会表达的缺憾是一种很好的补偿。语文课尽量做到精讲多练,挤出时间指导学生背诵。通过背诵,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

师宗仁,教师,现居甘肃通渭。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诗文记忆力
你的记忆力好吗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非凡的记忆力等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超强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