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称赞习俗与回应

2013-04-29 20:30:08侯金香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习俗跨文化

侯金香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习俗文化

隨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国际交往活动中来,人们在交往时必然要进行思想交流或沟通,这种与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被称为跨文化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都希望交际或沟通能顺利进行并获得成功,可是愿望和现实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差距。有人认为这是语言造成的,但“语言仅仅是交流的一种工具,交流比语言的范围更广,它包含着传送一种思想和理解对方的思想”。(唐菊裳 1994)“它涉及到参与交流者的文化背景问题,而文化背景的范围又是十分宽广和复杂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杜学增 1999)

习俗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且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习俗文化包括话语交际和非话语交际。话语交际又包括语言交际和书面交际。称赞习俗是话语交际的一部分。

二、称赞习俗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会功能

Austin(2002)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使用某种语言形式,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行事行为,简言之就是以言行事。称赞,作为一种语言交际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公开地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做出积极的评论,以此来巩固人际关系。它是世界各国或地区的人们共有的言语交际行为。从语言层面上看,称赞是对一个人的品德、能力、技术、行为、外表、个性,甚至衣服或某件物品的褒奖或赞许,所以它是一种言语交际功能。实际上,它是人们用语言来维系和促进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无论讲哪种语言的人们,为了沟通与交流,他们都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称赞来达到交流的目的。它具有不同程度地消除交际者彼此交往的心理障碍、拉近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创造或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等多种社会功能。因为人们或多或少有一种爱听赞扬话的心理倾向,需要外界对他们的认同,在这种认同中他们会感到社会注意到了他们的存在,感到他们的人生价值和处世方式得到了承认。所以,恰到好处的称赞会博得对方的好感,会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会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会帮助建立或重建人际关系。

1.用称赞语与对方进行寒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相互之间很少用称赞语进行寒暄。但在西方文化中,无论与朋友还是陌生人见面,为了表示友好,人们常用称赞语来打开话题。在社交过程中,一句轻轻的赞美能使人如沐春风,令素不相识的人消除陌生之感,让朋友倍感温馨,使上司颇觉欣慰,为下属增添信心!

在西方,特别是与女士进行交流时更是这样。比如,上司可以和他的下属以这样的方式打开话题:

“Your bag is beautiful,I like it.”

在西方文化中,女性的外貌永远是被恭维的对象,这不受她们的年龄、社会地位和职业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在中国,对女性在“外貌方面”的恭维可能被认为是违反了禁忌。左焕琪教授在“Verbal Interactions of Compliments in American English and Chinese(1988)”一文中举例说:她的一位女性朋友在美国生活达十年之久,且获取“绿卡”,但当她的一位美国(男性)朋友对她说“What a beautiful dress you are wearing”时,她仍感到窘迫不安,无言以对。其实,很简单的一句“Thank you”就足可以回应了。

2.用称赞语建立或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根据他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和了解,认为问候是交际开始的标志和认定,问候体现礼貌、身份或地位以及相互间的平等关系。老朋友彼此多时不见,偶然相遇便听到这样一声问候:“Hi Peter,you still look so young and handsome.”显然,这比诸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ow are you doing”之类问候语更能使人感觉舒服。人们之所以这样不约而同地遵守问候的规范,正是因为他们珍视并希望保持和加强现有的或刚刚建立的人际关系。因此,英美等英语国家的人们常以称赞对方的方式来打招呼。

3.用称赞语鼓励别人

卡耐基在他的书中引用金斯那教授的一句话说明了称赞语具有的另一功能:“当批评减少到最低程度,赞扬得到加强时,人们的优良行为就会增加,不良行为因不受注意而减少”。如果在别人出了错误时不停地加以斥责批评,甚至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就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样会使他人感到压抑、厌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对批评者失去信赖。反过来,如果人们能在批评别人之前以称赞的方式先肯定他的长处,然后再批评他的过错,这样就会使人容易接受得多了,更容易使听者心悦诚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Good”,“Wonderful”,“OK”,“Great”,“Well done”,“You did it beautifully”等表示赞扬的话语来鼓励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诸如此类的暗示性语言会使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振奋起来。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自我成就感得到及时满足,就会大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胜心,教学效果自然令人满意。

4.用称赞语向某人表示祝贺

祝贺本身便是一种赞美和褒奖。被祝贺的人会因此而感到自己的价值或做法得到了承认从而倍感喜悦。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可以简单地夸奖:“Well done.”或“Good!”当看一场篮球赛时,我们可以喊一声“Good shot”,来为该球队喝彩。种种赞美表达的都是对各类喜事或好事的祝贺,可收到锦上添花之功效。

5.用称赞语表达谢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系越近,越不需要客套。我们在亲朋好友和家人之间很少说“谢谢”,因为这样的客气,反而显得有些生疏。其实在对外交流中,简单的一句称赞语就可以表达客人对主人的款待或对朋友帮忙的谢意。比如,客人在饱餐了主人的美食后可以说:“The dishes tasted great/delicious.”虽然客人并未直接说“Thank you”或“Its very kind of you to invite me to dinner”之类的感谢话,但客人由衷的谢意已在对菜肴的赞扬声中表达出来了。在接到别人礼物时说:“Wow,what a wonderful gift.”或“Thank you for the gift.”另外,称赞和致谢并用的时候也是很多的。如:“Tom,thank you for the gift.Its a beautiful dress.”

6.以称赞他人的方式间接提醒对方

称赞语的这种功能可以说是一种交际的技巧。幼儿园里的阿姨经常通过表扬某一个表现好的小朋友来提醒其他孩子注意、收敛,甚至改掉他们的不良行为,这比直接批评那些孩子要技高一筹。同样,我们可以把此种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比如,A、B两个学生英语成绩都不错,但B学生过于自负,而且和同学们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为了提醒他,老师可以说:“A is really good.Im satisfied with his jobs.I appreciate that he knows how to motivate others to cooperate with him well.”

但在使用称赞语时还应当注意:要尽量做到自然、真诚、得体。比如,在课堂上,老师要使用赞扬的语言鼓励后进学生,如果称赞过分,反而会强化他对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异的感觉。

就称赞语的社会功能看,汉英称赞语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我们没有英语国家的人用得那样经常和频繁。而且在称赞的句法、语汇及对称赞语的答复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左焕琪(1988)教授的研究表明:汉语和美国英语在称赞的表达与对称赞的反应上存在三个方面的区别。在词汇方面,美语的褒义词80%是形容词,16%是动词;汉语的褒义词46%是形容词,43%是动词。在人称表达方面,汉语的称赞语还经常以‘你开头。在句法方面,美语与汉语亦有不同,并由此造成中国学生不理解某些称赞语的现象。

三、对称赞语的回应

萨克斯(1987)根据人们在谈话时总是交替发言这一事实分析谈话结构,提出“相邻对”这一概念。语言界也称“相邻对”为“相邻配对”或“配对性结构”。这种结构要求双方以AB AB AB……的形式交替轮换,即A发话,B进行回答或回话。称赞就是一种配对性结构。社会规范也要求人们对他人的称赞语做出反应或回答。对于称赞,被称赞方是接受还是拒绝,以什么样的方式或言语行为来接受或拒绝,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由于其文化根源的差异,往往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同样的选择,在一种文化背景下是可接受的,但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可能就是不可接受的。美国人对于称赞语趋于接受,而中国人趋向于不正面承认(左焕琪1988)。这主要是中美两国深层的文化价值观念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特别是在美国文化中,由于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应当依靠自身的力量取得成就,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强调个人的作用,尊重个人权利,强调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面对别人的恭维或赞扬,西方人一般会大大方方地接受,习惯说“Thank you”或“Thanks”。

而中国人受集体主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群体取向的价值观。我们更强调个人与他人以及群体的关系,强调群体的力量。人们在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避免“锋芒毕露”。同时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在工作中,人们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强调集体成果。另外,中国人崇尚传统的人文美德,认为谦虚就是美德。因此,中国人受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对于别人对自己的称赞或恭维总喜欢采取拒绝或不正面承认的回应模式。他们常常适当地贬低自己的才能、水平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还差得很远”,“不敢当”,“过奖了”等等,以表示自己受之有愧。即使有时想显露自己的某种才华和技能,也是以自贬的方式表达。比如,招待客人时主人往往会说:“随便做几个菜,不好吃。”翻译成英语就是:“I just made some dishes casually and they are not very tasty.”西方人听了这样的表达,不明白:“Why you invite me to your family and cook the tasteless food!”甚至會认为:“You are not respecting me!”其实中国人这种“自我贬低”的表示只是出于礼貌,正如他们对于得到赞扬时的反应一样。

不过,在现代中国,年轻人也开始接受别人的称赞了,他们也以表示感谢的方式或者换一种方式表示接受。比如,

(1)A:你最近表现不错。B: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2)A:你的英语口语真好。B:是吗?

第二个例子并不是质疑称赞,而是用反问的方式表示接受称赞。

由此可见,“习俗文化具有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功能”。(杜学增1999)尽管习俗文化不是法律条文,但它却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很强的规范作用。无论人们生活在什么社会,他们一般都要按照这些约定俗成的准则办事。如果违背了这些准则,不按习俗行事,他们虽然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肯定要受到人们的质疑或批评。比如,当受到别人的称赞时,无论用什么方式,都应该回应,否则,会被视为没礼貌、没教养。习俗文化看起来似乎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按照习俗文化行事,社会活动就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人际关系就会融洽,交际或沟通就会成功。所以,习俗文化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的巨大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它是人类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尽量结合课程介绍中西方文化,让学生意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对日常交流产生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毕竟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学习、研究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培养该门语言的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让学生能够针对特定的语境,充分考虑社会和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

参考资料

[1] Wolfson.Nessa.Perspectives.Neubury Rlouse Publishers.1989.

[2] J.L.Austin.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胡文仲.美英文化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 唐菊裳.中外文化差异与经贸合作.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5]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 卡内基.卡内基沟通与人际关系.詹丽茹译.海南: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习俗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52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
习俗
处暑
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