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中学生物学教材的建设及发展

2013-04-29 18:55:51樊庆德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学分生物学教育部

樊庆德

生物学教材,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组织生物学科教学的专家和其他相关人员开发、编写而成的极其重要的育人载体。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工具,具有传递与创造人类丰富的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及促进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等功能。因此,编写好教材是落实教学计划及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材的建设。我国生物学的教材建设与我国生物学教学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若以新中国建立作为分水岭,则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学生物学教材建设的情况

19世纪中叶,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办学,他们创办的教会学校中已开设有关生物学知识课程,教学基本上掌握在传教士手中,教材也都是由英语翻译而来。教会学校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工具,所以,生物学教材的内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学观点。

1.中学生物学课程和教材建设的起始阶段(1901~1922)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学制5年,开设12门课,有4年设博物课。每周2课时,总计288课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校令实施规则》及《中等学校课程标准》,规定中学开设博物课,每周2~3课时,总计248课时。这时,除教会学校外,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工作已逐步转入我国生物学者手中。

2.中学生物学课程及教材的初步创立阶段(1922~1949)

1923年国民政府将中学学制改为6年,并实行学分制(每半年,每周上课1小时为1学分)。初中生理卫生为4学分,自然为8学分,高中开设生物学,为8学分。到了1932年,初中又分设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分别为4、4、6学分,高中生物10学分。实验部分开始设演示实验,后几年才逐渐上实验课,每周或间周1次,每次2课时,总课时为288~300课时。这一时期教材的编写方法是由生物学者独立编写,由各书店发行,所以当时教材的版本很多,互相竞争,所以教师选择的余地较大。1935年,民国政府教育部组织人力开始修编自己的生物教材,修编后的教材一直使用到新中国建立。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学生物学教材建设的情况

1.中学生物学课程及教材建设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8)

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无统一的中学教学计划,生物学教学有两种情况:先解放的东北地区,生物教材是直接翻译前苏联的教材,而其他地区是采用贾祖璋编写的《植物学》、周建人编写的《动物学》以及陈桢老先生编写的《生物学》为主要内容,只是对其中的某些观点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米丘林学说的部分观点。1952年国家教育部参照前苏联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编订了我国第一个《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全国中学教学由分散趋于集中统一,大纲规定生物学课程为396课时,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教学时数最多的。195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方宗熙据编译本改写成的中学生物学的4种教材。这套教材是据前苏联教材精神编写的,也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地域性,比之编译本提高了一步。

2.中学生物学课程及教材建设巩固发展阶段(1958~1966)

1958年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初中三年级开设了《农业基础知识》,每周2课时,教材由各省市自行编排,教学形式应以“现场教学为主”,生物学教学为培养“新式农民”服务,并提倡生物教学“能者为师”,即拜农民为师。这实际上是把基础教育性质的生物学课当作了农业课。1959年教育部恢复了全日制学校应以教学为主的主导思想,从而生物课又回到了中学校园。当时规定,中学生物课总课时为252课时。1963年和196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质量较高的全国统编教材。这套教材是在总结50年代教材编写的基础上编写的。这套教材体系较强,内容充实,概念明确,实验较多。这段时期由于有一套较好的教材和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生物学教学质量较高,积累了许多经验,并相继出版了一些生物学教学方面的专著,使生物学课程建设得到了巩固发展。

3.中学生物学课程及教材建设严重遭受挫折阶段(1966~1976)

文革时期,由于强调教学内容要联系农业生产,全盘否定过去使用的中学生物教材,而重新编写成《农业基础知识》、《医疗卫生》。《农业基础知识》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按“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农业八字方针”的要求,重点介绍种麦、种稻、种棉和养猪的相关知识。《医疗卫生》主要内容是针灸、中草药和战场救护,教学方法则片面强调“开门办学”,以生产劳动、行医等代替课堂教学。因此,在这时期,生物学教学和教材建设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4.中学生物学课程及教材建设恢复和发展阶段(1977~1988)

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生物课程和教材建设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在这一年教育部颁布了建国后的第三个生物学教学大纲,规定中学生物学总学时为142学时,虽然它是生物学课时最少的一个大纲,但是它重新奠定了生物学课程的地位。人民教育出版社据此大纲出版了相应的配套教材,即初中《生物》、《生理卫生》和高中《生物》。这套教材有三个特点。第一,在内容上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加了现代生物科学成就;第二,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演示和实验;第三,在育人方面强调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为重点。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初中《生物》体系较乱,基础知识不够全面;高中《生物》内容偏深,生态学知识不够。1981年教育部调整了我国生物学教学计划,中学生物学开设的科目规定为初中为《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高中开设《生物学》,总课时也由142学时增加为256学时。人民教育出版社据新的要求同时编写了一套新教材。1983年8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意见》,要求高中生物学等学科自1984年秋季开学起实行两种教学要求,即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基本要求是对全部学校或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求是对部分学校或学生的要求。1985年,为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国家教委在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的两个教学纲要,同时出版了高中生物学两个不同要求的教材版本。

5.中学生物学课程及教材建设快速发展阶段(1988~2000)

在此期间,教育部分别在1992年和1996年颁布了两个“试用”和“试验”大纲。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各地方纷纷编写了多套教材,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生物教材。本教材共三册,其中第一册和第二册为初中使用,第三册为高中使用。该教材特点是:第一,教材结构新颖,生动活泼,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第二,重点突出,详略有序;第三,实物观察与实验列在新课之前。这套教材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也利于教师开展启发式教学。

6.中学生物学课程及教材建设深入改革阶段(2001年至今)

2000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03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在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各地又纷纷出版了相应的生物学教材。

高中生物课程打破以往的教材和课程体系,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线的模块式教学体系:

每个教学模块2学分,必修课共6学分,学生在修满必修课学分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选修的模块进行学习,可获取更多的学分。如今,课改教材已在全国普遍使用,教师们普遍认为现在的生物教材打破了以往的学科编排体系,内容新颖而全面。它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要、能动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等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汉光,周淑美.生物学教学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 周丽威.建国以来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的发展.生物学教学,2007(4).

[4] 余自强.生物课程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 郑晓蕙.生物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6] 赵占良.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制的基本理论问题刍议.课程·教材·教法,2011(1).

猜你喜欢
学分生物学教育部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学分美食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4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