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中乡土文化的遮蔽与敞开

2013-04-29 00:44:03莫运佳谢明明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乡土精神文化

莫运佳 谢明明

乡土文化是乡里人长期与周围环境作斗争、求生存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所以,能够较好地指导乡里人的生活。但是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乡村原有的社会关系、生存方式、生活观念发生了巨变,原先的生存智慧不足以指导当下的生活,从而导致乡里人对于乡土文化的认同也日渐淡薄,甚至渴望逃离。乡土文化是乡村教育实施的文化背景,是衡量乡村教育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的一把标尺,但是,当前乡土文化的标尺作用正在逐渐弱化。

一、乡村教育中乡土文化被遮蔽的原因

乡土文化是乡村学生的生活场域和精神家园,是乡村教育区别于都市教育的关键所在。当前,由于乡土文化被遮蔽导致乡村教育与乡村少年生活经验相脱离。为了进一步挖掘乡土文化的教育功能,促进乡村少年的精神成人,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乡村教育中乡土文化被遮蔽的内在根源。

1.价值取向:城市取向的价值预设

在以城市化、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为先导,农村被动跟随的局面已成。在此过程中,人们对于城市与农村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城市代表着富裕、先进、文明与现代;农村沦为贫穷、落后、野蛮与传统的代名词。二元对立的价值模式,将传统的农耕文明排斥在现代文明之外。由于我们教育的决策权和话语权集中在城市,所以,我们的教育政策和主流教育话语更多地带有城市取向。乡村少年在教育中能更多地感受到的乃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强势价值预设。例如,前些年沸沸扬扬的减负运动,主要还是减轻城市孩子的课业负担。而对于乡村少年来说,在“跳农门”心态的支配下,不可能会掀起这场运动。此外,城市取向还明显反映在教学内容上,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至九年级下册的语文教科书中,能基本反映乡土文化的篇目所占的比例仅为4.1%。而直接阐述乡土文化或以乡土文化为主题设计的探究活动几乎为空白[1]。课程中大量的城市主题为学生展开的是对于未来城市生活的想象,而对于当下生活其间的乡土文化及生活却关涉甚少。

2.乡村少年:文字上移与学生离土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十年里,乡村教育经历了自己的成长与辉煌。但也造成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学校过于分散,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国家通过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结构,实现“高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集中使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于是一场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全面涉及城乡基础教育的学校布局调整进入了攻坚阶段。有学者把乡村学校向城镇集中的做法称作“文字上移”[2]。“文字上移”之于乡村文化的伤害在于,将乡村少年拔离出其自小生活的精神场域。他们再也不能领略乡村的自然美、人文美和精神美了。其实,在“文字上移”运动到来之前,乡村孩子们已经在渐渐地“离土”了。随着农村农用机械的使用,以往需要全家老幼全都参加的劳动已经越来越少了,并与家长的爱护形成合力,将乡村少年推离了土地。离开了土地的孩子原本也有机会亲近乡村的山山水水和人文风俗。但是电视及互联網的出现却束缚了孩子们,使他们坠入了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他方世界”。“他方世界”中有丰富精美的食物、美丽的服饰等极具吸引力的事物。乡村少年自身的离土和他方世界的闯入,致使他们对于乡土文化的感情也在日渐疏离。

3.乡村教育:应试教育的强制干预

城市价值取向的预设与文字的上移都是宏观的,操作性不强,而应试教育的强制干预却是微观的,易操作的。它对于乡村文化的打击是致命性的。自从创立科举制度以来,考试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考试本有筛选和促进发展两种功能,但是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实现充分供给的前提下,考试更多地是承担着为高一层次学校筛选生员的重担。当前,社会大众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只是单一地参照升学率。学校教育的应然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在这种判断标准的驱使下,学校却沦为了以应试为目的的智育训练场,与学生精神成人息息相关的品德陶冶、价值观、人生观等等人文素养则被遮蔽。在这个“训练场”中,学生被困在像海一样宽阔的试题中,他们无暇顾及周围的父老乡亲,无暇跟伙伴一起下水摸鱼,更无暇听长辈们讲述那些陈年往事。在这种教育下,他们被迫与乡村挥手告别。

二、现代化背景下乡土文化对乡村教育的意义

现代化与本土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取向,美国社会学家E.希尔斯说:“达到理性化理想的那个过程的名称本身就相当重要;人们给它起了‘现代化的名称”。[3]也可以说,现代化进程是人类理性渐次生长成熟的过程。韦伯将这种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种,价值理性为工具理性提供导向。但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工具理性过程的展开及其形式结构就依循自身的内在逻辑发展演进,日益摆脱价值理性的制约、驾驭,成为自在一切的自在目的。工具理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精神,从功能、效率、手段和程序来说是充分合理的,这也是现代理论家所津津乐道的地方。但是对工具理性的过分追求,却失去了终极价值的依托,失去了生命存在意义的反思,也就失去了自己内心的自由,失去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信念,失去了自主选择所必需的思想材料,而成为一个“他人引导”型的无心之人[3]。在这种精神危机的背景下,及时引导乡土文化在乡村教育中的回归,以促使学生的精神成人就显得非常急迫。

1.乡土文化有利于促进乡村学生价值理性的培育

文化是人类作为非天然存在的全部活动,所以,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文化。换言之,文化总是某地的文化,就是本土文化[4]。如此看来,乡土文化有两个内涵:一是乡村村民的自然生产与生存方式;二是建立在乡村自然环境与村民生存方式基础上的文化样式,如民歌民谣、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家族传统,民间文艺等。这些文化蕴含着勤劳、善良、互助、淳朴、亲情、善恶分明、天人合一等乡村文化的核心价值。这套生存理念能够很好地促进乡村少年的精神成人。乡村少年精神成人实质上是指其已经掌握一套足以指导他们生活的价值理性。费尔巴哈说得很透彻,一个婴儿,严格地说,他还不算是人,而只是动物。因为他还不具备做人的价值根基,他还不懂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道理,尽管他身上具有将来可能成长为人的全部生理机制[5]。

在与乡村少年价值理性培育息息相关的文化环境中,乡土文化基本是被遮蔽的。电视和网络媒体中,充斥着各种离土的话题,要么是都市中高富帅和白富美的情感生活,要么是与现实无涉的穿越剧和武侠剧,对于乡土文化的挖掘和纪实性的影视作品较少。乡村文化的敞开,能够指导乡村孩子在现代社会里确定自身的文化地位,使自己深深地扎根于泥土中。乡村少年能够通过参与生产劳动过程来磨练自己的勤奋耐劳的劳动品质,在平时的生活中领略“熟人”世界的伦理温情,在与自然的接触过程中,感悟古代传统中“天人合一”的妙处。

2.乡土文化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独特的文化个性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消费性的大众文化正在涤荡一切,成为长盛不衰的文化主潮。大众文化是指一种都市工业社會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透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这是一种合成的、加工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的特征是它主要是为大众消费而制造出来的,因而它有着标准化和拟个性的特色[6]。由于其具有标准化的特色,当人们置身其中时,就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地位,丢失了自己的文化个性。从表面上看,现代社会中人很自由,对于与己有关的事情,可以自主选择。实际上,他们都是“他人引导”型的人,因为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已经失却了自己的内心自由,失却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信念,失却了自主选择所必需的最起码的思想资源[3]。

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要培养学生独特的文化个性,却只能靠文化而非科学。因为,从知识的性质上来说,科学知识具有普世性,其效用对于任何一个学生都是相同的。而乡土文化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域空间中,在纵向的历史长河里,人与周围的人和物的交往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因而具有独特性。生活于其中的乡村孩子,如能传承和发扬本乡土的文化,必将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

三、乡土文化在乡村教育中敞开的路径

乡村教育中乡土文化的敞开,有助于传承乡村文明,促进乡村少年文化个性的形成与价值理性的养成。但是乡土文化的敞开与发扬离不开极具乡村情怀的乡村教师,离不开一套开放包容的乡土教材。

1.建设一支极具乡土情怀的乡村教师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灵魂,教师对于乡土文化的情感能够直接影响乡村少年对于乡土文化的认识。一位极具乡土情怀的乡村教师,能够克服乡村文化和都市文化的阻隔,去挖掘乡村社会中有益的教育资源,懂得如何与乡村社会融合为一,真正实现乡村的教育而不是在乡村的教育。然而,自从我国撤销中等师范教育以来,基础教育师资全部改为地方高师院校培养,为乡村教育师资埋下了隐忧。大量的新生教师不愿意下到乡村学校,导致乡村学校教师结构严重老龄化。基于此,刘铁芳教授认为,中等师范教育的“一刀切”,实际上截断了乡村教育师资的源头活水,并提出部分恢复中等师范教育,作为解决乡村教师来源问题、改善乡村教育的长远策略[7]。

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富于乡土情怀的师资,有利于发展乡村教育、弘扬和传承乡土文化。为了建设这样一支极具乡土情怀的乡村教师,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从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两方面入手,留住现有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差、发展前景渺茫是吓退年青教师扎根乡村的重要原因。2.在师范教育阶段,在免其学费的同时,全面培育师范生立足乡村社会所需的乡土意识和综合素养。3.乡村学校应该为年轻教师营造浓厚的精神文化氛围,充实年轻教师的精神世界。

2.编撰一套开放融合的乡土课程

乡村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乡村少年的精神成人。乡土课程需要做到充分考虑乡村少年的生存实际,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个人周遭的乡土文化资源,培养健全的乡土认知,既不盲目自卑,也不简单拒斥外来文化,引导他们化解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城乡二元对立怨恨情绪。可见,乡土课程旨在培养乡村少年立足乡土,而又有一颗积极开放的心态[7]。要实现这个目的,最基本的问题是要实现都市文化和乡土文化之间的开放与融合。

从文化演进的路径来说,都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关系本质上也是自然和文化的关系。由于人类大聚居的到来,在乡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了都市文化。然而,都市文化终必亲依乡土文化,回归乡土文化。这种回归不仅指回归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更是指回归乡土文化的精神旨趣。因为,近代世界密集的大都市,是通过严格的法治精神、极端的资本主义,无论其为个人自由的、抑或阶级斗争的,乃至高度机械工业,正犹如武士身上的重铠,这一个负担,终将逼得向人类自身决战,终将逼得不胜负担而脱卸[8]。在现代化进程不可逆转的情况下,乡村教育的课程编撰应该立足于增进乡村少年未来生活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不只是生活富足,更是精神的富足。这就需要我们分辨清都市文化与乡土文化在增进乡村少年幸福生活中所具有的功效,从而克服都市文化和乡土文化之间的决战。

乡土是乡村少年生活的物理空间,产生其间的乡土文化则是乡村少年精神成人的精神场域。当前,由于乡村教育中城市价值预设,文字上移与学生的离土和应试教育的强制干预,导致乡土文化在乡村教育中被遮蔽。而乡土文化对于乡村少年独特的文化个性的养成和精神成人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因此,我们提出从乡村教师和乡土课程两个方面来促进乡土文化对乡村教育的敞开。

参考文献

[1] 马长安.新教材建设中的乡村文化.语文建设,2007(Z1).

[2] 万明钢.“文字上移”——渐行渐远的乡村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10(10).

[3] 许纪霖.现代性的反省.读书,1992(1).

[4] 涂又光.涂又光文存.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5] 冯红,张文福.从大学生的“精神成人”论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及其矫正.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6] 杭之.一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1.

[7]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8] 钱穆.湖上闲思录.北京:三联书店,2011.

猜你喜欢
乡土精神文化
亲近乡土
科教新报(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乡土中国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