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晓婷
摘 要:解决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研究生就业趋向的现实要求,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系统改革。
关键词:研究生 学业倦怠 就业能力 教育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建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已经发展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有效地服务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然而,伴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增长,研究生攻读学位的动机也呈现出多样化倾向。尽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都进行了培养机制改革,制定了不同的激励政策,旨在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动力。但是,相当比例的研究生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业倦怠现象,一些学生只是将求学作为跳板或者就业“避难所”,缺乏刻苦学习的动力,由此引发的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也引起社会各方面广泛的关注。
研究生学业倦怠现象解析
学业倦怠是指学生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上的衰竭状态[1],是学生不能顺利应对压力时对学业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研究生的学业倦怠主要表现为对于学业及科学研究工作情绪和行为上的消极变化,如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等。2011年,我国“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现状研究”课题组以全国高校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围绕“读研目的”“课程学习状况”“学习科研投入”“科研产出”和“导学关系”5个方面,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当前我国研究生学习、科研投入的概况[2]。
调查结果表明,有39.5%的研究生是以“对科学研究感兴趣”为第一目的选择读研,43.7%的研究生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为第一目的而读研,二者比例之和为83.2%,表明学术追求与工作需要是研究生读研的主导需求。对于博士生、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之间的交叉分析结果表明,三类研究生的读研目的有着明显的区别。以“对科学或学术研究感兴趣”为首要读研动机的人群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博士生、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而以“毕业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为首要读研动机的人群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则分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和博士生。由此可见,研究生作为经过本科教育后的成人,读研动机基本上是能够明确选择的。
对于研究生课堂学习的态度调查表明,虽然有40%左右的学生从不或者很少进行课前预习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75%以上的学生从不或者很少缺课。而对于研究生科研时间的调查发现,部分研究生用于科研的时间明显偏少:有38.7%的研究生每天用于科研的时间不足4小时,而平均每天用于科研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学生仅占13.5%。当然,博士生每天投入的时间平均为7.4小时,其中每天投入8小时以上的占27.6%,不足4小时的为16.1%;将近一半的硕士研究生每天投入学习的时间不足4个小时。此外,研究生中普遍存在参与学术活动兴趣不高、学术交流氛围不浓的情况,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一学期参加学术讲座或论坛等交流活动的平均次数为5.5次,39.5%的研究生每学期参加的学术交流不多于3次,10次以上的仅占7.9%。显然,这些情况与不同类别研究生科研压力大小直接相关,但不可否认我国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严进宽出”的现象,不少人读研之后出现了明显的懈怠现象。
研究生学业倦怠现象的学校教育成因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认知活动事先都有某种假设,并从这种假设出发来看待当前的事物,加以逻辑推理和判断。由于认知者本身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个人需求、性格和心理结构的不同,对同一个认知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研究生具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和学术研究能力,各高校又具有不同的学科实力和师资力量,因此,同一个学习科研能力水平的概念对于不同的认知主体,便具有了不同的价值和意义。为了深入分析研究生学业倦怠的成因,笔者选取了自认为有学业倦怠现象、来自不同高校的97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表明:研究生在学业上的倦怠,从学校层面和研究生自身层面分析,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课程设置的困惑。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与专业学习、科研和就业的关系不明确,某些公共课,包括“数学”“英语”和“计算机”课程类似疑惑更加突出。有些专业课没能充分体现学科和科技社会发展的前沿。二是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有待改进。有研究生反映,教师可能大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的科研课题,教学态度不认真,教学方法不科学。三是研究生论文写作与课程学习存在困难。许多研究生对于学校要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存在畏难情绪,对创新点的把握缺乏经验。许多研究生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差距很大,所具备的学科理论基础弱,课程学习比较吃力,在缺乏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自学的效果不佳和效率很低。四是科研与社会实习实践的关系难以协调。研究生普遍认同科研是研究生的主要任务,但为了更好地就业,研究生又需要一定的实习实践经历,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矛盾。五是师生关于就业、实习及科研关系的认知不同。导师往往认为,研究生应该以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为主,实习实践属于不务正业。而研究生为了能够找到理想的就业职位,希望能够到企业、事业单位实习实践。此外,如果导师对研究生的个性化指导和情感沟通较少,学生则普遍具有学习倦怠倾向,经常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
增强研究生学习动力的政策途径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强调,要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而熊华军(2012)对国内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内容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各高校对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关注目标依次是:资助体系、导师负责制、招生制度、科研保障制度、培养模式、课程与教学体系、质量监控制度、导师遴选与导师队伍建设制度,存在着指导理念狭隘理解、各实践目标缺乏有机统筹等问题 [3]。高校尚未树立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研究生就业能力的理念。为此,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有利于研究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培养机制改革。
1.确立就业能力导向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研究生教育本身的目的也逐渐脱离纯粹的学术研究,传统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社会发展对于创造型开拓型人才、适应型实干型人才、通用型复合型人才和协作型合作型人才的现实需要,意味着新时代的研究生,不仅需要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而且需要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的能力。这样的转变也来自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社会所重视的焦点不再是研究生学位文凭,而在于其职场上的能力。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的调整。研究生的就业市场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也经历着由高层次专家型人才向普通科技研发者转变[4]。社会的用人理念也逐渐趋向理性,学历不再成为单一的水平标志,能力成为用人单位的首选。随着就业市场中研究生供给数量的增多,用人单位关于研究生教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学位整体含金量减少、呼吁研究生面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全面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而高校传统观念中的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以培养教学型和研究型人才为目标,注重的是学术研究和理论水平。无论是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制定者——管理人员,还是研究生培养的实施者——导师,普遍对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生就业能力认识不足,也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一些人对于研究生的“就业能力”教育难以认同,认为是教育层次和水平低的代名词。实际上,研究生教育也需要“求职导向”,不同层次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针对劳动力市场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而产生的,是教育内容的不同,而不是教育模式的不同[5]。为此,高校应以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质量为目标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学科特点改进并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系统建构课程教学体系、科研实践平台、实习实践基地和综合素质教育平台。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既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又要培养其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执行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针对研究生并未十分看重“道德”“敬业”“忠诚”“责任感”等的现状,更要培养其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2.引入课程地图技术,强化培养环节与就业能力的关联。课程地图的概念是由恩格里斯(Fenwich W. English)(1980)提出的,他将课程地图定义为以事实为基础的内容记录,包括实际授课内容、授课时间以及教学与区域评价方案的配合[5]。20世纪90年代,雅各布(Heidi Hayes Jacobs)扩展了English对于课程地图的定义,开创了多面向的课程地图(curriculum mapping),依照相互呼应的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融会贯通,建构出系统性、层次性、完整性的学习流程,规划学生不同年级的学习路径。奥利弗(Oliver)(2007)等人将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课程地图实施经验进行了总结,指出在世界潮流的影响下,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已经走入重视绩效责任(accountablity)的趋势,即将受雇的毕业生所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而是更广泛的能力与技能。因此,大学制定了毕业生必须达到的特征指标,并藉此用课程地图落实到课程内容与评价中[6]。研究生教育引入课程地图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讲座、科研实践、社会服务与社会活动、就业指导等环节系统地连接,让研究生清楚地知道为什么修习这些课程,参加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培养什么能力,与未来工作和职业发展有何关联。
3.探索协同创新模式,促进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合作培养。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态度、技能和一般能力的培养,既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靠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战略。按照中国科学院的规划,国家创新体系分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是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合作,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技术创新系统的核心是产学研结合,不断学习、革新和创造新技术。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是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促使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转变成现实生产力。随着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产学研结合日渐紧密,为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了良机。但是,目前政府尚未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在强化社会共育人才的责任意识方面缺乏有效机制保障,不利于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政府应明确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战略,建立与劳动力市场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搭建社会公共职业训练平台,制定研究生实习实践规范化程序。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和约束下,使得用人单位有计划、有目的地为研究生提供就业能力培养实践平台。
4.研究生应增强就业能力提升意识,科学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研究生个体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因素,提高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充分调动和激发研究生的自我效能意识,增强其提升就业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并不单单是获得工作时所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因此,研究生应有一个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学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例如,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局在各高校提倡大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要求高校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档案,明确提出2005年和2006年毕业生都必须具有个人发展规划和成长记录档案,以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参考。这一举措对于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事实上,研究生从当年进入大学校园开始,就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兴趣、价值观及社会和教育环境等,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积极主动地寻求各种可能的途径来加强自身的能力。在校内,除了努力获得课程学习的好成绩外,还需要积极参加科学研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到社会上积极寻找实习实践机会,提高职业认同感,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就业能力,成为自身职业发展的促进者。
参考文献:
[1]程陶,李纳娜,桑轲.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专业承诺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研究,2008,(2):91—96.
[2]研究生教育的学风与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我国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011.12.
[3] 熊华军.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与实践目标[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3).
[4] 许克毅,姬红兵. 探索创新发展:新世纪研究生教育的思考[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7.
[5] 查建中,何永灿. 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3.
[6] English, F. W.(1980). Curriculum mapp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7(7), 558-559.
[7] 王嘉陵. 台湾高等教育课程地图绘制之反思[J]. 教育研究与发展期刊,2011,(7): 2.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部)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