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奎
新课程标准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学习及交流与合作等能力,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体验中获得学习语言的能力。
初一英语Unit 9 lesson 36这一课涉及情感健康的话题,包含表达情绪感觉的词汇和表示询问的功能句。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学会用英语询问他人的情绪感受并进一步提出合理的建议。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将“体验式学习”策略贯穿于几个主要的教学环节,并结合“任务型教学”的使用,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地体验和交流,从而达到语言知识的运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1.在情感体验中学习词汇
在表达情绪感受的学习中,笔者采用了表演猜测的形式。即让部分学生运用丰富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相应的情绪感觉,让其余学生猜测单词的含义。无论是那些生动幽默的表演,还是积极踊跃的参与和猜测,都令学生在对词汇身临其境的体验中达到深刻掌握词汇的目的,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情境体验中掌握对话
为了呈现本课的主要功能句,即表示询问和提出建议的句型,笔者试图将它们组合为生动的对话。但是在本环节中笔者并未直接出示对话,而是展示了一幅“流氓兔痛失伙伴”的漫画。在学生充满兴趣和好奇时,用本课的功能句问道:“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学生自然地答到:“He is sad.”教师再问:“Why is he sad?”学生经过观察和思考答道:”Because his friend died…”其实,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融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并在对情境的体验中一步步成功地引出了对话。最后,笔者再进一步提出对话的关键,即“Can you give him some good advice?”在学生急于了解提建议的方式时,呈现给他们该功能句,从而实现了学生的主动求知。
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
1.在Group work中体验交流合作的成就感
在小组活动中,每组学生至少要为两位组员提出自己的建议来帮助他们解决情绪上的问题。这是本课重点设计的语言应用活动。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验、实践、交流、合作,在积极的活动中主动并创造性地学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询问同伴的情绪感受,并纷纷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其中许多建议早已超越了课本。这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同时还培养了其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即团队精神。
在本环节中,学生的另一体验来自精神和情感。在相互之间的关切提问和热心建议中,学生体验到了来自学生的关心以及懂得了如何去关心他人。
2.在歌曲编唱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在本课的最后,笔者将英文歌曲If You Are Happy用本课所学的重要句型重新填词,并教学生演唱。建议学生用当堂课所学句型自己尝试填词。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兴致大增。由于歌曲旋律简单,很快大家就创作了几十首不同歌词的歌曲。学生陶醉在自己创作的歌曲里,享受着创造的乐趣,同时也享受着学习的乐趣。
教育家赞可夫说:“学习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体验式学习的课堂中,学生在积极体验和参与中学习,又在主动的学习和实践中体验成功与创造。当然,这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合理的设计,才能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情感体验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