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来自清华

2013-04-29 00:44傅宁军
党员文摘 2013年5期
关键词:石磊村官清华

傅宁军

石磊,中共十八大代表。1988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之后应聘到江苏当大学生“村官”。这个清华学子的选择,曾引起许多同学乃至陌生人的好奇、不解,甚至争议。这里,我们来看一看这位清华“村官”的故事。

我就只做一个“自了汉”吗?

通向清华之门,必有骄人成绩,石磊也不例外。这个生于县城的独生子,2004年以684分考取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是安徽省宿松县的理科状元。

临近毕业,石磊面前放着两种选择:考研,或者出国。

“说实话,清华学生出国留学还是相对容易的。像我们宿舍八个人,一半都出国了,另外还有三个读研。我当时也打算出国,雅思都考过了,指导老师的推荐信也弄好了。”可真要出国留学了,石磊的心绪有点纠结。

清华的传统时常被老师提起:要做可担大任的清华人,而不做只管自己吃饱穿暖的“自了汉”。

石磊曾在清华“水木社区”发过一个帖子:“大三的暑假,我去云南支教,看到孩子们为了高考而日夜付出,突然意识到自己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又反思本科前两年也算认真学习,但缺了点什么。缺了梦想,缺了追求梦想的热情!在大学的气氛中,这种不够实际、不够好玩的东西容易被忽视,而我把它丢了。我不应该就这样下去,日复一日念书,然后呢?读研,工作,成家,买房,买车……”

不做“自了汉”,到哪里实现久违的理想?

“有一天打开学校就业中心网页,我看到一条信息:欢迎选聘大学生‘村官。我查了往届‘村官的资料以及他们的经历,马上就被吸引住了。后来听说江苏省委组织部派人到清华,举办大学生‘村官专题报告会,有几十个同学去听。最后只有三个人有意向,我是其中之一,当场表示愿意去农村。”

努力读懂农村这部大书

石磊当“村官”的第一站,是到南京市栖霞区石埠桥村任党支部副书记。初到石埠桥村任职,石磊踌躇满志。他从网上看到苏北大学生“村官”建蔬菜大棚为村民增收,灵机一动,给村里写了一份发展种植业的方案。

老书记高广林的阅后感只有四个字:脱离实际。

一盆冷水把石磊浇醒了。石埠桥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早已是一片工业化社区,不可能划出土地搞低附加值的种植业。

石磊介绍:“老书记高广林六十出头,文化不高,却是个有能耐的人。以前石埠桥村是个有名的穷村,高书记带领村民办企业,把穷村的帽子甩掉了。”

跟着老书记在村里跑,石磊发现,这个当了三十多年基层干部的老书记,与他这个稚嫩书生相比,说话办事的思路都很务实,也很管用。看老书记如何处理村里杂务,如何跟村民打交道,石磊由衷地感到,虽然自己书本知识头头是道,可在农村这个大课堂里自己只是一个有待补课的小学生。

石磊不再空想,而是从行动做起。来找石磊的人都觉得,这个大学生很热心。机械厂的油泵出了故障,石磊赶去指导维修。村民的孩子功课跟不上,他上门辅导作业。与村干部一道,他为全村最贫困的家庭争取救助,为征地拆迁户争取尽可能多的保障,为失业村民找一份工作……石磊有啥干啥,他逐渐地被村民接纳了。

在当好老书记助手的同时,由石磊牵头,整理村情民情档案140余卷。村里一块土地被附近炼油厂占用,曾有过长期供应平价油补偿村民损失的协议,厂里领导更换后不承认了,石磊从陈年文档中找出这份协议,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逢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石磊跑遍每个老年人的家,收集到百余张老照片,举办了《改革30年,美丽石埠桥》图片展,在村里轰动一时,男女老少都来参观,也抢救了一批珍贵的图片资料。石埠桥村档案室在当地最先达到了省一级档案单位的创建标准。

当“村官”一年之际,石磊写下自己的总结:《近年来所犯20个错误》,虽然都是一桩桩小事,却有自我反省的警示。他告诫自己,拿出大学生的本事,坚持小学生的意识,才能读懂农村这部大书。

2010年4月,栖霞区栖霞街道农村基层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石磊报名参选西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并高票当选。

原先任职的石埠桥村是个亿元村,而西花村是个长期落后的小村庄,地理位置偏僻,发展资源有限,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石磊觉得肩头仿佛压上了千斤重担!

石磊了解到,作为西花村主业的西花物业公司仅有26名员工,年盈利区区30万元,没能力改变村庄面貌。他就琢磨,该把这个主业做强做大。他带着村干部找华能电厂沟通,跑遍了车间仓库,掌握物业服务的工作量,制成数据表格作为谈判的依据,终于签下新的合同,承包了华能电厂大部分物业份额。到2011年,物业公司的业务成倍增长,员工增加到150多人,全年服务业总收入360万元,有了给群众办实事的本钱。

西花村荒山多,坡地多,以前大家叹息多。石磊换了一种思维,盘活闲置土地,建成了百亩苗木基地,种植水杉、广玉兰、栾树、高杆女贞等绿化品种。事实证明了石磊的预测,居民小区、企业、公路,到处需要绿化树,荒坡地变成了聚宝盆。

对于个别人的胡搅蛮缠,石磊也敢于碰硬。有一户家境不错的村民私搭乱建房屋,面积达三四百平方米,村委会派人喊停了几次,三番五次做工作,这家人就是顶着不理睬。村委会研究决定,用挖掘机强拆。当时石磊也到了现场,苦口婆心地宣讲政策。可是,这户人家平时在村里很横,很多人都怕他们。一个男人扬言要找黑社会的人报复,一个女人操起铁叉要扎挖掘机轮胎,围观村民都在看,石磊书记怎么办,会不会软下来。只见石磊神色镇定,扬起手臂一声令下,叫人将撒泼的女人拉开,挖掘机开过去,把违建房子推倒。事后,石磊通过街道做了户主女婿的工作,促成拆违的最终妥善解决。村干部感慨地说,石书记敢碰硬,敢煞歪风邪气,给全村的拆违树了个样子!

对于如何能既实现村务公开,又满足群众的参与意识,石磊提出了基层民主建设的新思路:民情监测员+干部联系点+共同出点子。石磊给西花村建立了“信息平台”,通过短信群发系统,让村民在手机上看到村里的每周工作安排和季度总结。“信息平台”发布的好消息越来越多:村里投资五万多元,维修破损的道路、垃圾箱、水沟等设施,修缮了部分困难户危房;把老年生活费从每月50元提高到70元,每户村民享受一定额度的用水补助;对考上一本、二本大学的学生,给予奖励……

每一种活法都可以精彩

对于石磊清华毕业却当“村官”,最不理解的是他的高中同学。他们认为人家是没办法才回农村,你读了清华还去农村,能有什么前途?

“反而是大学同学思想挺开放的,你干什么都行,只要你喜欢,就无所谓高低贵贱。清华的教育有一种开阔视角,清华的学生在国家每个角落每个行业都应该有,学生应该做各种事情。”石磊说。

“村官”的选择与磨练,让石磊改变了许多。无论是留学国外的同学,还是在北京读研的同学,石磊都在网上和他们联系密切。人家的赞扬也好,质疑也好,石磊都坦然地面对。他深深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一种活法都可以精彩。

中共十八大召开期间,作为三名大学生“村官”党代表之一,24岁的石磊成了媒体追逐的明星。十八大闭幕后,石磊回到南京,说:“我太幸运了,不仅受到习近平同志的亲切接见,还与胡锦涛同志面对面地交流。我是沾了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光,光荣应当属于全国20多万名大学生‘村官。”

2012年12月,石磊当选共青团南京市委副书记,仍兼栖霞区栖霞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西花村党支部书记。石磊现场聆听党的十八大报告,留意到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他从中感受到了极大的信心与力量。

(王殿芝荐自2013年1月11日《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石磊村官清华
唱村官
Adaptive protograph-based BICM-ID relying on the RJ-MCMC algorithm: a reliable and efficient transmission solution for plasma sheath channels
PERIODIC AND ALMOST PERIODIC SOLUTIONS FOR A NON-AUTONOMOUS RESPIRATORY DISEASE MODEL WITH A LAG EFFECT*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阙 题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清华,北大,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