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学习素材的“二度开发”

2013-04-29 10:27蔡文平
广西教育·A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蔡文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素材 二度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A-0066-02

数学学习素材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主要载体。数学学习素材的来源十分丰富,但主要还是课本上的材料,它们是静态和客观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有效把握课本中的素材,并在把握素材本质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开发,以达到拓展小学数学教学空间,实现高效数学教学的目的。

一、情境素材——适当补充

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证实,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在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点都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情境素材。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首先要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形成过程。因此,教师不仅要用好教材中的情境素材,而且还要善于进行适当补充,从而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负数》时,教材中对“负数”这一概念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都没有详细说明,因此,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入手,带领学生找到生活中的负数。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0”和正数,但生活中还有很多数量并不是“0”和正数可以表示的,你们能找出他们吗?

生1:到了冬天,当温度处于零下时。

生2:当我只有1元钱,但买东西却花了2元时。

……

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负数这个概念来表达,如同学们说到的温度、盈亏等,同学们是否能告诉老师它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陷入了沉思。

师:你们看,假设老师脚下这个位置表示为“0”,向左走为正,那向右走可怎么表示?左右有什么关系?

生:向右走可表示为负数。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既然负数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就应该“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负数的根源,学到知识的本质并运用到生活当中。

二、探究素材——化静为动

数学素材是静止的,但人的思维却是动态的,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供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素材。对于这些探究素材,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把握素材的实质,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将静态的探究素材动态化,使之转化成利于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载体。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长方形的面积》的时候,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正方形的面积,因此,笔者将课程设计如下:

(1)安排第一个实验:让学生分小组合作,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摆出三个不同的正方形。并记录以下数据:①用了多少个正方形;②计算三个长方形的面积。③讨论可以用几种方法得出三个长方形的面积。

(2)安排第二个实验:给学生准备一个长方形,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用第一个试验中摆的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另一组用课本中的面积公式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然后对比得出的结果。

(3)合作讨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如果给出一个长、宽都已知的长方形,我们是否能马上口算出它的面积。

在三个实验中,让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动手操作,自己探究和摸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算方法,笔者安排学生动手测量并计算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如高楼的墙面、国旗、洗衣机外壳的一个面、书的封面、黑板的面、课桌的面、门等,让学生自己去实验、发现、总结、迁移,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实现数学素材的动态化教学。

三、习题素材——拓展重组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帮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不能摸清知识的脉络,掌握知识的实质,仅仅靠做题不仅不能起到帮助学生学习的效果,更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得不偿失。习题作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其关键在质而不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利用习题这一数学素材,将习题进行适时、适度的拓展重组,势必能起到以一顶三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苏教版)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笔者首先给学生安排了以下习题,判断以下论述的比例关系:(1)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 )比例;(2)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 )比例;(3)正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 )比例;(4)订阅《今日泰兴》的总钱数和分数成( )比例。然后,笔者再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比例关系一定,是否能确定其他变量?讨论:比例中是否都有一个不变量,两个变量?是否存在x·y=k(一定)?最后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并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提升训练,学生能找到自己对比例的理解方式,获得符合自己认知的知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将习题进行改变重组,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数学思维也得到个性化发展。

总之,合理有效地挖掘素材根本、动态化演绎素材实质、重组提升素材效果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和利用素材,创设高效数学课堂。

(责编 韦建成)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