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养生真经

2013-04-29 07:42:32曾庆佩田代琼
家庭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南怀瑾太湖国学

曾庆佩 田代琼

2012年9月29日,国学大师南怀瑾在江苏省吴江市太湖大学堂与世长辞,享年95岁。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发来唁电,南老的一份“舍利”带回其家乡浙江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永留故土。

南怀瑾老人生于1918年。他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奠定了传统文化的扎实基础。青年时投笔从戎,毕业于国民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金陵大学。抗战时期兴兵抗日,后皈依虚云大师,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1949年赴台湾,在台湾政大、辅大及文化大学授课,并辗转美国、欧洲、香港等地考察讲学,先后创办美国维吉尼亚州东西文化学院、加拿大多伦多中国文化书院和香港国际文化基金会等文化教育机构,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南老学富五车,精通儒、释、道思想精髓,著作等身,“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已出版30多种著作,曾被译为英、法、意、荷、罗马尼亚等八国文字,而且一版再版,最多的一种有20余版,印数达数百万册,影响了无数中外人士;他曾在全球推广“儿童经典导读”活动,反应强烈。因而被世人尊称为“国学大师”,视作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引路人”。

南老在《自题照影》诗中自嘲说:“不二门中我亦僧,聪明绝顶是无能。此身不上如来座,收拾河山亦要人。”2007年,耄耋之年的南老在太湖湖畔修建了一座占地200余亩的太湖大学堂,亲自开堂授课,课余还要会客、阅读、写作,笔耕不辍,生活忙碌而充实。他的养生真经,引起了众多弟子们的浓厚兴趣。

他“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每日坚持习武、习禅,坚持“子午觉”。即在子时(23时~1时)和午时(11时-13时)一定要入睡。他说:“根据我的体验,子午正是阴阳消长更替之际,正子时只要闭眼睡着三分钟,就等于睡了两个钟头;正午时,哪怕只有20分钟也一定要睡。”他认为,植物都是在静态中成长,在动态中凋谢。人的生命,经常需要与活动对等的休息。睡眠,是人要休息的一种惯性姿态,人生往复不绝的生命动能,也都靠充分的睡眠而得到日新又新的生机。只有遵循经脉气血运行规律,方能使身体和谐健康。

他的饮食非常简单,常年以番薯粥为主食,即使招待来客,也是如此。

他常用中药敷脐。取桂圆肉1个,花椒6粒,加上艾叶,捣烂为泥,晚上入睡前,敷在肚脐里,使“水火交感”。南老认为,人体火(即元气)在下,水(即清凉)在上。老年人经常敷脐,可以增加唾液分泌,防止口干舌燥,促进血液循环,温暖脚底脚趾。

他每日抽空静坐。南老认为:“由于浮躁,我们把生命糟蹋得很厉害。要恢复生命,长生不老,必须做到精神内敛,与天地相往来,与虚空结合在一起,这就是道家的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这种药便是修炼精、气、神,其基本原则是清心寡欲,乃至于绝欲。

佛门中的禅定,大多采用七支坐法,简称为“跏趺坐”。双足跏趺(双腿相盘),两手结三昧印(右手掌仰放在左手掌上);脊梁自然直竖;两肩微张,保持平稳;头正颚收,舌头轻抵上颌;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坐下后双手揉搓面部及双脚,面带微笑。然后,如同婴儿一样,真气发动,毫无欲念,一心不乱,一念专精而不散。这种坐姿,大体很像胎儿在母胎中的静姿,安详而宁谧。

经常盘腿曲膝,对健康长寿非常有利。只要我们每天坚持静坐半小时以上,就可能把生命逆转过来。但在静坐时,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感觉上,构成幻想、联想等狂乱心理,或认为自己的气脉已通,沾沾自喜,甚至走火入魔。因此,南老认为,炼禅要以“善行为先”,平日里要多行善事,多积功德,长存一颗慈悲心。心存杂念,损人利己,是不可能收到养生保健功效的。

猜你喜欢
南怀瑾太湖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南怀瑾做人的“双重标准”
南怀瑾做人的『双重标准』
太湖思变2017
玩具世界(2017年4期)2017-07-21 13:27:24
“告密”也是慈悲
环球人物(2017年9期)2017-05-31 19:38:37
太湖揽春
宝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2
太湖
中亚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 06:08:24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中国漫画(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南怀瑾: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海峡姐妹(2016年1期)2016-02-27 15: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