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商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掌握了相当成熟的丝织技术,能够用“斜纹显花法”织成美丽的文绮和多彩的刺绣。到了汉代,我国的丝绸生产技术已有很大的发展,中国丝绸远销中亚、西亚和欧洲,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赞许,尤其是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阶级不惜重金购买,于是,我国便被人们称为“赛里斯”,即“丝国”的意思,而横贯亚洲大陆的贩运丝绸的商路后来也被称为“丝路”。丝绸在丝绸之路上不仅成为了一种主要商品,它更多的成为了一个使者,它是文化、经济、政治上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在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往来中,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必经之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新疆独特的干燥环境,考古工作者在丝路古道发现了大批保存完好的精美绝伦的织锦,为我国的织锦历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1972年在阿斯塔那北朝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不少极为精致的平纹经锦。它们用色复杂,提花准确,锦面细密,质地更薄,牢度也大为提高。这些发现清晰地反映了我国传统的丝织技艺在这个阶段有了新进展。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期的丝织物中,还出现了中亚、西亚流行的纹样和在纬线上起花的新工艺。最能体现这种丝织工艺的织锦是阿斯塔那169号墓出土的“胡王”锦。它是一件覆面面心,距今约有1500年,花纹繁复,色泽艳丽,堪称是丝织品中的精品。这块平纹经锦由多种鲜艳的颜色组合,主色调为黄色、绿色和红色,锦的正中间织有佛教艺术中常见的莲花纹饰,莲花周围还织有波斯特色风格的联珠纹圈。
联珠纹是隋唐时期曾盛行的丝织纹样,是以圆图形相接,缀联成圈,围成一个近方似圆的空间,以鸟兽、人物、花草等素材填充其内,并以此为基本单位,或横向、或竖向联成条状边饰,或上下左右加辅助纹样构成四方连续图案。联珠纹样中心的主题图形有两种构成形式:一是内置单独纹样,强调活泼的动感,形象鲜明而单纯;二是布局以对称形图案,皆呈二、四、六偶数出现,或旋转对称,或左右对称,水平对称较少见,给人以对称图案所营造的庄重、稳定的美感。这种联珠纹样,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哈喇和卓隋唐古墓均有大量丝织品实物出土。
在连珠纹圈中,有相对的四组图案:其中一位胡人头戴平顶帽,身穿紧袖束腰长衣,脚蹬高靴,一手悠闲地牵着骆驼,另一手挥着马鞭,正回头吆喝,表情非常悠然自得。骆驼乖巧地跟在胡人后面,织绣得极为生动,四条腿稍微弯屈,行进的姿态跃然于锦上;双峰间修饰方格纹坐垫,织绣得非常传神。该织锦是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典型对称形式的联珠纹代表作。以西域现实生活为题材,以牵驼人和骆驼为主体纹样,再现了一幅边塞驼饮的画面。织锦还沿袭汉代丝织品设计纹样中纳入汉字的特点,在适当的位置书汉字“胡王”二字画龙点睛,因而得名“胡王锦”。
锦上除了有胡人和骆驼的图案外,还有狮子的图案。狮子是经丝路较早进入中国的新奇物种,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宝库中,狮子的纹样在中国纹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胡王”锦上的狮子呈卧伏姿态,少了野性,应该是供人观赏、乘骑的驯兽。
负重的骆驼,牵驼的胡人,威猛的雄狮,以及标明的“胡王”字样,极易使人联想到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频繁,胡人称臣纳贡的场景。
这块小小的织锦同时汇集了中亚、西亚以及西域和中原文化特点,显而易见地成为了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块瑰宝,见证了古代西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文化多元性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