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相关性

2013-04-29 04:59韩丽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学案情况测试

韩丽平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预设方案。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我校在七年级开展了导学案模式教学,目的有三个:一是改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秉承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减负增效;三是增强校本研修实效,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这对我们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相比以前的教学过程,增加了导学案的设计、学生完成导学案情况反馈、根据学生情况二次备课等环节,而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这就更加要求我们提高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效率。一开始我有些不适应,总感觉手忙脚乱,时间不够用,尤其是在导学案的设计上绞尽脑汁,一篇导学案有时要经过三改甚至四改才能定稿。经过一年多的磨合,我渐渐从中总结出经验,现以《指南录后序》一课的教学为例,将个人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语文学科的导学案分成以下几大部分:一是学习目标,其中前面加了★的为重点目标;二是知识链接,包括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之类的内容;三是测定性评价,是关于课文学习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准备,由学生预习后完成,并提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四是形成性测试,是针对导学案上暴露出的主要问题,进行二次备课并授课后对学生学成情况的一个反馈。

很多学生不会预习,不知道预习方法,尤其是对于古文的预习。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本课的知识点及重点、难点、所要达成的目标,学生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目标,这样在预习的时候就有了方向,知道在这一课中自己要着重掌握什么内容。在《指南录后序》一课的导学案中,除了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字音储备外,我着重拎出本文的几个关键词,如“以”、“间”、“而”、“之”,了解学生对这几个词常用义的掌握情况;另外还有一项就是让学生试着分析文中的几个特殊句式,这也是学生学习古文时比较头疼的内容。通过导学案的完成情况,我发现学生对“以”和“而”这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比较模糊,容易混淆,另外对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这两种特殊句式也搞不清楚,这在“质疑问难”一栏中也有所体现。这样一来,我们就明确了课堂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逐个突破,效率相对来说就高一些。

表面看来,这节课的内容可能单调了一些,但我觉得这是值得的,最起码在这节课上学生掌握了实实在在的东西,这从形成性测试的完成情况也可以反映出来。形成性测试的题型跟测定性评价的题型并没有多大区别,但在内容的选择上更丰富、更具拓展性,因为我们要通过它来检测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比如同样考查“以”字的一词多义,形成性测试在例句的选择上范围更大,有初中学过的,也有高中学过的,甚至还涉及课外的,看看学生是否能做到举一反三。把形成性测试的结果跟测定性评价比较了一下,“以”字的用法在测定性评价中的正确率为15%,而在形成性测试中的正确率为48%。虽然这个数字还不尽如人意,但这已经是一个飞跃。在这里有一点要强调,就是在测定性评价和形成性测试的题目设置上,要注意内容的相关性,也就是说两者的题目要相关联,要不然在课堂上针对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了讲解,课后的测试却没有检查相关内容,那课堂讲授的效果体现在哪儿呢?学生的积极性又如何调动呢?只有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学起来才有目标,学完之后也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刚开始尝试导学案教学模式时,可能会费点时间,费点精力,也可能会觉得教学进程慢很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我们编制导学案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作用也逐渐显露出来。首先,真正实现了向语文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目标。其次,课堂学习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学习方向相对集中,对所学知识更容易掌握。虽然一节课中积累的知识有限,但如果每节课都能高效完成,那么一学期下来学生的收获也是可观的。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有利就有弊。导学案教学模式对于学习主动的学生来说,更加如鱼得水,而对于学习很被动的学生来说,则是雪上加霜。课前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不能及时了解,课上听讲的时候就会磕磕绊绊,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落后,长此以往,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学案情况测试
幽默大测试
乡愁导学案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比例尺(一)”导学案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