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摘要:孤立的讲解修辞,容易是修辞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学生还容易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单纯的做题,又脱离了修辭的运用的终极目的,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修辞,就要找好学习修辞的载体和参照,让修辞教学自然融入进去,更利于学生接受。
关键词:修辞 写作 扩句 运用
初中语文修辞看似是一部分独立的知识点,其实它渗透在多个知识块儿里,因此,在学习修辞时,一定要多方位渗透,在不同的知识层面感觉并体会修辞的作用,进而达到灵活运用的高度。
一、明确修辞实质和意义
学语法是为了把话说通顺,合乎逻辑;学修辞是为了把话说好,表情达意准确、生动形象、完美。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十分重要。修辞实质是修辞行为,其生命在于运用,修辞教学是对修辞行为的指导。修辞行为起始于人的语言交际活动的需要,人们利用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当然就希望所选用的词语、所编排的句子能够恰当妥帖地表达情感、能够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为了使自己发出的信息有效地传递,为了尽快得到预期的反馈信息,人们必然希望自己在信息加工方面、在信息载体即语言符号的选择编排方面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修辞行为的动力。修辞行为的主要内容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编排。比如,在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中,有一段描写雨的句子,其中有一句:“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垂下万千条瀑布。”这句话就巧妙地运用了借喻的修辞,即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但从内容来看,依然有较明显的比喻的表达效果,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既避免了平淡的表述,又增加了雨的气势,这是修辞运用巧妙地绝佳例子。老舍先生不愧是语言大师,在他的笔下,没有好词坏词之分,看似平淡的词汇,被他信手拈来,就精准的表达出他要表达的意思,巧妙运用修即是他写作技艺高超的表现,表情达意准确、生动、完美,给我们在修运用当中抓住修辞实质做了良好的表帅。
二、古诗鉴赏中修辞教学的渗透
孤立的讲解修辞,容易是修辞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学生还容易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单纯的做题,又脱离了修辞的运用的终极目的,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修辞,就要找好学习修辞的载体和参照,让修辞教学自然融入进去,更利于学生接受。
1.通过修辞,感受诗歌的美。
我国古代诗歌,在运用修辞方面,自然贴切,登峰造极。以一首杜牧的《山行》为例: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好一个“霜叶红于二月花”,一个简单的比喻,就将深秋时节红叶的美丽一语道破,读到此处,读者脑海里立刻展现出红叶如花的美丽画面,精准而富于表现力,因此才被千古传诵。另外,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用夸张,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当中的精彩夸张,也就抓住了李白诗歌的风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等,这些精彩绝伦的夸张将一个浪漫超绝的“诗仙”形象诠释的淋漓尽致。李白的这种超俗的夸张,尽显了他的豪迈和大气,胸怀的宽广,胸中有天地的人,诗中才有天地。抓住了诗歌当中的精彩修辞,也就抓住了诗歌美的精髓。
2.理解诗歌当中修辞,才能打通诗歌的脉络
古典诗歌中的修辞,并不都容易理解,因此搞懂修辞本身的特点,再结合诗歌的内容,我们才能正确理解修辞,理解诗歌的表意。例如:在《木兰辞》当中,木兰回到家里,有这样的诗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初读这个句子,不懂修辞的同学会觉得这纯粹是病句,怎么开东阁门,不坐在东阁床上,反倒坐到西阁床上去了呢?其实,这是修辞里的一种,叫互文,即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 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这样以来,学生就懂了,诗意是说开开门,坐到床上。可见,要想学好古诗,得先学好修辞。
三、在写作中渗透
在汉语修辞中,“求得表情达意的最佳效果”这条语义规则比语音规则、语汇规则、语法规则更重要,起着更大的作用,所以在修辞教学中要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达到语言表达的最佳效果。
写作教学的一大部分是语言的功夫,遣词造句离不开修辞。而学生语言层面普遍欠缺的就是语言显得过于平淡干涩,因此,教师要下大力度培养学生运用修辞的能力。我采用仿句的方法练习学生的运用能力,先给学生一个平时的句子,让他们扩展,加入修饰语,加入形象的修辞。比如:叶子落了。学生扩到:黄色的叶子落了。你看,加了颜色,比原先具体了吧。接着有的学生扩到:黄色的叶子,像蝶一样在风中盘旋,然后轻轻地落在地上。这一次,运用上了比喻的修辞,不仅使原句有了色彩,还有了情态,有了美感。有的学生还把叶子落地的声音,说成是一声轻轻的叹息。这更是将比喻用到了妙处,带出了心底的情感。就这样,以鼓励为主,指导学生先从单句运用修辞入手,然后是句段,最后拓展到全篇的写作方法运用修辞。
在写作方法运用修辞方面,我引导学生先练全篇运用比喻修辞,定一个全篇的脉络。比如,我先从构思角度引领。先给学生说一篇我的构思。我打算写一篇关于儿子成长的文章,记录他的生活趣事,我起的题目是《听花开的声音》,这就是在立意上通篇运用比喻。把儿子成长的事例比喻成花开的声音。学生们积极思考,有的把岁月比作歌,拟题为《岁月如歌》。
总之,机械的单纯讲解修辞,只会背离修辞的本质,学生也不能在运用上有大幅提高,教师必须改变思维,拓展空间,创造条件,充分学习并运用修辞,在灵活的教学中提升运用修的能力,我想这也是先辈创作修辞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