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图书:中国特色词语是关键

2013-04-29 00:44:03马丽娜
出版参考 2013年5期
关键词:音译意译原文

马丽娜

近年来,在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鼓舞和推动下,一批外向型图书应运而生,中国主题图书即是其中重要的一大类别。由于承载了传播中华文化、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使命,中国主题图书会较多地使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各种词汇。这些词语的译文准确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图书能否为海外读者理解接受,也关系图书能否真正走出国门、完成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所以,在编辑审稿过程中,核查中国特色词汇的译文是否准确、得体是一项直接关乎稿件质量的重要工作。然而,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这些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词汇在别国语言中没有现成的对应词语,这也构成了审稿的一个难点。因此,如何处理中国特色词语的译文,对于突破跨文化交流的障碍,进而真正推动图书走出去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中国特色词语,是指那些集中体现中国特有的事物及现象的词语。这些词汇一般表现出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如饺子、秧歌、京剧等,二是词语本身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如三纲五常、阴阳、五行等。几乎所有中国主题的外向型图书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中国特色词汇。然而,从编辑接触到的一些外向型图书或书稿来看,这类词汇的处理并不尽如人意。时常有书稿对于无直接对应词的中国特色词语直接大量使用汉语拼音作为英文译文,这样“一刀切”式的处理方式无疑会给海外读者的阅读带来障碍,并不可取。

一般而言,编辑在处理外向型书稿中的中国特色词语的译文问题时需要遵循三个步骤。首先,对于中国特色词汇,编辑需要保持较高的敏感度,在审稿时将这类词语识别出来,单独考查其译文是否准确得当。其次,编辑需要以跨文化的视角理解原文和译文,从而判断译文是否在保留中国特有的文化涵义的同时,又能够让海外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最后一步,既是修改不恰当的译文,也是处理这类词语译文的关键步骤。在审稿中,对中国特色词语的英译文经常采用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 音译法

音译,即把一种语言的词语用另一种语言中跟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出来。音译多适用于人名、地名、物品名等专有名词,如毛泽东(Mao Zedong),孙中山(Sun Yatsen),北京(Beijing),香港(HongKong),豆腐(toufu),馄饨(wonton)等。此外,一些有特定文化涵义的词汇也需要用音译法处理,如磕头(kowtow),功夫(Kongfu),风水(fengshui),马夫(mafoo),等等。音译的优点在于它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原有读音,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从而实现有效沟通。

采用音译法时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很多情况下,中译英的音译直接使用汉语拼音并不合适,还需考虑其是否已有约定俗成的译文。如果在英文中已有被人们广为接受的译文,虽然其译文与汉语拼音的拼写并不完全吻合,但仍应“从俗”处理。在上文所列举的例词中,“风水”“秀才”“北京”等词的译文采用了汉语拼音方案,而“孙中山”“磕头”“豆腐”等词的拼写则与汉语拼音方案有所不同,但由于历史原因,Sun Yat-sen、kowtow、toufu等拼写已被西方读者广泛接受,甚至已作为英语词汇收入词典,因此,不必刻板地强行使用汉语拼音。

2 直译法

直译一般是指在尊重译文语言规范并且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在译文中同时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形式,连同原文的比喻、感情色彩等都不应忽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因而在翻译中使用直译法较为频繁,对于汉语和英语中字面意思和外延意思都一致的词语尤为适用。这一译法的优点在于既保持了原文的结构,又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可谓“形神兼备”。例如,“支柱产业”直译成pillar industry,“君子协定”直译成gentlemens agreement,“一国两制”直译成one country,two systems,“铁饭碗”直译成iron rice bowl,等等,这些译文一方面表达了原文的意思,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将新鲜、生动的词语和表达方法引入英文。

不过,在稿件中编辑经常会发现一些译文因过于注意字面意思的对照而从直译走入“死译”。如将成语“五湖四海”直译为five lakes four seas会让海外读者摸不着头脑,意译为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其涵义则一目了然。由此可见,审稿中对于直译的译文需格外注意,只有当两种语言所表达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相一致的时候才适宜采用直译的方法,而且还需要将直译与“字对字”的翻译相区别,切不可一味追求“字对字”而生搬硬套歪曲了原文的意思。

3 意译法

意译,简单说来,是指抓住原文的语义,从目的语中选取与原文意思相同的表达来翻译。也就是说,意译法是将原文独具特征的东西采取“入乡随俗”的方法融化到目的语中的转换方法。例如:(1)若将“鱼米之乡”译成a land of fish and rice将让人难以理解,不如译为a land of honey and milk更加地道。(2)“大排档”译为sidewalk snack booth更为合适。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出意译从目的语出发,更加为目标读者考虑。其长处是能使译文读上去或听上去更通顺地道,能给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由于外向型图书的对象为海外读者,因此编辑在考量译文是否恰当时,也应更多地站在海外读者的角度考虑,对于可能给他们带来理解困难的译文应该宁可意译也不生硬地直译或音译。

意译的目的是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形式上不必拘泥于原文。这一特点也决定了意译更重视传“神”。因此,在处理意译的文字时,首先应仔细揣摩理解原文的涵义,在此基础上,从目的语中寻找到与之涵义“对等”的表达。例如上例中的“鱼米之乡”一词,首先应理解该词的中文含义是“盛产鱼和米的富庶地区”;接着判断如果直译成a land of fish and rice是否行得通,因为英文中没有这样的表达,容易使读者产生困惑,故排除这一译法;最后,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确定译文应为a land of honey and milk,这样的译文更易于被海外读者理解。

4 译注法

有时候,书稿中出现的一些中国独有的人物、事物、事件等,虽然是按照音译或直译给出了相应的对应词,但由于这些词汇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仅给出对应词并不足以让没有文化背景的海外读者理解其真正含义。对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在给出对应词的基础上,采用添加注释、补充说明等方法予以解释或说明文化背景。这样既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又有利于读者理解文章。例如,“嫦娥”可音译为Change,但若在上下文无相关介绍的情况下,晟好加注the Chinese moon goddess来帮助海外读者理解。再如“三纲”一词,如果只直译为three cardinal guides,海外读者并不会想到“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因而只有加注three cardihal guides:ruler guides subject,father guides son,husband guides wife才能帮助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读者了解这一词语的涵义所在。

当然,关于加注的问题不可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全书体例、上下文内容等因素而定,关键点在于既准确传达原文意思,又为缺乏相关文化背景的海外读者减少阅读障碍。比如,“李白”一词,如果出现在专门介绍李白的文章或段落中,则大可不必加注,因为上下文已有详细的介绍;但如果上下文没有相关介绍,只是提及李白,恐怕需要补充适当信息,否则,海外读者虽能知道Li Bai是一个人名,但恐怕很难想到他被誉为中国的“诗仙”,对于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的理解,也会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词汇因为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涵义,给翻译、审稿和阅读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也正因如此,译文的处理在外向型图书的审稿中显得尤为重要。好的译文一方面生动地表现出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也让海外读者深感耳目一新,仿佛品尝了一顿丰盛的中国美食,回味无穷。而不好的译文则会令海外读者感觉文章生涩难懂,仿佛完全没有古文基础的人阅读文言文,似懂非懂或不知所云,其结果恐怕只能是读而未懂或弃之不读。作为外向型图书编辑,应当始终站在读者角度,以国际化视角考量译文的准确得当与否,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把好译文质量关,奉献给海外读者更多精神的美食,从而使外向型图书真正走出国门,为海外读者所认可。

(作者单位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猜你喜欢
音译意译原文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西夏学(2017年1期)2017-10-24 05:31:38
让句子动起来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9:18:09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含能材料(2016年9期)2016-05-08 13:19:08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
尝粪忧心
卖身葬父
英汉音译规律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