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艳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佳作,是高中散文鉴赏教学的重要一课。然而,在教学中,总觉得有丝丝遗憾不能释怀。以下两点是我教学时的一点感悟。
一、首先整体感知课文,梳理课文结构,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意识
《故都的秋》在阅读教学时,如果逐段分析,那么学生对文章的行文思路就不能整体认知,教学重点也不够突出,而对于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不舍之情,学生的理解也不会深入。如此一来,在高中散文鉴赏学习中,《故都的秋》就失去了入选教材的意义。
《故都的秋》的开头两段,作者以北国之秋与江南的秋相对比,突出故都的秋味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其中“我的不远千里,……这故都的秋味。”这句话中连用两个“赶上”和一个“也不过”含义深刻,意味隽永。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件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此时,郁达夫怀着看最后一眼故都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此时他的心情就像一件心爱的宝物,即将被人抢掠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深怀眷恋而又无奈,这种深沉的家国之思,内心苦苦的挣扎以及个人境遇的凄悲,使作者品出的故都的秋味便是清、静、悲凉的。如果这里没有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了解和作者情感的深入理解,鉴赏下文五幅画面就失去了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理解的根基。
文章最后三段多次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古今中外的文人学士对秋的感受,突出“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通过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四个比喻句中的对比,含蓄巧妙地突出故都的秋味的浓烈。最后作者在无奈中甚至愿减少寿命来留住故都的秋,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与热爱。
教学时,可通过勾画文中的重要语句,将文脉清晰地梳理出来;通过品析领悟词句,理解似平易实深沉的情感。
二、鉴赏五幅秋景图,品析语言,解读作者的内心情怀
破屋中静对牵牛花,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清秋奇果这五幅秋景图,作者从中品出了故都的秋味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既觉得细腻,……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句话是理解清、静、悲凉特点的一把情感钥匙。
1.破屋中静对牵牛花的蓝朵。一椽破屋,一碗浓茶,看着碧绿的天色,吹着清秋的晨风,听着驯鸽的飞声,细数着槐树叶漏下的日光,静对破壁腰中蓝、白的牵牛花,想着花下疏落的秋草,这样的情景氛围怎一个“清”字了得。清凉、清冷、清净、清闲,这寒意阵阵的清秋早上透出作者复杂的心情。在30年代的中国,战乱连连,民生凋敝,读书人衣食无所安,颠沛流离,个人的愁苦与家国的苦难同在,作者在这双重“秋”意中既痛苦又细心地品味着故都的秋味。
对这幅秋景图的鉴赏可设置一个整体的情景氛围,通过入情入境地联想,体会破屋中所见所闻景物的特点,走进作者此时的心中,才能品出故都秋味“清”的内涵。
2.秋蝉残声。在故都的民宅内,胡同旁,槐树下,房前屋后静听着秋蝉的啼唱,嘶叫。此处不仅是以声衬静啊!读到此处,心中一直疑惑,人们总有趋利避害的心理,为什么作者在清冷的秋天独自一人去聆听声嘶凄厉,时断时续的秋蝉的嘶叫声?为什么作者将秋蝉的叫声称为“啼唱”?蝉是牵愁惹恨的意象,寒蝉声让人柔肠寸断,在生命最后一息的秋蝉挣扎地发出一丝丝的啼叫,作者似乎听到了故都将沦陷时自己心中发出的凄厉的喊声,那是挣扎而又无奈的喊声。四周越静,叫声越痛彻心扉,他谛听着,忍着内心的痛苦在谛听着,欣赏着。
3.秋雨话凉。北国秋雨来临前的氛围:灰沉沉的天,一阵凉风,风卷落叶,尘土漫漫,行人脚步匆匆,字里行间弥漫着一层悲凉。都市闲人的对话中的“层”听着像“阵”,作者说“倒来得正好”,阵阵悲凉落在作者的心里。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衣食无所安,颠沛流离,何等的沧桑,凄凉,这是人生之秋的悲凉。家国之秋的悲凉岂是都市闲人能领会得到的,他们见面只寒暄天气的冷暖。那是一种沧桑中的悲凉。
4.清秋奇果。枣子是北方一种普通的果子,枣树叶落,到处能看见那红红的秋枣饱受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侵袭,成熟中透着坚强。在“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后,赶到故都再看一眼时,却是她即将沦陷,被践踏的时候,此时是不是引发作者联想到将被异族践踏、摧残的故都也会像鲜红的秋枣遭受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侵袭一样?那是一种痛心的悲凉。
作者那看似清闲的赏花,听蝉的情怀,实则包含着在人生之秋,家国之秋中内心的无奈、痛苦、挣扎,深怀眷恋又无力护佑的落寞、凄苦,这深沉的情怀要细细地体会。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