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立学院资助工作现状及其对策的思考

2013-04-29 18:24曹迎春刘伟
中国集体经济·下 2013年5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资助问题

曹迎春 刘伟

摘要:独立学院现行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促进了校园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但在执行过程中尚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努力探索独立学院学生资助工作有效落实的对策,使其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资助;问题;对策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扩招背景下快速发展的产物,指的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据最新数据,2012年,我国独立学院已达322所,学生人数达186.6万人,占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5%。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招生政策、制度的改革,独立学院的生源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家庭经济困难但又想接受本科优质教育的学子进入独立学院。因此,独立学院的困难生群体日益凸显,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完善独立学院困难生资助体系,助其顺利完成学业,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独立学院成立之初,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没有惠及,直到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2007年6月27日,财政部、教育部根据该《意见》有关精神,制定了《普通本科高校、 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才逐渐将独立学院纳入了资助体系。随后,各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颁布了各省的困难生资助政策,详细规定了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各类高校的奖励(资助)标准、奖励(资助)面、落实途径等具体管理办法,至此,独立学院的困难生越来越多地从各项资助政策中受益。

独立学院现行的资助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制度、国家助学金制度、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勤工助学、社会资助和特殊困难补助等形式。这种“奖、贷、助、补、勤“的助学模式有效缓解了困难生求学的经济压力,满足了困难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校园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成效显著。然而,这种助学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困难生的认定缺乏合理有效的机制。各省市、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划定贫困生的标准,这套标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难度,主要是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和配套措施,操作性不强,如大多数学校主要是根据生源地的地方政府或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来认定困难生,一方面,这种证明的开具,国家并没有明确成文的规定,更没有相应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使得在一些地方很容易开具,加之学校管理部门不易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际生活支出和家庭实际经济状况,致使部分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申请资助。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年新生刚入学之际的困难生认定是最难开展的。这一时期,辅导员把工作的中心放在入学教育、军训等方面,难以分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困难生的资格认定,而且新生之间相互接触的时间比较短,彼此的了解尚浅。因此,无论是辅导员还是困难生认定小组都难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到其真实的经济情况,极易有弄虚作假的机会。另一方面,家庭经济贫困是个相对的概念,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的经济条件明显低于中东部地区的学生,按照生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认定,明显不够准确。此外,还存在部分学生自卑、要面子,担心申请资助被其他同学知道了会受到排挤、会被看不起,从而放弃接受资助的资格。这都影响了资助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

其次,缺乏有效的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制。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自1999年开始施行以来,获贷率逐年提高,在帮助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伴随着大量贷款还款期的到来,违约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就学生自身而言,部分同学在就业严峻的大背景下,收入较低或无收入,无力承担定期还贷的压力;部分同学诚信意识淡薄,恶意拖欠贷款,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国缺乏有效的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制有关系,即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和惩罚制度,无法对违约的个体进行有力地惩罚,追究其违约责任,这也说明个人信用系统亟待完善。就银行而言,虽然也会对逾期不还款的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曝光,但由于毕业学生流动性比较大,这种曝光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违约学生的信用产生影响,影响面和惩罚力度不够,因此,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惩罚措施有待建立。

再次,用于资助的经费渠道单一,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所需。目前,高校绝大部分的学生资助资金都是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正如教育部长袁贵仁所说,“教育公平是我们国家这5年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情。我们每年用了近1000亿的经费来解决8000多万学生的家庭生活资助问题,这一点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都是做得最好的。”但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加之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需要资助的学生仍不能百分百地得到满足,而获得资助的学生所得的资助也仍不能满足自身学习、生活等基本开支,因此需要迫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到资助中来。

最后,资助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人文关怀以及对困难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奖、贷、助、补、勤“的助学模式主要是对困难生物质上的资助,工作的重点往往过多得放在申请贷款的程序管理、困难生信息库管理等事务性的环节上,忽视了困难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其一,在独立学院,周围大部分同学生活较为优质,困难生由于经济差别带来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差异,可能存在自卑、焦虑、自我封闭的心理状况。然而,现在为了保证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困难生认定工作开展中有好多环节需要民主投票、公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伤害到这部分同学的隐私,他们因此既不愿意让大家知道自己家庭的状况,也担心因接受学校的各项资助而被同学看不起,精神经常高度紧张,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人格格外脆弱,严重影响了学习,影响了与其他同学的交往。此外,资助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缺乏受助主体责任及感恩意识教育,也容易导致一部分困难生把接受国家资助视为理所当然,养成坐享其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需要和感受的性格特点。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也会缺乏一种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注,从而很难对社会产生大的促进作用。

其二,随着高校的扩招,独立学院中困难生的比例逐年增加,他们绝大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获得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课余时间因勤工助学而无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因而知识面较为狭窄,专业能力发展基础薄弱,实践能力以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这导致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相较于非贫困生,就业劣势明显。这说明,对困难生的资助不仅仅是从物质上予以帮助,这种经济上的支持无法使困难生在受助过程中获得提高能力的机会。因此,在资助过程中,要对困难生能力提升予以关怀,及早搭建提高困难生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平台,助其拓宽就业渠道,实现资助工作的良性循环。

鉴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对校园和谐、社会和谐,对于教育公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努力探索独立学院学生资助工作有效落实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完善学生资助的监督体系。各省市、各高校都要有自己的一套划定贫困生的标准,这套标准不仅要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和配套措施,可操作性强,而且在实际资助过程中,更要有配套的全面动态的监督机制,如上文所提及的某些地方的贫困证明很易开具,高校就不能仅仅凭借这一纸证明来进行判断,而是要根据学生平时生活上的各种表现来认定,更要建立资助后的复查环节,监督受助学生的资金使用情况,从而保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公平有效的开展。

其次,完善助学贷款回收机制。一方面,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国家、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同时扩宽就业渠道,努力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学生顺利就业,顺利就业是学生具备还贷能力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银行应该针对不同情况丰富还款方式,适当延长还款期限,因为受助学生刚刚就业时,收入较低,且稳定性差,按时还贷压力较大。国际上,德国规定如果学生收入没有达到规定的最低标准,十年内可以不还款。可见,适当延长还款期限,缓解受助学生就业初的经济压力,有助于还款率的提升。此外,针对部分具备还款能力而拒不承担还款义务的受助学生,建立全国助学贷款信用网络平台,使其在后期的各项贷款申请时不能得到满足,以示警戒。

再次,广拓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如上文所提及的,在现行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国家和高校是提供学生资助资金的主力,社会资助力量只占很少的比例,而随着高校扩招,国家提供的资助金额还不能满足困难生群体的实际需求,所以,拓宽资助渠道,大力开发社会资助力量,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到资助体系中来。其实,归根到底,社会才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在这点上,美国 “教育成本分担”的困难生资助模式就很值得借鉴。美国的“教育成本分担”模式遵循“利益获得”和“能力支付”原则,即高等教育的成本应当由在教育中获得益处的各方承担,包括学生家长、学生本人、纳税人或政府、慈善机构以及企业应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的成本。因此,政府是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最大买单者,社会企业和慈善机构对学生资助事业的支持力度也应很大。

最后,更新资助观念,强化精神关怀和能力关怀。受助学生往往承受着较非困难生更大的压力,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我们要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对困难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压力,全面跟进,及时干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乐观、积极向上、自立自强的健康心态,勇于面对现实,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塑造健康人格。同时,对困难生加强感恩和诚信教育,使其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鼓励他们化感恩为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此外,高校要把提高困难生综合能力作为资助工作的重点环节来抓,努力增设勤工俭学岗位,拓展社会实践机会,使得困难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团体合作技能,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职业能力。

综之,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社会资助和特殊困难补助为主体的现行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有效缓解了困难生求学的经济压力,促进了校园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但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探索独立学院学生资助工作有效落实的对策,使其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丙奇.有必要建教育政策性银行[EB/OL].http://bank.hexun.com/2013-03-18/152171781.html.

[2]谭望.中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D].中南大学,2012.

(作者单位:曹迎春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刘伟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资助问题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