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地方戏剧种保护与传承

2013-04-29 17:37范静申彩虹汤红娜
西江月·中旬 2013年5期

范静 申彩虹 汤红娜

【摘要】保定市是全国知名的“戏曲之乡”,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定老调、清苑哈哈腔、定州秧歌等地方戏剧种,由于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地域特色,成为保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新兴文化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古老的戏曲艺术受到很大冲击,市场呈现逐渐萎缩的态势,面临极大的生存发展危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与关怀下,经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地方戏剧种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地方戏剧种正在保定不断发扬光大。

【关键词】保定地方戏剧种;保定老调;清苑哈哈腔;定州秧歌

“地方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指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为那一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它传承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地方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定市是全国的知名的“戏曲之乡”,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定老调、清苑哈哈腔、定州秧歌等地方戏剧种,由于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地域特色,成为保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新兴文化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古老的戏曲艺术受到很大冲击,市场呈现逐渐萎缩的态势,面临极大的生存发展危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与关怀下,经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地方戏剧种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地方戏剧种正在保定不断发扬光大。

一、地方戏剧种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戏,由于观众的流失和市场的萎缩陷入了一定的生存窘况和发展困境。

(一)缺乏创新剧目,难以吸引年轻观众。在地方戏中,“念”是方言的音韵,“唱”是便于方言音韵表情达意的声腔体系。在许多地方戏的演出中,听不懂方言就不能感受到演剧的趣味和魅力,也难以捕捉到其声腔中包蕴的微妙情感。这就是说,地方戏在强化其表演特色之时,也相应地形成了其表意局限,再加上传统剧目的唱腔、舞台、灯光等没有现代舞台艺术时尚,很难吸引观众眼球,特别是年轻一代因对其不了解,看不懂,听不懂逐渐失去兴趣,受众群体越来越少。不少地方戏固化的程式难以表现新生活的内容,而其叙述的模式又难以适应新观众的审美。市场越来越萎缩。

(二)资金匮乏,保护与传承缺乏后劲。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地方戏剧种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如清苑哈哈腔剧团在1990年之后的15年里,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团里演员的工资都没有着落,由于经费紧张,剧团没有多余经费编写新剧本,出新品的速度慢,市场拓展也受到了限制。特别是由于前些年的改制,旧有的文化设施已荡然无存,有的剧团缺乏必要的生存保障,困境重重;有的剧团没有排练场地,只能在租来的简陋工房里练功、排戏;演职人员工资待遇低,部分人员思想浮动,投入演出和创作的热情不高。由于历史剧过去都靠口传心授方法传承,没有剧本更没有留下音像资料,而剧团没有经济实力对老艺术家的文字、影像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录制,无法在挖掘、整理和继承优秀传统剧目和创新剧目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基层剧团演出环境比较差,演员需要经常扛着铺盖卷在农村演出,吃不好,睡不好,生活和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且收入还没有保障。

(三)人才流失严重,传承青黄不接。由于剧种和剧团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不断下滑,人才外流严重,人才断层现象普遍存在,一些业务能力强的老艺人已经退休或者面临退休,剧团的中坚力量多已50岁左右,年轻人少,且业务能力相对较差。许多处于演艺黄金期的中青年演员,由于待遇低,要么到国外发展,要么调到外地剧团,要么改行从事热门的影视表演或个体实业。同时戏曲生源匮乏,戏曲教育发展滞后,戏曲人才断层严重,已危及传统戏曲的保护与传承。另外,传统地方戏近年来还出现了同质化发展的苗头,这也不利于艺术特色的保护和传承。小戏变大戏、大戏京剧化、京剧歌剧化的现象在传统地方戏演出中越来越常见,再加上声光电等大制作,使很多地方戏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和魅力。

(四)缺乏长效机制,剧种传承无法保障。目前我市地方戏剧种保护与传承工作,仅仅体现为文化系统的部门行为,政府有关部门还没有出台长远有效配套保护政策,尚未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保定市在地方戏剧种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领导重视,积极扶持,市县两级政府专门成立了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地方戏剧种抢救与保护领导小组。2010年,市委、市政府财政拨款100余万元,用于市属戏剧院团建设。2011年,市委、市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拨款276.6万元解决了文艺院团多年拖欠的养老保险问题;对改制后的演出院团每年完成总计200场以上的公演任务后,市财政每场给予1万元的奖励,使演职员工基本工资由原来的40%提高到70%;市文广新局积极筹措资金40余万元用于老调和梆子剧团的设备更新和老调学员班办班经费,有力地保证了地方戏剧种的传承与保护。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级非遗项目保定老调、清苑哈哈腔、定州秧歌及其传承人几年来已获国家专项保护资金近100万元;早在2004年,清苑县委、县政府就认识到文化品牌是历史文化积累传承的结果,是一个地方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哈哈腔就是清苑县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清苑县在加强哈哈腔抢救保护的同时,开始抽调专门人员研究申报渠道和整理资料。当时,国家关于申报的相关规定还没有出台,哈哈腔剧团就参照川剧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本准备了申报书、音像资料和辅助资料,等到国家规定出台后,再按规定格式进行修改。为使申报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剧团将准备资料拿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请专家审阅。还聘请国家一级作曲、原哈哈腔剧团团长裘印昌先生帮着做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由裘印昌编写的《冀中戏曲哈哈腔》一书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理论成果一等奖。所有这些努力,都为哈哈腔的成功申报打下了基础。2006年清苑哈哈腔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清苑县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拨款20万元专款用于哈哈腔的保护与传承,2011年提高到30万元,同时还为剧团增加了事业编制,让剧团发展逐渐步入正轨。近年来,定州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成立了定州秧歌保护领导小组,成立了5个秧歌剧团,有效地促进了定州秧歌的传承和发展。定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州秧歌保护与传承的实施方案》,组织编写了《定州秧歌史料》、《定州秧歌版式与唱腔》。财力、政策的扶持,客观上使剧团的生存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二)培育新人,搞好传承。为保证地方戏剧传承发展后继有人,保定老调、清苑哈哈腔、定州秧歌戏注重传承人才的培养,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人,省级非遗传承人8人。保定老调成立了保定艺校老调学员班,招录了60名学员,安排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定期到学员班授课,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地方戏剧种保护与传承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定州市重点加强了对民间文艺传承人的管理帮助和新演员的业务培训,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方面积累了经验。清苑哈哈腔剧团新招录了15名年轻演职员,现在剧团49人中,一半以上是年轻演员,其中大部分是“80”、“90”的新生代演员,新生代演员的加入,让这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哈哈腔再次走红,为更好地传承地方戏剧种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弘扬传统,服务百姓。保定老调曾几度辉煌,在华北地区有重大影响,上世纪六十年代曾代表国家在前苏联、欧洲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曾代表我国前往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演出,盛名享誉中外。《潘杨讼》、《忠烈千秋》两个剧目先后被搬上银幕在全国播放,十几个剧目多次进京向中央领导和首都观众汇报演出,1959年毛泽东主席观看了清苑的哈哈腔演出。1996年以来,应广大戏迷要求,曾在中央电视台十一频道多次播放。一个地方剧种有八名国家一级演员,这在全国地方戏剧种中是极其少见的,邓小平同志赞誉“保定有宝,老调不老”。老调剧团排演的老调儿童剧《百花山》代表河北省向建国五十周年赴北京献礼演出,与文化部戏曲中心联合拍演的我国第一部儿童卡通剧《保卫地球》,应邀赴日本东京、大阪等地演出。法国巴黎电视台拍摄了保定艺校老调班专题节目。定州《扒糕情》、《秧歌情》分获十三届群星奖及文化部农民文艺汇演三等奖,清苑哈哈腔九十年代《风雨红杏》获省调演四项一等奖,扩大了保定文化在全国影响力。这些年,剧团演职人员怀着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挚爱和坚守,坚持常年“送戏下乡”演出优秀传统剧目,保定老调平均每年演出场次在500场以上,观众达200多万人次,把戏曲送到了全市大部分村镇;定州市组织开展了“百场秧歌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秧歌展演出比赛”等;清苑哈哈剧团"申遗成功后,剧团演出场次明显增多。他们走遍了周边县市的广大农村,在保留《王小打鸟》、《三拜花堂》等传统剧目的同时,每年6—9月都会排练几出新剧,与传统剧目相比,新剧的节奏更快,衔接更紧,更符合观众胃口,每年演出场次在400场以上,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同时,地方戏还借鉴其它戏剧的长处,如哈哈腔《花烛恨》就是借鉴石家庄一个丝弦剧团的本子进行改编,时不时在伴奏中出现口哨声,一方面让观众感觉新鲜,另一方面更充分体现了哈哈腔的魅力,为宣传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新风尚、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加强地方戏剧种与传承工作的对策

(一)制定长远规划,切实加强地方戏剧种与传承工作领导。政府各级文化主管单位应加强调查研究,整理濒危剧种的剧目,研究其中蕴涵的文化背景、社会意义,加大保护力度。对本地特有剧种在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估分级,对具有一定活力的戏种、曲种,政府要实行保护政策,并鼓励它们参与文化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二)培养新人。我国的戏曲教育有其自身规律,招收学生的年龄一般是11至13岁,超过这个年龄,基本功就不扎实。因为戏曲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5年至8年,不能急功近利。政府要建立地方戏剧文化遗产传承的教育机制,在表演艺术院校,开设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剧种的相关专业,为地方戏剧培养人才;通过中小学教育,培养戏曲爱好,可以在中小学音乐课、常识课教学中设置一些有关保定地方戏的内容,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到地方戏曲,了解地方戏曲文化,培养他们对地方戏曲文化的兴趣,为传统艺术的传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强化地方剧团自身能力。1.地方戏曲院团加强自身建设,通过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探索灵活经营方式,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2.剧种的生存状况如何,是靠剧目来体现的。生产出一部有影响的好戏并藉此推出一位担大梁的‘腕角,对一个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编写“三贴近”的优秀剧本,形成精品力作,培养新一代地方戏剧表演艺术大师。京剧为何能成为“国剧”,是它十分注意从地方戏中汲取养料,京剧艺术移植改编地方戏的“拿来主义”,不仅丰富了京剧形象塑造的艺术画廊,而且成为自身撑起门面的“看家戏”。所以地方戏也应像京剧那样吸收其它戏剧的长处。3.通过举办有乡土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节等形式,组织地方戏表演,上演经典传统剧目,扩展地方戏发展空间。在广场、公园、社区文物旅游景点等公众聚集地方,设立文化活动场所,由财政适当补助,开展义务演出或戏迷学地方戏等活动,培养更多的戏曲爱好者。将地方戏中的精彩故事制成网游、动漫等文化商品,以创新的姿态去争取青年观众,为地方戏发展开辟新途径,扩大其影响力,提高保定地方戏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