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金:《自由生活》

2013-04-29 16:31:49
OV海外文摘 2013年5期
关键词:拉辛哈金萨德

一位造诣颇深、受人尊敬的华裔美国作家(曾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在2007年出版了一本严肃的爱国小说,标题是《自由生活》。在风雨如晦的年代,取这样的书名,这并不完全是讽刺。作者在这本书中直抒胸臆,讲述了建立在风险和相互利用的美国社会中,人们每日如何上演勇敢的戏码。哈金,这位出生在中国的作家站在美国的土地上,似乎正骄傲地说着:“有幸在此。”

《自由生活》反映了哈金全家如何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每一笔银行存款,每一次牙医预约,甚至家中每一件家电都记录了他们在美国生活的点滴。也正如大多数被学者们称为“美国移民经历”的小说,《自由生活》实际上也是第一代移民反复试错、不断摸索的生活经历。不过,这些试错经历颇富戏剧张力,摸索的过程笑料百出——暂时掩盖了背后的悲戚。这是“移民小说”最常见的格式,不过很可能因为此类小说的主题就是重塑,所以在形式上难以再有创新。

北京那个多事的春夏之交,主人公吴男正在波士顿的研究所里读书。听闻国内发生的事情后,吴男体内的某个开关被打开了,他决意放弃脑力工作。为了养活贤惠的妻子萍萍(尽管他并不爱她)和年幼的儿子涛涛(父子间总有隔阂),吴男选择了不符合自己本性的蓝领工作。有一天,他去超市买零食,遇到一对喝得酩酊大醉的男女,非要带他去一个“靓女任人摸”的派对。吴男不知道他们目的何在,于是本能地拒绝了邀请。摆脱纠缠后,吴男立马掏出口袋里的字典——他唯一信赖的“朋友”。这才得知,自己似乎摆脱了一场厄运——被迫拍摄污秽电影。当时要是稍有动摇,恐怕故事将完全改写。

哈金把吴男一家描绘成美国社会中充满希望的人群,也暗示他们随时会沦落为社会最底层。故事的发展就像播放落满尘土的音乐光盘,旋律总是磕磕巴巴、反反复复。

小说用600多页的篇幅,详细记述了吴男一家时常会陷入的困境,这让读者得以窥见他们的最终命运。小饭馆就像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叶小舟,与大环境同涨同落。为了在美国生根,吴男和妻子不得不时刻准备对抗生活的风波。他们曾在生病时发现没有足够的医疗保险;唯一的孩子对父母不闻不问,只对网络有兴趣。尽管如此,读者还是能感觉到,这一代移民的生活,在跌跌撞撞中仍保持着“天天向上”的势头。毕竟,起伏不定才是一个自由市场健康的标志,同时也是哈金的叙事风格,这似乎暗含着哈金对生活的希望——日常生活中此起彼伏的小冲突,小矛盾最后都会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吴男后来买下了亚特兰大郊区一个小饭店,从此生活出现了转机——从租客到房东,从雇员到老板,从城中烂砖房到临水靠山的郊区独宅。吴男一家的生活透露着生机勃勃的希望,日子过得静美安好。

小说唯一的神秘之处在于,当吴男一家爬进自己苦心经营的小天堂,还收回了身后的绳梯——心中是什么样的满足感?他们不会心满意足,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性情,但也不会彻底失望。他们只会带着淡淡的忧伤问:“这就是全部了吗?”对吴男来说,美国式的舒适还得在他还清贷款后再说。

日复一日的生活似乎很难有所改变,然而在年复一年中,生活却早已变得面目全非——这是令哈金深深着迷,并要努力呈现的东西。故事的最后,吴男由于中了一张彩票,得以亲眼再见他曾离开的中国。吴男发现中国社会的贪婪无情,与他离开时中国宣传栏中针对美国的阴暗指责颇有相似之处——这也是吴男在旅行中唯一一次流露出嘲讽。

回美国后,吴男看见了自己的未来:他只想蜷缩在亚特兰大,做着琐碎的工作,有闲情写写挽歌体小诗。只是吴男没有注意到,这个他整天想着如何去融入、如何去喜欢的新世界,也正在慢慢成为过去式。

366天,366本书

366 Days, 366 Books

文| Jeff Ryan

授权| 《纽约时报》

不管你信不信,2012年366天,我读完了366本书。别以为我衣食无忧、穷极无聊。我有全职的工作,同时还要做好丈夫、好父亲和好儿子,而且我最爱电子游戏。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想看的书列出的单子就像九头蛇那样难缠,那么我的亲身经历应该能给你一些启发。

首先,一口吃不成胖子,我以“一周七本书”开始练习。在新年夜,为了保持清醒,我翻开了一本短篇恐怖小说。第二天,我又看完了《灰姑娘吃了我的女儿》。之后五天,我顺利看完了《行尸走肉》全集(共四本)和《纳尼亚传奇》。刚刚好,而且其他该做的事儿一件也没落下。

其次,大部头要摊匀了看。此话怎讲?比如《战争与和平》之类的长篇巨制,我并不会一次只看一本,而是把这些书分别按页码分成几等分,同时阅读。或许时间会拉得长一些,但我会补充一些小巧的游戏攻略册子(不能玩游戏,我就读游戏),甚至我会把女儿的睡前故事换成我想看的书,争取在数量上达标。

最后,充分利用所有的空闲时间,比如开车时,打扫卫生时,甚至是等待牙医时收听有声读物。我发现名人传记、经典剧本是有声读物的最好选择。于是我有了更多的时间阅读知名小说家的作品,这样质量上也有保证。

最最重要的还是你要有打败“九头蛇”的意志和决心。顺便说一句,2013年只有365天。

萨德必须回国

France Want Sade

文| Elaine Sciolino

授权| 《纽约时报》

萨德侯爵的《索多玛的120天》堪称18世纪文学中最离经叛道的作品之一。讲述了四个富裕的“浪荡子”,把他们自己和46名受害者(包括8名男孩,8名女孩,年龄在12到15岁之间)锁在一座偏远的中世纪古堡里。浪荡子们还有四名老鸨的协助,正是在后者的启发下,他们才举办了这场奇异乖张的聚会。

书中详述了各种纵酒狂欢和虐待的场景——包括娈童、奸尸、乱伦、拷打、强奸、谋杀、杀婴、兽奸等等一切穷尽常人想象力也想不到的惩罚、侮辱手段。

萨德称之为“自我们的世界诞生以来,最污秽肮脏的故事”。

甚至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布鲁诺·拉辛也形容这本书“邪恶”。但这并未妨碍他为了这本手稿东奔西走;也没阻止他站在法国国宝委员会面前宣称,该手稿绝对是值得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国宝”。拉辛还为它准备了超过500万的“赎金”。

“该文本是萨德最残暴、最极端、最惊世骇俗的作品。”拉辛说道,“但是,我们不应对它做任何道德评判。”西蒙娜·德·波伏娃就曾在论文《我们必须烧死萨德吗?》中为这本毁誉参半的册子辩护过,她认为萨德为揭露人性中的阴暗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120天》的手稿是萨德在1785年被关押在巴士底狱期间,耗时37天写出来的。当时萨德入狱,是因为岳母告了他的御状。可是早在萨德的青年时期,就多次因为参与性虐、鸡奸和打架入狱。他在细长的草纸上,用蝇头小字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正反两面。他还把这些草纸拼接起来,连成了一卷长达39英尺的单页手稿。由于害怕手稿会被没收,萨德把它藏在牢房石墙的裂缝中。1789年巴士底狱被攻陷的前几天,萨德被连夜转移到一所精神病人监狱。他由于痛失手稿而“泣血”。直到1814年萨德去世,他也不知道手稿的下落。

手稿于1904年首次由一位德国医生出版。1929年,查尔斯·德·诺阿耶子爵买到了手稿,他的妻子玛丽-劳拉,正是萨德家族的直系后裔。后来,他们把手稿传给了女儿娜塔莉。可是娜塔莉被出版商蒙骗,导致手稿流入瑞士,并被卖给诺德曼家族。娜塔莉和她的儿子佩隆因此与诺德曼家族打了历经数十年的官司,但手稿至今仍留在瑞士。目前,拉辛正与佩隆和诺德曼家族协商,是否可以把手稿“引渡”回法国。

拉辛说:“这是一部绝无仅有的作品。它能存世至今,简直就是个奇迹。这是法国的文化遗产,无论法国人喜欢还是不喜欢,《120天》的手稿都属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猜你喜欢
拉辛哈金萨德
哈金
青年作家(2021年1期)2021-05-22 01:42:54
你的过去在你脸上——哈金访谈录
青年作家(2021年1期)2021-05-22 01:42:54
信封里的头发
领导文萃(2019年2期)2019-03-19 12:00:42
一个值一百万元的好主意
拉辛和园艺匠
快乐语文(2018年26期)2018-10-20 02:10:38
THE BOAT ROCKED BUT THE EARTH DIDN’T MOVE
韩暂停部署新增“萨德”系统
人民周刊(2017年11期)2017-08-02 16:34:39
澳大利亚“鲁滨逊”上网征婚
环球时报(2017-06-22)2017-06-22 08:17:53
部署“萨德”意欲何为?
太空探索(2016年9期)2016-07-12 10:00:02
拉辛和园艺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