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丽娜
【摘 要】中国新闻社作为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业务完备、具有“中新特色”的通讯社。现今,中新社已经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中国在国际舆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但种种原因之下,中新社的发展受到颇多限制,且与国际一流媒体存在差距,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
【关键词】通讯社 中新社 中新风格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1952年由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在北京发起成立,是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区别于官方通讯社新华社,中新社是以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向境内外媒体提供供稿服务。
成立之初,中新社只有几十人,只拥有一个华侨广播编辑部,用口语播报新闻。经过60多年的奋斗,现已拥有48个境内外分社和记者站;拥有2000余人的员工队伍;拥有以文字、图片、特稿、网络、期刊、供版、视频为七大主干的新闻产品平台;拥有24小时不间断的全球信息发布系统;形成了覆盖海外大多数华文媒体的用户网络。
中新社从最初业务单一的通讯社,发展成为国家级通讯社,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沟通中外交流,提高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事业中做出了巨大贡献。①
一、中新社新闻报道特色鲜明
我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都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无条件的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政策、法律法令,中新社也不例外。60多年来,中新社已被认定为“主流中央外宣媒体之一”,并一直承担国家通讯社的宣传任务。
但中新社始终对外宣称是“民间通讯社”。“民间通讯社”这一定位,曾经在建国初期绕过西方封锁,向海外华侨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还在其后几十年弥补新华社作为官方通讯社而不能发布一些新闻的缺憾。②
其次,中新社的受众定位包括了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华侨、外籍华人。这些地区受众在思想观念、接受习惯、信息需求等方面不同于内地受众。中新社采用“内外有别”的方针,针对海外受众的需求选择具体报道内容,不用内宣的要求来苛求海外华文媒体和海外受众,考虑海外受众的接受程度,树立服务海外受众的观念,关注海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重点,在报道中突出国内国外的关联点。
在对目标受众的了解和调查的基础之上,中新社在报道内容、报道角度和写作手法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其“官话民说、硬话软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的特性在“官话、八股”弥漫的中国新闻界独树一帜;其“国际视角加亲和力”,深受广大海外受众的欢迎和喜爱。③
二、中新社发展的瓶颈
首先,尽管中新社已经被认为是中央重要新闻媒体之一,但中新社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下属单位,中新社是局级单位,而其他中央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都与侨办同属部级单位。级别的差异使中新社在国内新闻界,尤其是中央媒体中的地位更加尴尬,政治地位和影响力明显不如其他主流媒体。对外传播也使中新社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境地,在国内知名度不是特别高,受众对中新社的了解远远没有新华社来的多。
其次中新社最大的困难还来源于资金。以中新社专门从事新闻生产的采编部门来说,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即国家财政拨款、新闻产品订费,以及各种经营收入。而且国家财政拨款对中新社是相当有限的。而中新社的主要客户是海外和港澳台的华文媒体。目前真正给中新社缴纳费用的只有港澳台、泰国、新加坡等一些主流中文媒体。
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中新社记者的工资水平与新华社记者是存在一些差距。很多分社往往会出现人力流失和工作热情弱等问题。资金缺乏也会影响到中新社业务的开展,部分分社缺乏专业相机、手提电脑、无线网卡等设备,记者的采访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稿件质量和时效性大打折扣。
再次,总社和分社之间的关系缺乏合理的权限规范和制度保障。分社的制度管理是否完善,资金支配是否合理,人才的任用是否恰如其份,记者的道德素养高低都很难形成统一规范。而分社又要根据各自的地方特色来形成不同的采访模式等,这对分社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三、中新社国际发展竞争激烈
(一)和新华社的竞争
新华社的新闻采集和处理系统由总社、国内分社、国外分社三部分组成。新华社在国内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33个分社,在海外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社。海外分社数量要大于中新社的分社数量。
目前,新华社已在海内外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新闻信息用户网络,并与近百个国家的通讯社或新闻机构签订了新闻交换合作协议。随着新华社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中新社本已有限的用户资源面临被争夺的局面。
中新社用户对象大部分在境外,面对的是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空间,用户采用不采用中新社稿件,完全看质量和需求。因此中新社必须要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对象,来适应不同层次的政治色调和灵活视角。
在对外传播日益重要的今天,尽管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媒体也担当着我国对外传播的重任,但中新社的定位,五十多年的历史和实践、以及它在海外华文媒体和受众中的良好声誉决定了它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和窗口之一。
(二)和国际通讯社的竞争
国内通讯社一般以采集和发布本国新闻为主,服务对象主要在国内。国际通讯社是在世界范围内采集和发布新闻,在许多国家设有分社和派驻记者,向遍及全世界的大量订户发稿。
世界上公认的五大通讯社包括美联社,路透社,塔斯社,法新社和合众国际社,它们在全球媒介时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在中新社与这五大国际通讯社还存在不少差距。中国在报道一些重大的国际新闻时,往往是采用这些国际通讯社的报道,说明它们的影响力已深入人心。严格来说中国目前还没有在国际上影响力颇大的通讯社。中新社应该来填补这样一个空缺,发出中国声音,影响各国舆论。
四、中新社的发展前景
中新社已经成长壮大为中国国际新闻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新社以其强大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凝聚力逐步成长为领导世界华文媒体、服务全球华人社会,影响各国舆论的重要国家级通讯社。
中新社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也已经成为了全球华文媒体得以交流、发展的盛会。
中新社作为一个国家级通讯社,目标应该是向国际一流媒体迈进。
1、坚持中国声音、国际表达
西方国家一直在世界保持舆论垄断地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对国际事务参与程度的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世界媒体正聚焦中国。长期以来,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外界特别是西方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出现误读,需要媒体通过大量事实来报道说明,以消除误解。中新社在报道“两会”的过程中,在确保事实准确的前提下,针对宗教、民族、人权、达赖、东突等海外关键热点领域进行报道。④这些问题值得世界关注,也需要世界人民理解中国的立场。解释性报道和理性的对话有利于解决一些国际问题。
2、坚持因独取胜
以世界级通讯社的成功模式来看,法新社在欧洲、非洲、南美和中东拥有较大的影响,而且法新社的记者纪律严明,禁止使用网络上的信息作为信息来源;路透社是一家上市公司,主打财经新闻和经济信息,重视技术和经营;美联社则强调新闻报道中的时效性和客观、中立的报道立场。每个国际通讯社都有独特的发展模式。中新社的优势在于中国问题和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已经是全世界的问题,中新社可以发挥它在涉台对台报道中的优势,努力成为两岸相互了解和认识的桥梁。
其次,“中新体”个性化、散文化的写作方式的延续也体现了其报道风格的独特性。《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的观点:“中新体”不仅是一种写作手法,更是一种价值观。传承中新风格就是为了讲好中国故事。
3、增加国际影响力
国际影响力包括品牌影响力(受众忠诚度、媒体公信力等)、舆论引导能力(新闻首发率、新闻独发率、国际新闻自采率等)和话语权三个主要因素。
当今世界,以CNN为首的几家西方媒体具有空前的国际影响力。CNN创始人特纳曾宣称:“CNN的镜头摇到哪里,安理会的议程就讨论到哪里。”因此它被冠以“安理会的第16个成员”之称,由此也产生了“CNN效应”的神话。
中新社要做到像CNN这样的境地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需要新闻业务能力和营销能力的提高。
4、提高商业运营能力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通讯社为了求生存、谋发展,需要一个优秀的媒体管理团队和财务管理团队,提高中新社的商业运营能力,使通讯社拥有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运用,增加通讯社的收入来源。事实证明,只有资金充沛、运营能力强大的媒体才有能力动用一切手段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才能实现媒体内外部的良性循环。⑤
结语
据粗略统计,目前我国境外的华侨、外籍华人大约七千万人。他们中有很多人尽管已经在海外生活、定居多年,但对于祖国的信息仍然很关注,西方媒体依然对中国存在不少有违事实的歪曲报道,中国积极开展海外华人的传播是必要的。
华文媒体的兴衰与华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中新社首先要做的就是巩固和发展通讯社业务,在了解海外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报道面,成为海外华文世界的“信息总汇”,完成“建设世界华文传媒资讯中心,占领世界华文传媒资讯传播制高点”的使命。⑥
参考文献
①刘北宪,《为中国新闻社六十周年庆》,《中国新闻周刊》,2012(34)
②张聪、刘笑盈,《中新社:国际华文传媒的龙头》,《对外传播》,2010(10)
③苏洁,《中新风格 中国声音》,《中国新闻周刊》,2012(34)
④刘小青、张冬冬,《“海味”十足 “侨情”更浓——中国新闻社的“两会”报道》,《对外传播》,2011(3)
⑤王红叶,《网络时代我国通讯社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新闻采编》,2008(3)
⑥叶小刚,《增加影响力 打造世界华文传媒资讯中心——浅析中新社国际传播战略实施进程》,《新闻研究导刊》,2011(12)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