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岁月》:听从内心的声音

2013-04-29 12:16程霞
作家·下半月 2013年5期

摘要 《燃情岁月》(英文原名Legends of the Fall)讲述了退伍上校威廉,因为厌恶杀戮,带着全家来到西部荒原,和一家印第安人一起,在一处偏僻的山区开垦牧场。在艰苦的环境中上校的三个儿子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他们手足情深但性格却大不相同。三个儿子都爱上了女主角苏珊娜,在这样一个纠结的故事中,本文着重分析了老二特里斯坦的突出性格以及他普遍受到欢迎的原因——听从内心的声音。

关键词:《燃情岁月》 特里斯坦 内心的声音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好莱坞经典影片《燃情岁月》(英文原名Legends of the Fall)也译作《秋日传奇》或《真爱一世情》,而笔者还是更偏爱《燃情岁月》这个译名。影片讲述了退伍上校威廉的三个儿子同时爱上了一个女人的故事,听起来它似乎是一部剧情老套的言情片,但实际上它是一部对人性有着深入探讨的影片,对爱情与亲情、理智与欲念的矛盾进行了深入刻画,它具有史诗般的情节,醉人的音乐,精彩的演出以及富有表现力摄影,这些在影片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铸就出了这部永恒的经典。

一 剧情简介

退伍上校威廉,因为厌恶杀戮,带着全家来到西部荒原,和一家印第安人一起,在一处偏僻的山区开垦牧场。在艰苦的环境中,上校的三个儿子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他们手足情深但性格却大不相同。大哥艾尔弗莱德成熟世故,无论是道德上还是精神上,他都克制着自己使自己适应这个社会。老二特里斯坦是一位狂放不羁的人,他自由奔放,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藐视一切压抑人性的规矩。三弟塞缪尔是位理想主义者,单纯而冲动,深受父亲和两个哥哥的宠爱。父子四人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直到塞缪尔大学毕业后,把未婚妻苏珊娜带回家里之后,这种简单而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了。艾尔弗莱德抑制不住地爱上了苏珊娜,而苏珊娜却又被特里斯坦的狂野不羁的气质深深打动,两人相互吸引,暗生情愫。除了毫不知情的塞缪尔,其他三位年轻人都陷入了痛苦的感情泥潭。就在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三兄弟不顾父亲的劝阻,前往欧洲参军。在战争中,特里斯坦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弟弟塞缪尔死去却无能为力。战争过后,无限悲伤的特里斯坦带着塞缪尔的心脏回到家乡。回来之后的特里斯坦和苏珊娜迅速进入热恋,而特里斯坦在和苏珊娜一番热烈的缠绵后,终究无法摆脱弟弟死亡的阴影而选择远走他乡,从此杳无音讯。而艾尔弗莱德在向苏珊娜求婚被拒绝后也离开了家乡,开创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在苦苦的等待中光阴流逝,苏珊娜最终心灰意冷,无奈嫁给了艾尔弗莱德。终于有一天,在外漂泊多年的特里斯坦在一群骏马的簇拥下风一般的回到了家中。他平静地接受了苏珊娜嫁给艾尔弗雷德的事实,开始振兴农场,娶妻生子,他内心的躁动似乎平息了,开始了宁静而安详的生活。然而,在一次进城返回的途中,妻子不幸被人误杀,这再一次燃起他心中暗藏的烈火。苏珊娜一直深爱着特里斯坦,却无奈嫁给了艾尔弗雷德,她对塞缪尔又深感内疚,特里斯坦妻子的死又使她十分痛苦,最终她忍受不住这样的折磨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特里斯坦此时已将所有的一切置之度外,终于在父亲和大哥艾尔弗莱德的帮助下报了杀妻之仇。

好的剧情是一部电影成功的根本。这是一部至情至性的影片,讲述的是父子间、兄弟间、情人间那种无须言语而更显深邃的情感。影片涉及了所有人拥有和珍惜的感情:亲情、爱情、友情。而三兄弟同时爱上一个女人让亲情遭遇爱情的挑战,纠缠不清的感情悲剧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看点。影片对人物的塑造恰到好处,下面本文将对影片中的人物特里斯坦的性格进行分析。

二 人物分析——特里斯坦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人物”是电影叙事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扮演的银幕形象。一个塑造成功的人物角色可以成就一部经典的电影。本片男主角布拉德·皮特曾经说过:“我一直认为我所扮演过的大多数角色都能找到更合适的人选来演,惟独特里斯坦这个角色,我知道我是最佳人选。从我第一次看到剧本时就知道,我了解他的行为,他的心态,我的挑战是如何让观众也能认同我对他的看法。”他的挑战无疑是成功的,他塑造的特里斯坦这个角色迷倒了万千的观众,他也因为电影中的表现而被《人物》杂志评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性感的男人”。那特里斯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影片的一开始有一句旁白“有些人总是听从内心的声音,这样的人,到最后不是变成了疯子,就是成为了传奇”。而特里斯坦就是那个总是听从内心声音的人,他在影片中是父亲最钟爱的儿子,是印第安人最珍视的朋友,也是女主角最爱的男人。有好莱坞第一帅哥之称的布拉德·皮特凭借这个角色奠定了他银幕偶像的地位。为什么这样一个狂放不羁、不拘于一切世俗束缚的跟着自己心走的人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呢?在影片结尾处艾尔弗雷德对特里斯坦的一席话格外的引入深思:“我遵守一切规矩,而你什么规矩都不遵守,但所有的人都爱你多过爱我,塞缪尔、父亲甚至包括我自己的妻子。”

用世俗的道德观点来判断,特里斯坦很难算得上是一个好人。他爱上了弟弟的未婚妻,与之热恋却又最终抛弃了她,他漂泊在外多年,对父亲没有尽孝,对女友没有做到忠诚,娶妻生子后最终还是将一对儿女托付给了大哥,对子女也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可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如果你好好欣赏这部电影,在他狂放不羁的外表下面你会看到一个有着赤子之心和人性之本真的充满着爱和善意的让人无法不爱的特里斯坦。

在影片的开始,当弟弟塞缪尔第一次带女友回家时,父亲和大哥都去火车站迎接,唯独特里斯坦没有去,我想从这一开始就能看出他不拘于世俗规矩的一面。他没有去车站迎接并不代表他对弟弟的爱就少一些,只是他不屑于用一些俗套的方式去表现出来。他的不羁表现在方方面面,他更像属于山林的动物而不是这个文明的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当塞缪尔跟他谈起对苏珊娜的爱时,他直接建议塞缪尔“I recommend fucking”,在他看来既然深爱,那性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必等到一纸婚约之后,这也表现在他后来和苏珊娜的关系中。塞缪尔在战场上牺牲后,深爱苏珊娜的大哥艾尔弗雷德选择了在弟弟的坟前向苏珊娜告白,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大哥是一个成熟世故标准的社会人,在世俗的眼光里爱上弟弟的女朋友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他希望这样能减轻自己在道德上的负罪感,只是这种绅士的做法终究没能打动苏珊娜,她还是拒绝了艾尔弗雷德。而当特里斯坦再次回到家中时,在塞缪尔坟前痛哭的他彻底融化了苏珊娜,她不顾一切地抱住他,两人紧紧相拥在一起。特里斯坦没有像大哥一样因为和苏珊娜的爱而对弟弟深怀歉疚,他的眼里没有世俗的教条所以他才能爱的那么坦然而磊落。而正如他之前对塞缪尔的建议一样,深爱苏珊娜的他很快就和苏珊娜发生了关系。当恼羞成怒的大哥来质问他并要求他和苏珊娜结婚时,他表现了极大的不以为然。特里斯坦的身体里流淌着熊的血液,他像动物一样向往着自由,追逐着自己的冲动,就算深爱的女人的眼泪甚至自己的亲身骨肉都无法阻挡他放逐自己的脚步。他终于还是没有娶苏珊娜而是追逐着自己的心再次去漂泊流浪。

在这样一个狂放不羁的表象下,其实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的赤子之心和人性的本善。笔者认为,在影片中最理解特里斯坦的人应该是他的父亲。在三兄弟出征战场前,父亲对老大说的是“保重”,而对特里斯坦说的却是“照顾好塞缪尔”。父亲把照顾弟弟的重任交给了特里斯坦,因为他相信只有特里斯坦才是那个会全心全意保护弟弟的哥哥。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打仗中,特里斯坦完全不在乎立功和任何的荣誉,他唯一的任务就是保护弟弟。以至于塞缪尔在给苏珊娜的信中说道:“他似乎照顾我甚于和德军作战”。当他听说塞缪尔去执行侦察任务有危险时,他不顾一切穿过枪林弹雨去找他,可惜战争终究太残酷,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塞缪尔在他面前死去。这对特里斯坦的打击是巨大的,笔者认为,特里斯坦之后两次长时间的在外漂泊流浪其实都是在平复塞缪尔的死给他带来的巨大伤害。也只有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特里斯坦才会在印第安朋友受辱时不惜跟人拼命,在敌人开枪时毫不犹豫地飞身为父亲挡子弹,为了给妻子报仇不畏一切权贵。大家都爱特里斯坦,是因为他做到了我们所做不到的事情——听从内心的声音,抛弃世俗的束缚。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渴望像特里斯坦一样生活,但我们缺的是勇气,只能安于自己平淡无趣甚至厌恶的现状。对于特里斯坦来说,生命是一场在内心声音引导下的放逐和流浪,他将自己交给了大自然,并把自己变成了其中和谐的一部分。而我们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予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牵拌自己前行,而内心的声音,早在懂得为了某种利益而扭曲自己的本性之前就消失殆尽了,又或者,只能永远在耳畔孤独的回响。我们无法抵挡特里斯坦从原野上策马呼啸带来的狂野,更难以抗拒在塞缪尔的墓前痛哭的重情义的男子。但特里斯坦终究只是我们的理想,我们大多数人都只能像苏珊娜一样,因为爱和梦选择坚持,因为理想太遥远而不得不放弃。我们无法做到坚定地追随自己的内心声音而生活。

三 感悟——听从内心的声音

如果说特里斯坦是原野,是大自然,是纯粹的,他让人心旷神怡,让人无法不心动而倾心爱慕。那艾尔弗雷德则是世俗的化身,他努力适应一切世俗的规则,最终名利双收,成为这个文明社会的一名成功人士。影片中的女主角苏珊娜虽然深爱着特里斯坦,但她最终还是向现实低了头嫁给了艾尔弗雷德。但这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她一直郁郁寡欢,忍受着情感的折磨和内心的煎熬。情感,如同我们面对自然和社会时有不同感受一样,内心是倾向于自然的,渴望一种率性的、轻松的、不羁的、甚至狂野的情感,但是我们往往在最后都选择了向现实低头——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给了我们很多的情感共鸣吧!曾经的我们也试图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追求自我的释放。年轻时候的我们单纯、热情、冲动、尊重自己内心的感觉,有敢于挑战一切规则的勇气。但现实的残酷最终逼迫我们以自我的放弃作为生命的主旋律,向外部世界妥协,向条条例例的规矩妥协,我们成了彻底的弱者。所以,我们才会羡慕和仰视像特里斯坦这样的蔑视规则、挑战规则的强者。

一部好的电影能让观众久久回味,并从中感悟自己的人生。在一遍遍地观赏这部电影后,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希望自己也能像特里斯坦一样——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生活中总会有很多我们无法认同却也无法改变的事情纠结着我们的内心。在我们年幼的时候,听从自己内心去做事情是很自然的事,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顾及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这些事情把我们内心的声音都给淹没了。我们往往会从实际出发权衡利弊,选择对我们有利的一面而忘记了听从内心的真实声音。但这样的选择往往让我们无法真正得到快乐。渐渐的我们开始明白幸福来自于自由追求内心的声音,而不是外界给我们定义的所谓成功和快乐。《燃情岁月》这部影片以其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对人物的完美塑造使其成为了观众难以忘怀的经典影片。

参考文献:

[1] Edward Zwick. Legends of the Fall.New York:Bedford Falls Productions.1994.

[2] 李上卿:《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武汉出版社,2011年版。

[3] 王永青:《人本质性情的辉煌传奇——对〈燃情岁月〉人物形象的解读》,《电影评介》,2009年第6期。

作者简介:程霞,女,1976—,湖北黄冈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跨文化交际,工作单位: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