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支持的人类学习方式的发展与变革

2013-04-29 00:44童慧杨彦军
电化教育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变革发展

童慧 杨彦军

[摘 要]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尤其是信息传播技术(ICT)的出现,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毋庸置疑的推动作用。 “学习方式”作为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也受到了ICT的深刻影响。文章将以 “学习方式”的广义含义为出发点,从学习者地位的改变(被动变主动、个性化学习得到发展)、学习交互方式的变革(人际交互方式的变革和人机交互方式的变革)以及学习环境的改善(多媒体学习环境—虚拟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等三个方面梳理和总结ICT支持的人类学习方式的发展与变革。

[关键词] 信息传播技术(ICT); 学习方式; 发展; 变革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童慧(1987—),女,甘肃平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传播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E-mail:leiyuth@126.com。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传播技术(ICT)” 不断见诸国内外各种主流和非主流学术媒体,成为流行的、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从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到政治军事领域的宣传报道,再到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ICT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可谓是颠覆性的、浸透性的、无处不在的。同样,ICT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也起着毋庸置疑的推动作用。“学习方式”作为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也受到了ICT的深刻影响。笔者以 “学习方式”的广义含义为出发点,从学习者地位的改变、学习交互方式的变革以及学习环境的改善等三个方面梳理和总结ICT支持的人类学习方式的发展与变革。

一、信息传播技术与学习方式

(一)信息传播技术(ICT)

ICT从一种提法或观念演变成一个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其重要性更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普遍认可,以至于八国首脑会议将ICT纳入了东京宣言主题。然而,由于ICT本身的复杂性和应用的多重性,学术界对其认识和描述也具有多样性,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些观点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第一类定义主要侧重ICT的信息管理过程。如Larry Wentz等认为,信息传播技术包括收集、保存、恢复、处理、分析和传递信息等对全球经济繁荣起实质作用的技术范围。第二类定义强调ICT的通信特点。认为ICT是一个总括术语,包含任何通信装置或应用,包括无线电、电视、蜂窝电话、计算机和网络硬件与软件、人造卫星系统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服务和应用,如视频会议和远程学习。第三类定义关注于ICT的信息获取和传播的功能。指出ICT代表一群依据信息获取和传播功能定义的相关技术,如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即时通信技术等。第四类定义则是从ICT部门或产业的角度来界定ICT的。

本文中的信息传播技术采用了Richard Curtain对ICT的界定。他指出,ICT可宽泛地定义为借助电子手段,方便信息的创造、储存、管理和传递。这一定义强调ICT作为一个传播工具,而非一个信息处理手段。由此,Richard Curtain将ICT分为新旧两种形式,旧ICT指报纸、幻灯、投影及广播电视等,其优点是成本低,在用本地语言传播信息方面,几乎不需要操作技巧和与之相关的能力;缺点是其传播的单向性和容易受到政府的管制责难。新的更先进的ICT包括网络计算机、无线通信、无线技术和互联网。这些新技术的特点是:能够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的有效的双向通信;能够支持24小时全天候实时、同步、延时、异步通信;能够通过其互联基础设施形成跨越地理距离的触觉以及持续降低的通信成本。[2]本文若无特别说明,“技术”指这一意义上的“信息传播技术。”

(二)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Herbert Thelen)于1954年首次提出,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但长期以来,我们对学习方式含义的界定处于狭义的理论层面。一般认为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3]也有学者将学习方式定义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行为特征和认知取向。[4]这种狭义的对于学习方式的理解,归根结底出于人们对学习概念的狭义理解和运用,即把学习窄化为文化知识的学习,致使对学习活动的研究局限于教育理论界,未能从更广阔的哲学和人类学层面上研究和提示人类学习活动之特点与发展规律。

桑新民教授等从广义的、历史的视角对学习方式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认为学习方式与生产方式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5]他指出,人类的学习活动同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一样,都属于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生产是一个历史范畴,需要用生产方式来揭示不同时代生产内容形式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学习同样是一个历史范畴,而学习方式正是揭示了不同时代学习内容与形式的特点。由此,他将学习方式的含义扩展为学习能力和学习关系两个方面。其中,学习关系包括教师与学习伙伴、校园文化、学习的物质条件和资源、各种学习环境以及与学习相关的政策和体制等。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对人类学习方式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学习方式显示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以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笔者将以广义的学习方式的含义为出发点,从学习者地位的改变、学习交互方式的变革以及学习环境的改善等三个方面阐述技术支持的人类学习方式的发展与变革。

二、技术促进了学习者地位的改变

传统的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播,其教育信息大体上是通过教者的语言和书面的文字来传达的。[6]教者决定了要教什么主题、概念和技巧,然后他们将这些内容直接而完整地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成为信息被动的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与传统教育相对的是有效学习。有效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应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加工,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7]它强调学习者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强调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强调使学习者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强调只有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会发生学习。[8]由此可以看出,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和学习者地位的改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效率和质量。ICT的教育应用促进了学习者地位的改变,保证了有效学习的发生。

(一)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学习者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信息的主动获取者、建构者、传播者

从陶行知先生最早举办的“千字课”教学实验开始,ICT被用来在较大范围(与传统教育相比)内向学习者传递教学信息,这一创举在当时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并对之后电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广播电视大学的成立,广播、电视开始进入教育领域,使教育信息能够实时、迅速、远距离、大范围地传播,加之电视节目可以同时传播图像、文本、声音等多种信息,可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然而早期的ICT应用于教育的实践活动(幻灯、投影、广播、电视的教学应用)都没能从实质上改变学习者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这些信息传播方式都是单向的、中心化的,是一种由个人或少数人垄断知识或信息的传播方式。[9]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使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具有了交互性、去中心化、自组织等特点。知识和信息已不再由个人或少数人所垄断,而是为大家所共享,形成了众人向众人传播的方式。学习者不再只是局限于从书本上、从教者口中、从电视节目中被动地接受被设计好的教学信息,而是可以遨游在信息的海洋里主动寻找,获取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各种信息资源。此时,教育者与学习者的界限已不那么清晰,因为任何一个人在某一方面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老师,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Web 2.0的出现,使博客、Wiki、社会网络(SNS)以及即时通讯等新技术很快在教育领域得以应用,又一次推动了学习者的地位发生重大改变。在Web 2.0平台中,学习者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而且成为信息的构建者和发布者。每位学习者在这里都是平等的,他们借助技术手段的支持,平等地共享别人提供的学习资源,又与学习同伴进行交流互动,形成自己对知识的见解和感受,并将它们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平等地参与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创造。[10]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获得归属感和话语权,而且使学习过程得以持续和深化。这正是Web 2.0所倡导的精神:开放、共享、参与、创造。

(二)从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来看,学习者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在传统教育中,由于思想观念的束缚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学习者基本上是依靠教科书和教育者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对学习者而言,这种知识来源的单一性和“师道尊严”的古训,一度形成了“崇尚书本、崇拜教师”的风气。长此以往,养成了学习者的学习惰性以及缺乏探索精神、缺少批判意识等不良学习习惯。

ICT的教育应用,改变了学习者被动学习的状况。从早期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教学光盘到现在的网上学院、虚拟实验室、微课程等,学习者的知识来源渠道多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习时间、学习主题、学习进度等都可以自己掌握,从而使学习者获得了学习的自由。此时,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使学习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认知发展、创新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自我实现以及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11]

另外,在技术的推动下,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正规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学习已不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只凭借学校教育短短十几年的教化,我们无法在社会中找到立足点。此时,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学习者唯有坚定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接受新观点、新理念,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因此,在这样一种社会需求的驱动下,在信息传播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学习者由被动学习变为真正意义的主动学习,正规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界限也将变得模糊。

(三)从学习支持和服务的角度看,个性化学习得到了发展

个性化学习与个别化学习有所不同。个别化学习强调为了实现同一的学习目标,学习者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以不同的进度来完成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是一种自定步调、定制内容、关注个体需求的学习方式。因此,二者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学习进度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12] 可以说,个性化学习包含个别化学习,是个别化学习发展的新阶段。

个别化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孔子提倡的“因其材而施之以教”和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都体现了个别化教育的思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生产对人才的需求剧增,使 “班级授课制”逐渐取代个别化教育,成为当时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班级授课制”所带来的教育问题凸显出来。班级整齐划一的教学步骤,培养“教育产品”、 “工具人”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无暇顾及学习者个体间存在的学习风格差异和个性特征差异,使得“班级授课”的教学方式日益遭到质疑和抨击。[13]由此,学生的个性差异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个性化学习”应运而生。

最早支持个性化学习的技术产品是程序教学机,它是一种装入预先编制的程序教材,能自动起到刺激—反应—强化作用的机械装置,允许学生进行小步子、自定步调的学习,并能对学习进行积极的反应和及时的强化,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计算机的诞生使个性化学习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完善了教学机器的教学程序功能,还能够辅助教学过程的控制(CAI),辅助教学活动的管理(CMI),为学习者提供个别指导、模拟和演示、问题解决、信息查询、学习跟踪、学习诊断等功能,实现了教育管理自动化。[14]

21世纪以来,移动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移动学习的出现,推动了个性化学习的长足发展。学习者只要借助一定的移动通讯设备终端(手机、学习机、笔记本电脑等),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的学习资源(电子书包、微课程),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实现随时随地的、有效的个性化学习。[15]这种学习方式不仅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起步水平等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片段,学习微小的学习单元,解决某一工作难题或学习难题,使学习者自身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三、技术促进了学习交互方式的变革

交互(Interaction),在《最新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1989年第四版)中将其定义为“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是一个应用广泛的科学词汇,一般指一个因素各个水平之间反应量的差异随其他因素的不同水平而发生变化的现象。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交互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通过媒体或媒介与教育者或其他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从信息学角度来看,交互是指信息输出者与信息输入者之间的交互,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人—人之间、机—人之间、人—机之间的互动。[16]

(一)人际交互方式的改变

人际交互是发生在交互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具有灵活性和双向性的特点。[17]人际交互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很好地证实过:人们可以从阅读中学到10%的知识,可以从听讲中学到20%的知识,可以从观察中学到30%的知识,可以从视听中学到50%的知识,可以从与别人的交谈中学到70%的知识,可以从亲身经历中学到80%的知识,可以从向别人的教授中学到95%的知识。[18]当学习者有机会与同伴或教育者对学习的知识进行交互时,他们就有机会在其内部共同建构、分享知识,进而去理解正在学习的内容。[19]

然而传统学习中的人际交互关系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学习者的发展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消极影响。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传统社会里,家庭是主要的生活和生产单位,血缘是整个社会关系系统的基础,在整个人际交互中,重官位、讲辈分、分亲疏,人际关系主要以等级严格的纵向关系为轴心;其二,传统社会中,人们生活在一个相当狭小而孤立的环境中,很少有其他的联系,人际关系网主要局限于地缘、业缘、朋友的直接往来关系,交互的对象自然以熟人为主。[20]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人际交互水平较低,对学习者实质性的帮助也不是很大。

技术的发展,推进了BBS、实时聊天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交互工具的应用,同时也促进了新一代人际交互关系的形成。其特点在于,不仅使人际交互的成本降低、交互效率提高、交互速度加快,而且还创造了人际交互的全新空间,使人际交互从原来的“点对点”、“点对面”的熟悉的强联系人群拓展到了遥远、陌生的弱联系人群,呈现出“面对面”的人际交互新形态。[21]在这种高效的新型交互过程中,学习者既作为信息的发出者,又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既是信息创造者,又是信息加工者。这不仅深化了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提高了学习技能,增强了问题解决的能力,而且建立起了良好的社会互动关系,建构了社会性知识的意义,对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22]

(二)人机交互方式的改变

人机交互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对话手段,以一定的交互方式,为完成确定的任务而进行的人机之间信息交换的过程。[23]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始于程序教学,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斯金纳(B.F.Skiner)提出在“工业革命时代”要有一个相应的教育工业革命。于是,他根据学习心理学基础的新成就,设计了“程序教学”机器,用以取代教师的“语言功能”。[24]这项举措开创了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先河,但就其本质而言,学习者与计算机并未真正发生交互作用,只是通过教师编制的一套学习程序来操纵学生的学习。

1958年,英国的帕斯克(G.Pask)研制出了适应性教学机,用于训练卡片打孔技能,这种适应性教学机已经具有了与学习者交互的功能,开启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时代。虽然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产生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深刻影响,但由于CAI自身具有灵活性和人机交互作用,弥补了原来程序教学机的不足。此时,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具备答疑、练习、个别指导、教学测验等功能。[25]

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推动人机交互水平的快速提高。多媒体教育软件的良好交互界面和超文本结构,克服了传统知识结构的缺陷,使信息的呈现具有多媒化、非线性、网状结构等特点,更加符合教育认知规律。虚拟现实技术则使学习者的人机交互体验更丰富、更细腻。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学习者通过使用各种交互设备,同虚拟环境中的实体相互作用,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交互式视景仿真和信息交流。[26]学习者在这里,通过多种感觉通道和运动器官参与到人机交互中,使用连续的自然语言、各种手势与姿势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甚至眨眼或脑电波也可以作为输入信号。

四、技术促进了人类学习环境的改善

环境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社会条件与自然条件的总和。就某一具体事物而言,环境意味着该事物在特定活动中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情况和条件。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27]学习者的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的,离开学习环境的支持,学习活动就失去了依托,学习环境的优略直接关系着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28]

威尔生(G.H.Wilson)将学习环境归纳为三种类型:以教室为主的学习环境、以PC为基础的学习环境和以网络为基础的开放、虚拟的学习环境。[29]教室学习环境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一种传统学习环境。它以支持讲授教学模式为主,涉及的教学媒体主要是教科书、挂图、黑板模型等传统媒体。本文对教室学习环境不再赘述。笔者将从多媒体学习环境、虚拟学习环境和智慧学习环境等三个方面来阐述ICT支持的学习环境的发展与改善。

(一)多媒体学习环境(Multimedia Learning Environment)

多媒体学习环境是将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结合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综合学习环境。依据其所提供的学习功能的不同,多媒体学习环境大致可以分为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电子阅览室以及学习资源中心等。[30]多媒体学习环境凭借自身的优势(如集合多种媒体、形象直观、具有一定的交互性等),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对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教室环境的极大改善。

然而,随着人们对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发现,多媒体学习环境在具备传统教室环境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多媒体呈现内容的“堆砌”,妨碍了学习者对内容的消化理解;多媒体呈现工具的“间断性”展示,割裂了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固定布局不利于多种学习活动的开展。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使多媒体学习环境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促进学习者高效的学习,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教育问题。

(二)虚拟学习环境(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虚拟学习环境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新型学习环境。虚拟现实技术是继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之后,在教育领域最具应用前景的技术。在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游览海底、遨游太空、观摩历史、体会古今。场景的逼真性,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无限的虚拟体验,加速和巩固了学习者的学习认知过程。总之,虚拟学习环境使学习者通过亲身经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31]

依据虚拟学习环境提供的不同学习功能,可以将其分为:[32](1)虚拟课堂,运用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构造的一个虚拟真实的学习环境,分布在各个不同地方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到虚拟课堂中;(2)虚拟实验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各种虚拟实验室,已经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理工科的实验教学中;(3)虚拟校园,虚拟校园系统可以让学习者足不出户就浏览到校园的所有信息;(4)虚拟图书馆,是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提供相关信息的场所,不仅提供文本、视频、声频等信息资源,还提供与众不同的身临其境的情境资源。

虽然上述几种虚拟学习环境的功能不同,各有侧重点,但是它们都具备虚拟学习环境的特征。(1)知识性。任何一个虚拟学习环境都是知识空间,它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来源,学习者在共享信息的同时,又可以补充和完善VLE中的知识信息资源。(2)交互性。一本书不能作为一个学习环境,同样,仅将知识信息进行集成的教育网站也不是VLE。虚拟学习环境与知识空间最为本质的区别在于它的交互性,只有当学习者对所学知识进行一系列的社会交互活动才构成一个VLE。(3)情境化。VLE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某一特定的学习情境,如历史情境、实验情境等,使学习者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积极地参与到探究与协作学习当中。[33]

(三)智慧学习环境(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

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34]智慧学习环境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是信息化学习环境的一种高端形态,是社会信息化大背景下学习者对学习环境发展的诉求。

智慧学习环境的支撑技术主要包括:(1)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自动分析学习者的特征信息,并从大量信息中检索出符合学习者特征的学习资源;(2)传感技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在智慧学习环境中用于情境识别和环境监测;(3)富媒体技术,其高效的交互性,提高了学习者的参与度,从而改善了学习者的体验;(4)移动终端技术,为泛在学习提供了载体。[35]

依据学习者知识建构方式和知识获取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智慧学习环境分为四种形态。(1)支持“个人自学”的智慧学习环境,一种预先约定或者学习者自发性的学习行为,通常没有教师的讲授和辅导,有特定的学习内容、预设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式。(2)支持“研讨性学习”的学习环境,以小组形式参与、以讨论为主题沟通方式的学习形式,通常有明确的讨论主题、适度的成员规模和强有力的组织者。(3)支持“在工作中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在实际工作中体验式的学习形式,常见于企业培训。(4)支持“在做中学”的智慧学习环境,是在教育培训工作的学习活动中植入了“做”的活动的一种学习形式,通常要求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匹配、评价方式与任务匹配、支持服务与学员匹配、组织形式和学习环境匹配。[36]

五、结 语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其产生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包括教育理念的变化、教育内容的变化、教育模式的变化等。这些变化都是教育技术学需要解决和回答的难题。作为一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生,笔者只选取了学习方式这一个点,梳理和总结了ICT对它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学习方式发展和变革的背后,除了得益于技术的推动外,还受到了大教育环境不断变化的作用和人类对于“什么是知识”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的影响。这些方面还需要我们继续研究、梳理和总结。经常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希望本文能够对后续的此类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2] 李保红.ICT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46~47.

[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

[4] 曾庆春.教师与学习指导(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850.

[5] 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 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25.

[6] Wadsworth.Piagets Theory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Development[M].Longman Publishers USA,1996.

[7] 鲍银霞.新课程理念下有效学习评价指标的构建[J].教育导刊,2008,(1) :44~46.

[8] Robert E.Yager,Martha,V.,Lutz,Do.. National Standers Indicate the Need for Reform in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1996.

[9] [30]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0,138~145.

[10] 龙跃.运用Web 2.0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12,(18):173~174.

[11] 杨勇.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角色和学生地位的影响[J].云南教育,2002年增刊:102.

[12]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M].Washington, D.C., 2010:12.

[13] 王华容.个别化学习理念及其理论依据[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5~8.

[14] 祝智庭,顾小清,闫寒冰.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7.

[15] 刘雍潜.学与教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25.

[16] 薛焕玉.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440~441.

[17] [22] 鬲淑芳.信息化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0,81.

[18] Leslie Wilson,Andrea Spears.Overview of rain-based learning[J].Teach and Learn.net.

[19] 王广新,黎加厚.论网络远程学习中的交互[J].电化教育研究,2000,(11):25~28,49.

[20] 钟明华,罗明星.思想道德修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3.

[21] 杨丹.人际关系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56.

[23] 刘清堂,王忠华,李书明.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3.

[24] 吴疆,陈瑛.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34.

[25] 邬美娜.教育技术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6.

[26] [31] [32] 李振亭,马明山.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7,159,160~161.

[27] 钟志贤.论学习环境的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7):35~41.

[28] 黄荣怀,胡永斌,杨俊锋.智慧教育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12,(2):22.

[29] 田俊华.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64.

[33] 李欣.虚拟现实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41~142.

[34] [35] [36]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2):78~82.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变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变革开始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