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梦莹
【摘要】新形势下我们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受到挑战。对此,提出一些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方法,希望能有些启示作用。
【关键词】初中学生 道德水平 德育实效性
所谓德育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德育过程对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简言之,德育的实效性就是指德育预期目标达到的程度和德育任务实际完成的状况,其最终落脚点在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
一、重视家庭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1.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很多家长的心目中存在这样的观点,一旦孩子入学,教育的责任就是老师的了,事实上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全程性的。
2.将诚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家长的示范作用是关键。在小学课堂包括许多家庭中,都是先告诉孩子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其实这些对于刚刚踏上人生旅途的孩子来说是非常空洞的。进行道德教育首先要从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抓起,诚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关键,家长应为孩子营造一个真诚、言出必行的家庭氛围。
3.及时与学校联系、沟通,对症下药实施德育。为了调动家庭和学校的积极性,改革我们的德育管理体制是必要的,不能只是学校一言堂,在评价学生时还要了解其在家中的表现,家庭对学校德育工作要拥有监督和参与权,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而学校也应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及时、详细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发展。
二、学校要以育人为本,树立德育为首的观念
1.创新德育目标、改善道德评价方式。要育人必须创新德育目标,加强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接受性,重视德育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更准确、更客观地评价,了解哪些学生成绩不好,为什么不好,怎样提高,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要了解学生的品德状况,找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争取全面进步。
2.加强教师自身队伍建设,优化校园环境。教师队伍德育素质不高是影响德育实效性提高的重要原因。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体,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学校重视教师的文化水平、专业能力提高的同时,要更注重德育专业的培训,使教师提高德育修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学校要统一安排教师进行德育素质提高的学习、培训等,可以利用现代网络的强大功能,也可以互相借鉴学习、座谈交流,要让教师严肃认真地对待这方面的学习,并且要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考核,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注重人文关怀,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它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乃至人生,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有情感的学生,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做什么更要关心学生想什么,动之以情、注重心灵投入、理解关心学生才能与他们产生共鸣,使他们有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三、积极发挥社会对学校德育的推动作用
1.全民动员,优化社会风尚,改善社会环境。社会风尚主要由家风、校风、民风、党风、政风、行风来构成,这些风尚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良好社会风尚可以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加深认识、陶冶情操,在不知不觉的感召中形成良好品质。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严控不良短信。我们这一代经历了网络时代的变迁,可以说当网络以其迅猛之势闯入我们的生活,每个人周围的环境都发生了不大不小的变革,网络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许多不良观念、言论已经通过网络危害到了未成年人,所以说,要提高德育实效性,必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严格控制不良短信。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
1.正确自我评价,提高认识水平。我们常说自己肯定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这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自我评价,有自信。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是加强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学校德育要对学生施以全面影响,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重视知识积淀,发挥优秀书籍的作用。学校德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是学生健康成长和良好人格的形成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承认德育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找准制约德育实效性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而开展德育工作,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才能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