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语言与史书编纂

2013-04-29 07:51:09杨治玉
西江月·中旬 2013年5期

杨治玉

【摘要】民众语言是普遍存在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舆论现象,它不仅反映着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时代特征,也与古代的文史哲有密切的联系,并成为古代文学、史学、哲学思想的源泉。

【关键词】民众语言;舆论现象;史书编纂

民众语言是古代史书编纂中十分重要的史料来源。研究这些民众语言及其运用,对开拓史料来源,丰富史书的表达手法和技巧,增强史文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以至对挖掘古代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探讨其对国家政治的影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众语言的类别

古代史书所运用的民众语言,可分为歌、谣、谚、语、号等几种。

(一)歌 《诗·魏风·园有桃》载:“我歌且谣。”可见歌是一种有曲调,配以钟石管弦等乐曲的诗。其实,古代史书所载“民歌之曰”之类的歌,在一般场合下大都没有管弦伴奏,即使在祭祀婚冠,乡饮等隆重场合下,高层统治者的歌,有时也不用管弦。汉高祖刘邦入宗庙,“独上歌,不以管弦乱人声,欲在位者遍闻之,犹古《清庙》之歌也。”[1]汉高祖及周天子祭祀文王的《清庙》之歌,没有管弦,亦称作歌。

(二)谣 《诗·魏风·园有桃》载:“徒歌且谣”。可知谣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徒歌。上述的歌实际上也是谣。由于谣多“著祸福之先兆,推寻参验,信而有徵”,且多含怨谤之气,往往被统治者称作“诗妖”。

(三)谚 谚是民间长期流传的,带有一定规律性和哲理性的格言。它是广大民众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经过长期实践观察得出的真知灼见。如“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2]“野谚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

(四)语 语是古代民众互相谈论有关政事、人事的语言。它虽无固定的格式和韵律,可长可短,但简单明了,一针见血,字字千钧,非一般通俗语言可比,是古代史书中运用的较多的一种。一般用“时人为之语曰”加以记载。

(五)号 号是古代民众对某一事件、人物所起的一语反映本质的代称。一般只有几个字。史家引用时多用“号曰”、“世号”加以记载。有时也作“谓”、“称”。如常见的“三独坐”(东汉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大树将军”(东汉冯异)、“三日仆射”(东晋周顗)都属于这一类。

二、民众语言的特点

民众语言具有独特而鲜明的特点。

其一,针砭时弊,切中要害。古代民众对政事、人事的评论和看法,大都无丝毫地估计和掩饰,直截了当地一语道出实质,且能一语点破事物的要害和内幕。如西晋时的“二王当国,羊公无德”,[4]东晋时的“王与马,共天下”[5]一语切中统治阶级内部嫉贤妒能的内幕和东晋朝政的要害。“口有蜜,腹有剑”,仅六个字,把唐朝宰相李林甫笑里藏刀的本性刻画得入骨三分。

其二,语言简洁,寓意透辟。民众语言,一般多则几十字,少则只有两个字。像东汉时的“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6]深刻暴露了东汉官场的黑暗。

其三,朴素自然,质而不俚。民众语言出自民众的日常生活,保持了民众朴素自然的本色,很少有词胜于意的地方,这就无形中拉近了与听者、读者的距离,使人有置身其境,甚至有可以用手触摸的感觉。薛仁贵大破九姓铁勒,军中歌之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这一欢快生动的词句,使人置身与边疆凯旋的戎行中,领略到将士们胜利的喜悦。

其四,措辞巧妙,富有文采。民众语言不仅为一般民众所传诵,文人墨客也视为千古绝句而引用,并源源不断的向竹帛正言渗透和嬗变,甚至在现代成语典故中亦占了很大比重。如“一诺千金”、“口蜜腹剑”、“信口雌黄”、“狗尾续貂”等等。这些民众所创造的词汇,与那些束带立朝之士,满腹经纶的文人墨客所创造的成语相比,不仅透不出半点的刍荛鄙俗,反更显得绝妙生动,意味深长。

其五,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号召力。由于民众语言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很容易广泛流行,通过民众的口头传递,很快不胫而走。其穿透力极强,影响面极广。一旦形成强大的舆论,则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号召力。

三、古代史家对民众语言的运用

古代史家在史书编纂中,十分重视运用民众语言。这些被采集而来的口述史料,经史家笔削,润色之后,被穿插分布到各方面的历史内容中,不仅成为史书的重要史料,而且经过合理的搭配,成为史家巧妙的表述方法。

(一)品评政治

有关评论政事的民众语言,主要是顺美匡恶。政治的好坏是史家经常要叙述的现象,全凭史家空乏议论,则显得单调乏味而无新意,甚至是强生其文。借用民众语言则使史家下笔从容,新意迭出。

(二)臧否人物

广大民众对历史人物的政绩、品德、才能大都能提出自己恰如其分的看法,并能言简意赅的反映其本质。古代史家十分注意采用这一类史料来突出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

《后汉书·陈寔传》:“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晋书·刘弘传》:“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

都是借用民众语言评价人物的品行。

(三)申明哲理

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还总结出许多反映社会普遍规律和常理的谚语。这些谚语见解深刻,富有哲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往往成为社会各阶层观察事物和立身处世的准则。古代史家都以“谚曰”、“鄙谚曰”、“鄙语曰”的形式,一一收集下来。如:

《汉书·酷吏传》:“宁负二千石,不负豪大家”。

《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盈,不如一经”。

《汉书·五行志》:“邪径败良田,馋口乱善人”。

这些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常理,不仅反映了古代民众的真知灼见,而且都隐寓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背景。古代史家通过对这些民众语言的记载,既揭示了当时多方面的历史内容,又明确地说明了自己想要阐述的哲理。

(四)分析事势

古代史家还利用民众观察了解到的天下大势,来暗示或说明历史变化的基本倾向。

《后汉书·五行志》:“千里草(董),何青青,十日卜(卓),不得生。”

在这里,民众以歌谣的形式发泄对权臣的愤恨和咒骂,史家把它记载下来向读者预示了权臣的衰败。

像此类封建王朝末期的歌谣还有很多,它和其它腐朽没落现象一起敲响了旧王朝的丧钟。史家们把它记载下来,向人们预示了旧王朝的灭亡。

总之,民众语言是普遍存在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舆论现象。古代史家在史书编纂中很注意这类史料,一部二十四史及其它体裁的史书,没有一部不采用它而能成其书。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像此类歌谣谚语,在《史记》中有42条,《汉书》34条,《后汉书》72条,《晋书》145条,就连卷帙不多的《北齐书》也有31条。说明民众语言越来越多地被后世史学家重用和采用。仅就史学领域来讲,发掘这类史料,研究古代史家对它的收集和运用,对开拓史学研究新领域,新方法和史书编纂的革新,都是很必要的,尤其是对加强现代新兴的口述历史研究和在近现代史书的编纂中,更应该重视收集、运用这一类史料。

【参考文献】

[1][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十三经注疏·左传·僖公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唐]房玄龄等.晋书·羊祜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495卷·晋中兴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五行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唐]房玄龄等.晋书·贾充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西汉]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59.

[9][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