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友信
【摘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革命理论的论述比较系统和科学,但在研究和考察该理论时,笔者认为,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马克思关于社会革命的定义问题,二是社会革命理论的特征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定义;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时,建立了社会革命理论,这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两个方向,即社会将向何处发展,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然而,在研究和考察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时我们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革命的定义问题
对于“社会革命”定义问题,学术界较有争议。笔者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概念要从两个方面去考究:
(一)其他“革命”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
1、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论对社会革命的定义也不同
“革命”一词,最早应追溯到中国古代,出自《周易·革卦·彖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里的“革”即变革,“命”即天命,这种“革命”指的是变革天命,是从神权政治观角度对革命作出的解释。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美国的亨廷顿,有许多思想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社会意义的革命和政治意义的革命,如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革命”实质上就是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把“革命”当做是一个政治学意义上的概念。
2、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革命的意义也不同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诸多种类型革命,如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等。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一般地讲,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
但是这些意义上的“革命”都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
(二)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概念的考察与澄清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属于唯物主义范畴,是一个比较抽象却全面的概念,其内容丰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有对革命的定义,认为“革命”是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剧变性的跃进,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一系列社会变革,注意: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一系列社会变革。
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革命”理论时,不少人往往将其概念片面化。认为“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社会革命实现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从这些方面阐释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很显然会陷入一个以偏概全的境地,即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仅仅局限于阶级斗争,认为社会革命“是一个阶级推倒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急剧转变,”甚至把社会革命简化为夺取政权的斗争,“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不是经济斗争,也不是思想斗争,也不是一般的政治斗争,而是指夺取政权的斗争……”这是对社会革命的政治化,完全忽略了社会革命更深层的、更广泛的内涵和外延。
在上面,笔者提出,要注意社会革命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一系列社会变革。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包括狭义和广义的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和科学技术等。从这些角度来看,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革命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既包括经济的、科学的、技术的,又包括精神的、思想的、文化的;既有生产方式方面的、又有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方面的,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特征问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笔者认为,该理论有着突出的实践性、阶级性等特征。
(一)实践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带有鲜明的实践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最基本的特征。
1、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源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革命实践
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厂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社会日益分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从一产生就一直在相互斗争着,不断的处于矛盾和冲突境地。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血腥镇压和残酷剥削之下,无产阶级生活在生与死的边缘。为了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缩短劳动时间,无产阶级不得不与资产阶级展开经济、政治等各种形式的斗争,如1831年得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年英国工人宪章运动。虽然这些运动都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组织性,又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都以失败告终,但却为无产阶级开展革命斗争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立足于这些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基础和经验,才形成了具有鲜明实践性的社会革命理论。
2、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发展于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作为一种认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发展而丰富和发展。
以列宁为首的前苏联共产党人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在帝国主义统治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处,领导无产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一个巨大发展。在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枪杆子中出政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割据的革命斗争道路,领导中国工农阶级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又是在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巨大丰富。
故而,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具有实践性特征。
(二)阶级性特征
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最具色彩的特征。
1、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为无产阶级斗争服务,带有阶级性
从阶级属性上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明了一个具体的阶级斗争方向以及斗争形式,它号召无产阶级运用暴力革命的形式去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反动的阶级统治,去解放无产阶级,去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向共产主义过度。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并不强调暴力革命是唯一的革命方式,因为只要存在这种条件,还有和平过渡的形式。
2、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自身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认为,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社会革命,它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社会基本矛盾,由此决定了不同的社会革命,如反对奴隶主阶级的新兴地主阶级的革命、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不仅仅为无产阶级服务,它还立足于整个人类阶级社会去考察社会革命。这也使得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自身带上了阶级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
[2]侯衍社.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革命观与恩格斯的晚年创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1).
[3]靳辉明,李崇富.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