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而悲戚的裘德

2013-04-29 05:55任志赵楠
作家·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裘德弗洛伊德

任志 赵楠

摘要 《无名的裘德》中的主人公裘德鲜明形象的塑造源于作者托马斯·哈代对人类心理深刻的洞察力。本文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观点,从裘德的坚韧性格再到他悲戚生命的结束逐一进行了全新的心理解读,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哈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他的创作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考途径。

关键词:裘德 弗洛伊德 力比多 姑息疗法 死亡本能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无名的裘德》是托马斯·哈代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其巅峰之作。然而,自1895年底正式出版以来,哈代和这部小说受到了严厉的、刻薄的,甚至是带有侮辱性质的抨击,这也促使哈代结束了小说的写作,开始专注于诗歌的创作。哈代曾在给珍妮·吉尔德的回信中写到,他拒绝谈论有关这本小说的问题,也不关心别人对他作品的评论和解读方式。但在1893年哈代给Florence Henniker的信中,他写到:“如果打算让世界倾听你的声音,你必须得讲出他们在二十五年后才能想到或谈到的事情。”(Purdy,2:33)很明显,哈代是在有意识地运用当时人们无法理解的思想和方法来塑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从而更加完整地、全面地阐释人性。仔细阅读哈代作品不难发现,他一直对于小说中人物心理的描写情有独钟,因此对心理小说的尝试和探索也几乎贯穿于他的全部的小说之中。特别是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把他自己对心理学观点的理解呈现在裘德的身上,进而刻画出了更加鲜明、完整的人物形象,这也体现了哈代对于心理学领域深入的见解和其创作思想的现代性。

一 裘德的力比多

裘德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哈代讲述了裘德作为孤儿的成长历程和屡屡受挫的事业和婚姻,他一生受尽女人的摆布和折磨。然而,哈代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向读者呈现了一个内心坚韧而强大的裘德。可以说,他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被生活的逆境所击垮然后又迅速地重新振作的一个不停的循环过程。从童年开始,即使在被农场主特劳特汉姆鞭打时,他还在解释他的哲学,随后他看着远处的基督寺提醒自己,这条路是公开的,他要挑战自己。面对生活的逆境和社会的不公平,他的各种愿望一次一次地被现实碾碎,但是随后总能振作起来,从绝望走出来并迈向新的希望。他内心的趋动力是强大的,一旦他寻找到了新的目标,他将为之而努力拼搏。当他开始着手准备进入大学学习,然而没能从维尔贝特手里得到语法书时,“他先是失望,然后一片茫然。”(哈代,20)但是随后他想起了菲洛特桑先生,他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燃烧起来。然而,当他认识到这些书毫无用处时,他希望“他从来没有出生过”。哈代随后评论道,他本应该得到一些帮助,但是“没有人来,因为没有人会那样做”。这也反映出哈代和裘德对于当时社会的失望。然而在下面的几行,哈代又提到在驾着马车学习希腊语的日子里,裘德又重新获取了希望,认识到他应该继续努力学习。

到底是什么动力推动裘德在这样的逆境中不断地振作起来呢?实际上,哈代一直努力地向读者阐述在裘德的内心中有一种“未知的,无法驾驭的力量”。(Sumner,163)当裘德见到阿拉贝拉时,哈代描写道:“他只是简单地服从司令部要他和她结合的命令——这个命令无意识中被不幸的男人接受了”。而随后,哈代又进行了更加形象的心理分析:“他好像实实在在被一只强有力的大手抓住——这种力量,与使他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那些精神和影响全然不同。他似乎对他的理性和意志并不怎么关心,对他所谓的崇高志向更是毫不理会,而只是把他拽着走,像个狂暴的小学教师拽住一个男生的衣领,把他拉向一个女人的怀抱,而他对这个女人并无一点敬意。”三十年后,弗洛伊德把这种“未知的,无法驾驭的力量”定义为力比多,即人的性本能的原动力,并指出力比多不仅和性冲动有关,而且还和人类的各种创造性的活动相关联。这也就为理解裘德的内心的坚韧以及他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维多利亚时期依然能够在不断碰壁后又萌生新的理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裘德强大的力比多也体现在他性的觉醒方面。在哈代的文章Candour in English Fiction中,为了更加真实地描绘和揭示人性,哈代冒险地涉及了一个他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禁忌——性。19岁之前,裘德被描写为一个“禁欲的年轻学者”(Sumner,150),他把自己完全投入到学习中。然而,当他遇到阿拉贝拉时,他的性意识好像突然被一下子唤醒,并且突然变得强大了,“一向特别清高”的裘德把多年崇高的理想一下子都抛到九霄之外了。当我们理解哈代把裘德强大的力比多看作是他们整个福勒家族共有的,是裘德与生俱来的特点时,便能更容易理解裘德的这种突然的变化了。此外,基督寺是裘德一生追求的圣地,他到那里看似是因为梦想而来,实际上却是他漂亮的表妹“最后在他要跟随他的朋友、小学老师到那里去(基督寺)的潜在意图里构成了一个促进的因素”。在他来到基督寺的第二天早上,他醒来的第一句话是:“啊呀,我那长着漂亮脸蛋的表妹,我倒把她忘得一干二净了,而她一直就在这个城市里”。这也说明,他漂亮的表妹已经植根于他的无意识中,他的强劲的力比多时刻寻找突破本我和超我的途径和机会。因此,Rose Sumner评论道:“他有着无限的热情,他在性方面的热情也如此强烈也就不作为怪了。”(Sumner, 150)

裘德无意识中的是力比多非常强大的,直接影响了裘德心理上的变化和他的成长。随后,哈代进一步暗示,这种本能的原动力极有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它不仅仅存在于裘德身上,而且是他们整个家族共有的,在淑、小时光老人、以及他们的长辈身上都曾逐一得到体现。

二 裘德的姑息疗法

尽管裘德的内心是坚韧而强大的,但哈代一直强调裘德面对事业和爱情的挫折或是打击后总会出现短暂的意志消沉。他“既不能够进大学又得不到爱情,因此也没心思继续干活了”。简言之,哈代让裘德暂时地屈服了。而在《文明及其缺憾》一书中,弗洛伊德说生活是艰难的,如果没有一些缓和心理平衡的措施,人类很难延续下去。他提到了三种方法:其一,兴趣的转移,这能让我们不再过度地陷于痛苦之中(漂亮的淑);其二,寻找取而代之的满足感(基督寺的吸引);其三,麻醉心神的物质(酒精)。因此,当裘德被基督寺拒于门外时,他并没有受挫,他在墙上写下“我不比你们差”。但是当他事业上的失败时,再加上他认为因为淑和菲洛特桑的关系,他也将不会拥有淑时,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选择最后的心灵疗法——麻醉自己。裘德叹道:“他离开故土之前掉进的那个深渊,他当时认为它是最深的深渊了,但现在看来还不及目前的深渊。”哈代也评论到:“在他的希望面前充满了重重障碍,头一次不过冲破了第一关而已,现在他要冲破第二关了。”这个句子很重要,因为当哈代表现裘德的弱点的同时也向读者强调了他的优势——他对重重困难的态度。这也表明哈代笔下的裘德有着很强的心理承受力,他总能够找到一条新的途径暂时地让自己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弗洛伊德把这种态度称为“姑息疗法”——一种缓和心理平衡的措施。裘德在绝望中告诉副牧师他已经苦恼得要疯了,他的精神确实受到残酷的环境所摧残,但是他当然没有疯,他只不过是需要暂时的屈服,来缓解一下心理压力和苦楚。一旦他决定成为一名牧师,开始他的丰富生活时,他又兴奋起来了。

三 裘德的死亡本能

裘德在喧闹的校庆日那天停止了几乎近30年的心跳。表面看来,他的死亡源于淑的离开。然而,究其内在原因,Rosemary Summer评论道:“裘德的死是必然的,他的最终崩溃并不是由于他内心的软弱,而是因为他的强劲而健康的力比多和其崇高的愿望被他所处的逆境所毁灭。”(Sumner,152-53)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角度来看,人的本能可以分为两类,即生的本能和死亡本能。他指出人的死亡本能源于一条更基本更符合人的本能原则,也就是强迫重复原则,他要求重复以前的状态,要求回复到过去。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所表现出来的倾向并不是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是积极的、发展的、促进变化的。相反,本能是生物惰性的表现,他要求回复到事物的初始状态,像人这样的有机体,其所源出的状态是无机状态,所以这种本能实际上就可称之为死的本能。死亡本能是破坏性的,而平常所谓的攻击驱力,可以说就是死亡本能的衍生物,只不过是将毁灭的对象从自身转移到他人而已。当指向外界的本我因受到障碍而无法满足时,便会转向攻击自己(例如自杀),以图自我毁灭。对于裘德来讲,他的大学梦想和神职培训计划都可能成为他的本我得以满足的途径,然而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主流文化的文明的大环境下,他的所有的梦想都只能是梦想。另外,弗洛伊德认为,除了死亡本能之外,人身上还有另外一种作用完全相反的本能,他要抗拒死亡,要使生命得以保存和更新,这种本能被称之为生的本能,弗洛伊德认为真正的生的本能就是性本能(或称为爱的本能)。生的本能是建设性的,而死的本能是破坏性的。这两种本能作用相反,又始终同时存在,此涨则彼消,此消则彼涨。当裘德历经波折最终能和他心爱的淑在一起时,淑的变态性的自恋情结却又抑制了裘德的爱的本能。而当淑“悔悟”后为了惩罚自己而离开裘德时,他的爱的本能被削弱到了极点,再也无法抗拒死亡本能。最终,死亡本能占据了上风,从而敦促他回复到人的无机状态——自我的毁灭。

四 结语

裘德的性格是坚韧的,但他的结果却是悲戚的。如果哈代让他晚出生半个世纪的话,那么坚韧的裘德一定会使他的本能冲动得以健康地转移或释放,从而发挥其力比多的创造性,最终一定能够实现他的梦想。哈代成功塑造了裘德的心理形象,向读者展示了他对于人类心理学观点的深刻理解,他所描写出来的人物心理特点与20世纪心理小说家以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都有不谋而合之处,这要远远早于他的同时代甚至后来的很多心理小说家。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哈代可以被称之为现代心理小说创作的先驱。

参考文献:

[1] Berg,Henk de.Freud Theory and Its Use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An Introduction.New York:Camden House,2003.

[2] Bjork,Lennart A.ed.The Literary Notebooks of Thomas Hardy.2 vols.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5.

[3] Freud,Sigmund.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New York:Doubleday,1958.

[4]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Vol.14.Strachey James,and Anna Freud,ed.London:Hogarth Press,1963.

[5] Three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Sex.Trans.Abraham Arden Brill.New York.

[6] Hardy,Florence Emily.The Life of Thomas Hardy 1840-1928.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1962.

[7] Hardy,Thomas.Jude the Obscure.London:Signet Classic,1961.

[8] Millgate,Michael.Thomas Hardy,a biography.New York:Random House,1982.

[9] Sumner,Rosemary.Thomas Hardy:Psychological Novelist.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1.

[10] Purdy,Richard Little,and Michael Millgate,ed.The Collected Letters of Thomas Hardy.7 vols.Oxford:Clarendon Press,1980.

[11] Pinion,F.B.Thomas Hardy,Art and Thought.Lanham:Rowman and Littlefield,1977.

[12] 托马斯·哈代,刘荣跃译:《无名的裘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3] 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年版。

[14]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林尘、张焕民、陈伟奇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年版。

作者简介:

任志 ,男,1980—,河北大城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赵楠,女,1981—,河北山海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工作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猜你喜欢
裘德弗洛伊德
《无名的裘德》中淑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
地点的政治:《无名的裘德》中的地点与人物内心世界
《无名的裘德》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的成长主题研究
漫画
解读哈代《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悲剧命运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