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杨炙坤
【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高职高专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分析职业教育课程的内涵和课程改革的目标,论述以校本研究推进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及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 课程改革 校本研究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职业院校对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确地理解职业教育课程的内涵,把握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构建高职教育课程的新模式,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课程改革中的校本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为了克服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防止其困扰和制约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实施的质量,应当主要在教师方面做工作。教师不能拿着新教材,却守着旧观念,用着老办法。作为新课程实施载体的学校,必须强化校本研究的作用,坚持立足本校,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上下工夫,坚持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重点,以学科教研全员参与为主题,以骨干引动,新老带动,上下促动,整体推动为策略,以建立校本研究制度为保障,多渠道,全方位地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2.1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
推动新课程改革,首先要做的是通过校本讨论等形式将教师的思想理念统一引到新课程的目标上来,理念决定行动。然后应认真整合校内的教研力量和教学资源,搭建好校本研究的平台,切实抓好对新教材的教师个人钻研和教师集体互动研究。学校要加强教师个人对新课程研究的引领,必须强调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专业发展的前提是自身挖潜,应落实在对新教材的认真钻研上,落实在对教育责任的自觉追求上。指导教师应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抓备课环节,要求每一位教师真正把功夫用在钻研教材上,静心凝神去研读教材,理解和驾驭教材,准备认识把握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重点难点,并从教法、学法上认真揣摩教学思路,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去构思设计教案;二是抓教学策略,明确“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原则,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出发,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有方向、有目的地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体现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上。三抓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结束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站点,要在每节课的教学结束后,让教师在脑海中认真地去“精彩回放”,从反思的角度去审视、研究教学实践中的疑难困惑,找出每节课的成功感悟或缺失原因,把教学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形成积极有效的整改对策,把教学与教研融为一体,使每个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目标迈进。
同时学校要突出课堂教学的说课研究。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课前教师全员参与对一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在教授相同课程的教师组内进行说课汇报,让教师从教材的宏观背景和具体环节上,定位、分析,理解、把握有关的知识点、重难点以及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明确教什么、怎么教的具体思路,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广泛的说课研究。
2.2 开展校本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仅仅是校本理论研究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实践教学研究。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离不开教师本人的职业技能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其中包括教师职业理论知识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训。有条件的话还应让教师经常参与企业相应岗位的实际工作,增加感性认识,做到职业理论与职业实践融会贯通,这样才有利于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走出去,请进来”通常是有利于促进双方业务水平提高的很好的方法。学校之间或校企之间经常开展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互通有无。特别是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提高学校的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有极大的甚至是不可代替的作用,因而应积极开展校企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等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学校送教师外出学习,人力、物力都会感到有一定的压力和困难。新课程改革的起始阶段,各院系都将骨干力量向课改起始阶段倾斜。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所有的教师都将接受新课改的“洗礼”,教师培训的量会更大,面会更广,这些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突现出来。对此,应积极创建一种“研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机制,以教研组建设为基础,以教师获得专业成长为目标,以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中心,使之成为教师群体合作的学习型组织,成为教师行为改善的实践共同体。
2.3开展校本研究,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校本研究,我们应针对当前学校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来开展,求得解决的办法。例如: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这门课,就应当针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特点,研究怎样对课程进行改革,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清晰化。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实训设备来展示教学内容,把抽象的课堂变得形象、真切而具体,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并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同时还应注重把电子产品知识学习拓展到课本以外的空间,与实际相结合,注重过程和实践的指导,使学生有一种真实感和可信感,以此来改变学生厌学电子、难学电子的状况。
3 结束语
校本研究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教师个人都会带来丰硕的收益。校本研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使教师更加深刻认识自己的教学工作,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方向,也为教师之间分享教学、加强沟通与交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校本研究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课堂上教师讲的少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多了;用教材的多了,教教材的少了。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将继续探索“研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机制,加强校际联动,促进区域教师人力资源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同步提升,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沈英.教师校本研究与专业成长.北京出版社,2005.
[2]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