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民族服装品牌的“民族性”

2013-04-29 00:44李霞
西江月·中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服装品牌民族性感性

李霞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美学的意义上深刻剖析了本土民族的服装品牌的“民族性”。首先,在美学的意象审美特征和表象的审美特征上分析“民族性”服装的整体气质。其次,在审美感性和理性角度上去看待民族服装品牌的“民族性”的继承。再次通过服装品牌夏姿·陈到例外品牌例证民族性审美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服装品牌;民族性;审美意象;审美表象;感性;理想;美学

“千古中国,万种民性”。每个服装品牌的背后都有着一定民族性的文化支撑,它给予了品牌的发展方向及市场定位等,一个服装品牌的成败与在它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服装品牌的本质是文化符号, 而这种文化符号的表达是通过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设计来达成的。本土民族服装品牌的民族性不仅仅是片面的图案造型变化、面料运用的设计,而是在设计的魂魄上的突破创新。

一、服装意象审美特征与表象审美特征的统一

当设计师开始创作设计构思之后, 构成作品的外在的造型美与内在细节美的风格因素一旦确定, 虽然作品尚未完成, 但作品的风格魂韵已经形成, 它却已经伴随在作品内在的审美特征及造型与细节因素转化过程中了,就是说, 在设计师进行形象艺术思维中形成一种潜在的民族文化意识, 在酝酿作品的同时孕育着作品风格的胚胎。这种风格意识便是服装品牌内在的文化内涵的审美意象的产物。

所谓服装审美意象特征与表象化的统一是指服装品牌的审美意象形态随着作品实体的完成而逐步清晰, 可以通过具体的服装款式、生动图案纹样、个别细节处理、搭配形象完整而外在的审美表象形态体现出来。就是说,品牌意识一旦形成, 风格的审美意象就已经转化到品牌内涵中去, 成为具体可感知的审美造型因素和审美细节因素。

所谓审美表象特征的品牌意识化, 是指在审美意象特征表象化的同时, 审美表象的各美学要素完整、灵动、确切地符合和体现审美意象的美学要求, 它在一定程度上在背后支撑着品牌的成长,并成为具有本土民族美学表达形式。否则, 品牌的内在文化内涵的审美表象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会失去它的美学存在价值, 品牌风格也就不可能存在了。从本土服装品牌风格创造的角度来说, 这些都反映了一种积极的美学追求, 即内在的民族艺术表象审美特征的表象化。足以见得, 本土民族品牌风格形成过程中审美意象因素和审美表象因素的互化统一是不可缺少的美学意义。

可见,内在的民族性的美学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品牌文化后盾的作用,同样意境作为中国服饰之美的最高审美准则,其中“意”的内在文化内涵正如同审美意象因素的作用,“境”则是审美表象的外在的形象塑造,如“言外之味”和“弦外之响”,达到超越物化层面之上不受现实物质困扰的精神境界,以虚涵实、实中见虚,有着无限和深远的美学内涵特征。总之,民族性的内在的文化内涵对本土民族品牌的发展具有着不可忽视的美学依据。

二、服装审美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统一

以服装品牌作品的风格为外表的审美表象,不论是造型的搭配还是服装制品工艺的表达,这些实体是作用于人们感官面前,能引起审美感官刺激的不止是审美感性气质的风格,更要求审美理性的面料选择、色彩的搭配、工艺的细节处理。这种审美理性意蕴往往是审美感性形态的积累、过滤和结晶,在服装品牌风格创造中蕴涵着一定的深刻性, 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着服装品牌风格的审美识度和审美力度, 在服装作品鉴赏过程中生发出更多的感性能量, 诱发更多消费者的刺激感性因素的消费。凝铸在服装作品中的品牌风格美便是这些审美感性因索和审美理性因素的有机统一。在这个统一过程中, 服装品牌风格的美学意义得到了更充分地深化。

面料:中国传统服装面料主要是丝绸和棉、麻。尤其是丝绸业的发展对服装产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中国丝绸凝聚了中华民族人们的智慧和美学。在广阔的疆土上还包括着绫布、云布、斜纹布、紫花布、药斑布、土家锦、侗锦和鲁锦;夏布、汉麻、傣锦、高山麻布和葛布、云锦、宋锦、蜀锦、壮锦、纱、绢、罗、缎、呢绒、毡、氆氇等多个种类的面料选择,在这样宏厚的面料资源上,本土的服装品牌可以根据自主发展的品牌风格打造一片属于本土民族的服装品牌。

图案:在中国传统图案上可以说是中国服饰语言的重大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人们创造了无穷无尽的图案造型,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利用衣服来记载他们的发展历程,在图案的题材上也是分为了人物、走兽、花鸟、文字等,在图案的设计上也是神情兼备,布局结构错落有致,穿插行体[1]。民族性图案的继承在现代服装品牌上是最为突出的资源优势,传统图案在设计的角度上讲,具有一定的审美感性化和审美理性化的统一的美学意义。

色彩:色彩本身也是在一定的结构上组成了服装品牌的风格特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最早确定了自己的色彩结构。素有“五色”[2]色彩的本原之色,是一切色彩的基本组成元素,即白、青、黑、赤、黄五种颜色,“五色”中赤、黄、青类似于绘画艺术中的三原色,黑、白两色包括了色彩体系中无彩色的两个极端。这种古老的色彩观念贯穿在整个中华民族的色彩审美意识之中,对中国服饰、绘画艺术、宗教信仰以及诸多方面的色彩应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不同领域注重装饰性、象征性、表现性的色彩表现特征。这些色彩的表现特征使中国传统色彩的运用与现代服装品牌的民族性审美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在色彩的定位上,本土的服装品牌更为注重色彩本身的哲学美,具有一定程度的审美感性的特征。

在服装品牌的面料、色彩、图案上追寻具有本土服装结构的优势资源,这些资源的利用从现代服装设计的角度上,是在寻找服装本身的感性化合理性化的统一结合,形成具有一定民族性美学意义的本土服装品牌。

三、民族服装品牌从夏姿·陈到例外的“民族性”

从夏姿·陈品牌建立至今, 即使现在社会早已几乎转为了多数的大机器作业的生产流程,而它却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元素,从传统的手工艺制作一直到布料、设计、打板设计直至成衣搭配的流程采用了手工作业,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中国五大绣法的手工元素。在它的品牌陈列设计上也是采用了具有现代时尚气息的古典装饰风格。它从品牌的核心价值上就采取了具有民族精髓的元素作为支撑,不论是在造型的设计还是在细节的图案装饰上同样遵循了民族性的审美,它作为一个成功的民族品牌,不仅是表达了服装的民族性的骄傲,更是把民族性的美学意义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例外品牌,总是显得与现代都市的生活相去甚远。衣服都是纯粹手工天然地制成,是传统技术的集成与活化,透过自己亲手缝制的衣服,邀请人们抛开消费的态度,珍惜手工之物的稀有性的情感。让人们在最简朴的生活中,追求最为奢侈富足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的表达足以支撑整个品牌的发展核心,它在理念上占据了民族性的优势,在更高的意识层面上表达了具体的物质世界。这样的服装品牌也正在验证着古代老子等的哲学思想、美学意义,它是通过衣服的造型形式表达了民族性的美学、哲学意义。

【参考文献】

[1]侯玲玲.传统图案的古为今用[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7(3).

[2]宋湲.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传递特征[C].首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2004:110~117.

猜你喜欢
服装品牌民族性感性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名人效应在运动服装品牌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基于服装品牌的个性化快速定制研究——以李宁服装为例
互联网时代的服装品牌“粉丝”营销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服装品牌营销新思路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