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佼
【摘要】作为“七月”小说流派健将之一的路翎,在“原始强力”创作思想的指导下,创作了大量沉痛悲愤的反映抗战内容的小说。然而其小说立足于国统区的选材特点、对黑暗现实不遗余力的描写视角以及精神分析式人物塑造方式,无一不受到胡风文学创作论的影响。对胡风文学创作论的接受,是路翎“原始强力”创作思想的理论来源,更是“原始强力”的立足之处。
【关键词】路翎;原始强力;主观战斗精神;人道主义精神
在四十年代整个抗日热潮的大环境下,路翎的小说以深厚的主观热情和对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黑暗统治下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所遭受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和痛苦。之所以体现出这样的风格,与路翎“原始强力”的创作理念紧密相连。所谓“原始强力”,路翎对此有这样一段解释:“人民的原始强力是什么?反抗封建束缚的那种朴素的、自发的、也就常常是冲动性的强烈要求。这种自发性是历史要求下的、原始的、自然的产儿。是个性解放,即阶级觉醒的、初生的、带血的形态。是革命斗争和革命领导的基础。”现代学者杨义则用更通俗的话,对“原始强力”做了如下的解释:“原始强力,乃是一种尚未经过民主主义启蒙和无产阶级洗礼的,却存在于群众之中的,带原始状态和自发性质的反抗精神。”
对路翎的这种创作思想,胡风也说过:“原始强力,是真实,但却是沉重的、活的、具体的、各种各样负担生活的永生力量,是各种各样、夺取生路的求生愿望。”显然,路翎对人的“原始强力”的艺术表现,鲜明的受到胡风文学创作观的影响。本文就立足于路翎与胡风在文学创作思想上的承接关系,来研究“原始强力”这一创作理念对胡风创作论的接受及其表现。
一、 “主观战斗精神”对路翎的影响,表现为通过小说题材和人物选取上的独特视角来表现“原始强力”
“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主要的创作理念,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胡风,从传统的以现实为中心,创造性地发展为以作家的主观与现实的关系为中心。因此胡风在创作中,坚持认为作家的主观只有“突入”到现实实际中去“肉搏”现实,才能艺术地把握现实社会人生,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精品。由此,胡风旗帜鲜明的反对题材决定论,提倡“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历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斗争。有生活有斗争的地方,就应该也能够有诗。”这种要求作家突进到生活中,反对创作过程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公式主义”的“主观战斗精神”直接影响了路翎小说创作的题材的选取。
路翎就是在这一战斗思想的影响下,将创作的视角转向生活在最底层、城市最边缘的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表现这种最原始的、最具有反抗精神的“原始强力”。因此,他在文学创作时,往往将文学的触角深入到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国统区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里,并把自己强烈的主观热情融入到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透彻揭示了国统区内根深蒂固的黑暗统治。除此之外,路翎还从敌人统治的大后方、黑暗统治的最底层,突进到受苦难折磨的劳苦大众的精神、心灵世界里,面对面的与黑暗统治和苦痛现状“肉搏”,将自己的对苦难大众的同情,对黑暗统治的不满,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自己的弊端。这种在主客观相互交织中表现“原始强力”的创作手法,使得路翎的小说在浓重的笔调、激越的感情中,揭示人民生存的历史社会环境的黑暗。并且在描写风雨飘摇的国统区黑暗统治的同时,给统治当局也以强烈的批判,声嘶力竭地揭示出造成人们这种本能原始的反抗力量的基础,正是来源于这个黑暗统治的现实。
不仅如此,路翎还身体力行地深入到市民生活中去。在早年的学识时代,他就深入到工厂生活中,切身感受到了工人的艰辛和不易。他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是国统区的工人、市民、知识分子和妇女。通过对小市民、小人物生活的写照,响应了胡风的“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历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斗争。有生活有斗争的地方,就应该也能够有诗”的号召,怀着一颗赤诚的渴望拯救普通民众的心,在人民的生活中,发现了历史的黑暗与残酷;在底层的生活里,见出了最原始的要求斗争的反抗力量。
二、“启蒙精神”对路翎的影响表现为通过人道主义精神的张扬和对人物心灵世界、精神层面的关注来展现“原始强力”
胡风坚持五四以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文艺理论方向,坚定的认为“在封建主义底几千年的支配下面生活过来的广大人民(主要是农民)不可能一夜之间彻底摆脱历史的惯性和重负,他们身上存在着深厚的‘精神奴役的创伤”。因此,胡风主张,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方面要肯定他们强烈的自由翻身的愿望和巨大的革命的力量,一方面又要针对他们身上的“精神奴役的创伤”。以此来启发和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反抗热情,使他们从一层又一层的精神奴役的创伤下突围出来,解放自身,不断向前发展,获得人身和精神上的双重自由。
路翎的“原始强力”正是响应胡风的这一人道主义思想,从人性的视角出发,高扬这种人的文学的旗帜,关照遭受苦难的人民,表现作者的人道主义关怀。这种对人性的展露,对人精神层面遭受的创伤,在路翎的小说中,主要体现在关注人的精神层面,对人心灵世界不遗余力的剖析。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分析、精神活动世界的展示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从人物矛盾复杂、痛苦挣扎的精神世界里,展现出在社会压迫下扭曲压抑的奴性性格和妄图反抗的斗争精神。除此之外,路翎还运用大量笔墨来描写黑暗统治给人民带来的精神负担,以及人民在精神世界里对这种精神压迫的努力搏斗的纠结状态。在对这种精神层面的展现过程中,黑暗现实被作者的不留余地的真实的暴露出来,人民精神上遭受的重重苦痛也逼真真实地得到再现。对这种精神负担的暴露和对精神上的反抗精神的赞扬,将人民的这种由内而发的反抗精神、“原始强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从而在人性的表现上更有张力。
综上所述,路翎的“原始强力”的创作理念上,深深烙有胡风文学创作论的影子。正是在胡风“主观战斗精神”和“为人生”的启蒙思想影响下,路翎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以自己浓重的情感突进到人民大众的生活里。通过对反动统治的残暴统治的揭露,对城市底层民众所受到的各种精神上磨难予以揭示和暴露,把人们同现实黑暗努力搏斗的挣扎的内心,在沉重、阴冷的基调中,呈现给读者。路翎,满激情地在对黑暗的描写和对人精神压抑的表现中,喷薄出一股猛烈的批判的火焰,满含着对苦难民众的同情。他以自己的小说创作,在对“原始强力”的执着的表现中,践行了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路翎悲壮的小说基调、粗豪热烈的现实描写、悲愤纠结的精神分析,共同构成了他笔下的血泪人生。展现了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悲悯之心的热血作者的创作激情。而成为“七月”流派小说家中不能忽视的一位。
【参考文献】
[1]张业松编.路翎批评文集·论文艺创作底几个基本问题[M].珠海出版社,1988:97.
[2]杨义.路翎——灵魂奥秘的探索者[J].文学评论,1983(5):121.
[3]胡风.胡风评论集(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