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辉
摘要:本文首先对当前职业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中职体育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体质;下降;应对
随着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体育教学在职业学校教育过程中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以往的职业学校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注重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轻视了体育教学,导致了学生体质下降、心理健康问题增加,对学生的学业完成及走向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找到应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抓好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是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职业学校学生健康状况分析
1.学生健康状况
通过对部分职业学校学生体质调查得到的数据,我们分析发现如下问题:
①体能素质下降。
②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③肥胖学生增多。
④学生近视眼患病率居高不下。
⑤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
2.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学校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将健康体育教学切实纳入全面素质教育的轨道。虽然教育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要求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但在基层执行时,部分学校却未能充分认识到体育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给予高度重视。对于体育教学的安排穷于应付,做表面文章,未能落到实处。
②教学目的、内容、方法不当,存在着应试教育的现象。为了加强学生的体质,很多地方在中考中加入体育测试,计入总分;但有相当部分的学校采取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办法,片面地追求升学效应,未能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其终生体育能力的角度去考虑。导致入学新生体质下降。
③锻炼不足。体育活动的减少,这其中既有学校场地不足、锻炼时间与内容安排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问题。一些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完成专业课作业、玩电子游戏、浏览互联网、看电视等活动;而运动时间却明显减少。体能素质下降的后果是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削弱了求职的竞争力,对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隐患。
二、应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几点建议
1.摆正体育与职业学校教育的关系,确立体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①体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及脑力和体力劳动技能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内脏器官机能的提高和呼吸系统的改善;另一方面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质的兴奋,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及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还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改善和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更加灵活、协调,从而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点,需要承受更多的生理负荷及心理负荷,体育的功效能充分满足这些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②体育教学是培养职业学校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个合格的职业劳动者,必须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体育教学活动可以促进人格品质的发展,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这对养成其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大有助益。学校体育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灵活机智的进取精神和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品质。通过体育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
2.树立健康第一的职业学校教育理念
世界衛生组织(WHO)于1948年在其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保持生理、心理和与社会适应的完善状态。”要区别健康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内涵。健康体育追求的是有机体的健康度,而竞技体育是以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为宗旨的。体育的目标不是塑造一个竞赛的“胜利者”,去追求“赢”,而是培养一般的学生成为战胜自我的胜利者。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置等,都是从健康第一的理念出发,将健康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3.围绕职业学校培养目标体系,将健康体育贯穿于体育教学工作的始终
职业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培养基地,它的目标是培养有技能,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体育教学工作就要紧扣这一主题。首先要以体质健康为首要任务,增强学生的体质,为实现其他教育打下基础。职业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教育,它的专业技能、实践部分所占比例较大,这就对学生的体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应学习新理念,掌握新方法,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开辟新的途径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其次,发挥体育教学优势,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面向社会,具有特殊的职业心理需求,所以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改善情趣状态,消除心理疲劳,克服心理障碍。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竞争意识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
4.针对职业特点,开展职业体育教学
职业学校由于各专业不同,决定了从事职业的体质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注意体育课程设置的共性和个性。一方面要按照全面发展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各种身体素质和从事生活、生产所需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根据专业不同,培养从事职业的专门素质和预防职业病的能力,在课程安排上从服务于职业需要和预防职业病的原则出发,以达到培养学生终生体育、健康怯病的目的。例如,对表演、旅游服务类学生进行形体及健美舞蹈的训练;对建筑、地质专业类学生进行耐力等素质培养等。通过职业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1~2项既适合职业需要,又能预防疾病的体育项目,为学生终生体育打下基础,使其终生受益。
5.举办更多的体育活动
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积极开展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充分发挥其对群众性体育的示范带动作用。
6.注重科学锻炼的实用性
学生生活丰富多彩,除了学习之外,各种社团活动、社交、社会实践活动、余暇休闲活动占用相当的时间,学校体育教育提供给学生的锻炼指导,不能仅仅是提供若干种锻炼方法,而应将锻炼方法与提升健康价值的预期结合起来,将锻炼所花费少量的时间而达到较大的健康价值收益结合起来,通过强化锻炼的健康效果预期使学生感到锻炼对身心的发展所需要的真实时间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从而能够较好地克服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障碍。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 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70.
[2]张新萍,杨茜. 中国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制度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