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3-04-29 00:44申向阳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申向阳

摘要:元认知是元学习下面的一个概念。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知识和对认知的监控,是关于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理解和把握。要使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得以提高,就要通过元认知训练提高元认知技能,这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侧重探讨元认知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为学习者树立科学的学习目标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 自我监控 语文教学

元认知就是“对于认知的知识和对认知的监控”。[1]是主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即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何时学、学习受何因素的影响及各因素的关系等产生明晰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坚持或更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技能。心理学研究认为,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成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应用是在元认知的调节和控制下进行的。”[2]要使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得到提高,就要通过元认知训练,提高其元认知技能。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方面的目标,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调控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控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强调主动求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还可以通过形成性评价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评价是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把学业情况和进步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以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从而增强信心。另一方面把存在的问题和要改进的地方反馈给学生,提出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制定可行的激励目标。另外,教师应该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的加工过程、能力的训练过程,要改变那种只强调结论、重视结果的做法,应该认识到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讨论问题的过程。教师应着力于引导学生注意学习过程本身;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材料,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教材内容独立领会,对背景材料独特解读;通过观察、调整和查阅资料等具体方法,形成关于新知识的初步体验。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观点或态度进行定向迁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合理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合理的学习策略?

首先,促进正迁移学习。用以前的学习促进现在的学习,诱发创新思维。比如填词是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好办法,古诗词讲究用字、对仗、平仄、韵律等。填词的时候,学生要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很多问题,思维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语文学习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获取各种信息的基础。浏览法,精读法,厚薄阅读法,利用工具书等,是处理大量信息常见的方法,一旦学会,终身受用。同时还应注意克服负迁移(干扰)。所谓负迁移,就是以前掌握的知识技能干扰了现在学的新知识和技能。如学了汉语拼音,对初学英文字母有干扰作用。中国人初学日语,汉字对学日文有正迁移作用,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有些汉语的词序与日语相反,于是又会产生负迁移。因此,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是促进正迁移学习的关键环节。

其次,将集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班级授课制”自产生以来一直是教学的主要形式。“班级授课制”便于集体指导,有利于扩大学习对象,有利于大多数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并按常规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大面积地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整体素养。在集体指导时应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规的学习方法,从而为其学习能力的快速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同时在面向全体的前提下,也应注意个别指导,指导学习个体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征的能力、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的学习方法。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个体的心理品质培养,赞科夫提出教学的重心应转移到学生的独立认知活动上去,要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与态度。巴班斯基提出“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的原则”,“使学生形成独立的学习认识活动的技能技巧”。[3]应针对不同的学习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对智力好、天赋好的学生,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给予特别指导,如课后留思考题,加大作业的份量和难度,阅读课外书籍等等;对智力、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切不可挖苦讽刺,要看到并发挥他们的长处。在学习上,不能要求过高,只要他们能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完成基本的技能训练和基本的学习任务即可。

下面着重谈谈背诵的元认知训练。背诵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背诵是以记忆语言材料为目的的认知活动,它对于语文学习而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方法。但如果背诵时的策略水平太低,不能根据要背诵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背诵方法,就会费时多而收效少,使学生感到困难和厌倦,把背诵看作沉重负担。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背诵效率,使学生学会在背诵时根据背诵的内容和目的“决策”,提高其背诵的策略水平,就要通过训练学生的元认知技能来实现。

根据元认知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元认知训练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步骤:一是获得“对于认知的知识”,二是训练“对认知的监控”。针对背诵的元认知训练也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背诵知识,练习使用一些能提高背诵效率的方法。

1. 掌握学习心理学中有关记忆理论

例如什么是记忆、记忆的分类、记忆的过程、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遗忘的原因及遗忘过程的规律、复习的意义及正确的复习方法等。背诵文章时,记忆对象是按一定逻辑结构组织起来的语言,因此在背诵时,语言——逻辑记忆起着主要作用,应重点了解和练习,背诵的关键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住文章的逻辑结构。在记忆方法上,学习活动中的记忆主要是“语言逻辑记忆”,即通过语言的作用和思维过程来实现的记忆。

2.背诵文章时对“语言逻辑记忆”的具体运作

背诵文章时,记忆对象是按一定逻辑结构组织起来的语言,因此背诵时,“语言逻辑记忆”起着主要作用,应重点了解和练习,背诵的关键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住文章的逻辑结构。具体可分三步进行:

首先,根据背诵内容的逻辑结构划分层次,先从整体上把握背诵内容的框架。然后以框架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为单位记忆,对各单位初步记忆后,利用各单位的内容提示点和支撑点(如段首一词,或段中关键词等)将各部分连起来。最后对一些细节(如某句是否有修饰、限制成分,修饰限制语的位置,一些可能会记成其他近义词的词,语序可以颠倒的部分等)进行注意力分配,通过比较、明确,加深印象,达到对全部背诵内容的精确记忆。

3.在“语言——逻辑记忆”的基础上,结合形象记忆、情绪记忆,以达到理想的记忆效果

背诵文章虽然以“语言逻辑记忆”为主,但仍需结合形象记忆、情绪记忆才能收到理想效果。

4.引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

要达到记得既精确又牢固,就要知道怎样复习,尽量避免或减少遗忘。遗忘进程的总趋势是先快后慢,所以在背诵之后,应组织学生及时复习。主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并教给一定的方法,另外,在时间和内容上分散复习的方法。

第二步,让学生自己选择背诵方法,并监控自己使用方法的过程和效果。要求背诵之前明确任务。比如对背诵时间和进度的要求,根据记忆内容和目的选择方法,同时要求记录时间,比较效果,背诵后说一说自己采用的方法。

这是一种根据结果反省过程的背诵方法,让学生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经过训练,背诵成为学生自己主动控制的活动,因而背诵效率得到了提高。针对背诵的元认知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与背诵有关的知识和背诵方法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达到能选择运用背诵方法,对背诵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是重点。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进一步监控和调节背诵过程;而更重要的是,必须在学生具备一定基础后,进一步训练对背诵过程的监控、调节,才能提高元认知水平,减少背诵时的盲目性,提高背诵的效率与成功的可能性。

学会思考、学会自我监控是元认知的重要内容,元认知认为,对事物结构的认知不能仅仅停留在组成元素上,更重要的是认识各组成元素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判断,综合与推理。以语文学习中的文字学习为例:学生对“伍”字的认知过程一般是先分后总,即先分解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是意符,右边是声符,读音与“五”相同,这是第一步。然后把意符和声符两个部分综合起来进行认知,这是第二步。“伍”的读音与“五”虽然相同,但意义却不一样,再类比同一偏旁的字如“侠、传、伟、优、仲、价”,通过同一认知方式而加深认识,即都与人有关,这是第三步。通过这种认知过程,可以提高分析综合的能力。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给学生进行分解与综合训练,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这种认知就是元认知,这种训练就是元认知训练。

元认知训练的要点是训练学生自觉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不仅学会运用学习方法,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运用这种方法,还要随时监控这种方法的运用效果,决定是继续用此法,还是转而选用其他方法,达到从根本上提高学习策略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07.

[2]蒯超英.学习策略[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28.

[3]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91.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