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抗挫能力研究

2013-04-29 22:44沈艳吴雯雯汪丹丹
考试周刊 2013年56期
关键词:挫折教育青少年

沈艳 吴雯雯 汪丹丹

摘 要: 本文在所开展的青少年抗挫力训练项目实践基础上,结合青少年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和反馈,对贯穿整个抗挫力训练过程的抗挫技能进行探讨研究。研究发现,抗挫力技能的运用与掌握对于青少年抗挫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效用,其中,自尊自信技能的提高对于其他技能的发展起到催化作用,使青少年在面临学习生活中的挫折时自主性更强,抗挫折的积极性更高。然而,自尊过强、自信过度会对青少年自我认知的发展产生负面效应,进而在归因方式及对其他技能的理解上会产生偏差,抗挫能力表面上有所提高,却依然存在隐患,这是在青少年抗挫力训练中必须关注的一点。

关键词: 青少年 抗挫力训练 挫折教育

一、青少年成长离不开挫折教育

人是在挫折中成熟和成长的,社会是在挫折中发展前进的。青少年处于生理、情绪、社会功能急剧变化和发展的时期,面临很多挑战和应激的境遇。特别是青少年处于人生心理断乳期,内心生活丰富多彩,同时充满矛盾、苦恼及困惑。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挫折无处不在。与此同时,青少年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发现自己有许多独特的想法和憧憬,发现自己的心灵中既有美,又有丑,这些认知的变化给青少年带来了行为上的困惑,面对挫折不知所措,选择逃避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将自己逼入了更加被动的境地;选择勇敢面对却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反而增强了挫败感,丧失了信心。

挫折真的会让人如此进退两难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独生子女的比例急剧升高,一个家庭里“多老护一小”的养育方式让当代的青少年逐渐形成了在家庭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心理,容易衍化为社会上“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态。大多数爱子心切的家长认为通过努力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的牺牲可以为孩子扫除障碍,避免挫折,这样孩子就可以顺利地成长和成功,其实这种思想误区反而比挫折更加可怕,因为缺乏锻炼的年轻一代将变得经不起挫折和磨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一旦某种愿望受挫,便会产生心理冲突,甚至走上轻生之路。资料显示:全国每年有16—20万人因承受不了精神痛苦而自杀身亡,至于有自杀意念的人则更多。我国在校大学生自杀率每年约为万分之二。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忍受不了挫折,是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1]。其实,挫折不会让人进退两难,它反而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不应挡在孩子前面,而要通过挫折教育鼓励孩子对抗挫折,加强挫折教育的本质是最大限度地化解挫折的消极影响,收获挫折之中可能的潜在价值。

二、青少年抗挫力训练

1.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一个创新形式

青少年抗挫力训练是挫折教育中的综合实践部分,青少年通过对挫折理论的学习,加深对挫折两面性的理解,从而消除畏惧抵制的心理,在抗挫力训练过程中能够运用正确的理论知识积极地应对挫折。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原则之一是尊重青少年权利,青少年抗挫力训练尊重的是青少年拥有充分发展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包括有权接受一切形式的教育(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有权享有促进其身体、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条件[2]。促进正处于挫折危机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其抗挫折能力是抗挫力训练的目的所在。

青少年抗挫力训练以青少年团体工作理论为基础,以团体工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了青少年团体的功能,即青少年团体可以给予青少年情感慰藉,使青少年个体获得群体在情感、情绪等内在心理方面的支持,可以纠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形成的一些偏差,让青少年在群体适应中实现个人行为的转变和个人社会功能的恢复、发展[3]。在训练过程中发挥团队协作能力、给予展现自我机会的游戏更能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因为休闲的环境能提供给学生极其丰富的机会,青少年在游戏过程中能够提高体验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促进决策和规划的能力、促进自我认识的能力等。当青少年有机会增强能力、密切与同伴和成人的联系、体会自己的成效,发现自我,产生对未来的积极信念,增强自主能力,并因为自己的成就得到肯定时,就会促进青少年的发展[4]。抗挫力训练的创新之处在于为青少年提供了这样的机会。青少年抗挫力训练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一个创新形式。

2.是青少年面对挫折情境的一项技能培训

抗挫力训练的内容主要是對青少年抗挫折技能的培训,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尊自信、乐观、解决问题和设立目标、控制冲动、主动探求是贯穿于训练过程的七大项技能。通过培训,青少年对如何调节不良情绪、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有了系统的学习,工作者对他们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了测试与评估,评估的方式主要为关注和倾听,最后进行干预和支持[5]。这样的评估方式能够让青少年感觉到被尊重与被关注,从而对工作者和团队的支持更积极接纳与理解。通过量表对比检测发现,培训之前存在认知和行为偏差的青少年抗挫折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方面处理能力的提高,在挫折情境中自尊自信的建立。例如,在训练之初极少发言极少谈论自己的女生,在“画画接龙”的小组合作游戏中表现较为突出,但极少与组员进行交流,选择的是默默地为小组画报添砖加瓦;在评价好友的游戏环节中,对他人的肯定往往伴随着对自己的否定,自我认知较为消极。根据工作者的观察,该女生在人际交往关系、自尊自信建立方面的技能有所缺乏。经过四期的抗挫力训练,该女生能够主动发言,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矛盾挫折,并在座谈会中主动向工作者和组员描述了宿舍冲突和内心挣扎,在自我表述过程中很好地掌握了情绪管理的技能,且将训练小组的角色定位为自己的支持网络并主动寻求帮助。工作者观察也发现其他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技能有所提高,不仅能够乐观地看待问题,制订解决方案,还能够与ABC挫折理论相结合,正确分析A——诱发性事物(Activatingevents),即挫折本身,B——人对挫折产生的认识和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小组分享会中的互动评价过程也体现了技能训练的成效,小组成员不再妄自菲薄,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他人的评价更加客观具体。所以,青少年抗挫力训练是青少年面对挫折情境的一项技能培训。

三、自尊自信要有“度”

青少年如果缺乏自尊和自信,就会自卑,面对挫折困难的处理方法往往是逃避,消极的心態只会让青少年一步步踏入自我否定、逐渐绝望的深渊,所以,自尊自信的建立对于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在青少年抗挫力训练的过程中,工作者发现,拥有自尊感和自信感的青少年更愿意承担起小组领导者、决策者的角色,可挖掘的潜力极强,建立自尊自信可以让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得更加热情大方,更愿意与人交流沟通,在问题解决方面更加积极,更愿意主动探求,在目标设立方面,目光更长远,想法更丰富。在抗挫力技能训练中对于自尊自信的建立并不是盲目地让青少年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是帮助其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在挫折情境中勇敢面对,主动出击。这一技能的训练强调的是对自尊自信程度的把握,以免让青少年错误地走向自我封闭、自我中心的极端之路。

青少年由于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能力不高,评价尺度不够稳定,情绪起伏变化很大,容易走极端,这使得青少年的自尊感、自信感容易走向极端。自尊心过强的青少年,隐私范围显得特别广阔,往往担心自己的各种想法和做法会被别人耻笑,于是便小心地“闭锁”内心的秘密。这种“闭锁心理”使不少人把受挫折后的烦恼积压起来,精神宣泄的渠道被堵塞,以致出现心理障碍。有的人把“闭锁心理”当做盾牌,以为这样可以免受外界干扰和挫折,久而久之,就容易使自己的性格发生变化。自信心过强的青少年自我感觉太过良好,甚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给人以目中无人的高傲感,这类青少年认为一切事情都在自己的把握之中,这固然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也是一种自我认知偏差,一个人的期望值越高,当实际上达不到有效行为时,所感受到的挫折打击就越大,在遭遇挫折时,其归因方式往往是指向他人他物,而很少自省。一旦真正发现自身存在问题时会被焦虑感和挫败感击垮,这对于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在自尊自信建立的过程中必须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学习正确的归因方式。正确认识自我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清挫折情境中的现实处境,所制定的抗挫目标更加具体可行。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不同的人,处于同样一种挫折情境中受到强度相同的挫折时,由于挫折认知不同,产生的挫折反应不相同,自我认知的指导非常重要;正确归因和总结教训是一个人主观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具备了这种能力,就不会对挫折的看法有失偏颇,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

参考文献:

[1]黄学规.挫折与人生.浙江大学出版社,P11.

[2]陆士桢,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第2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12.

[3]陆士桢,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第2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127.

[4]彼得·威特,琳达·凯德威尔.娱乐与青少年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P12.

[5]边玉芳,钟惊雷,周燕等.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42-43.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2012JSSPITP2498。

猜你喜欢
挫折教育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大学生挫折心理及其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
浅谈中职学生成长教育
中学生挫折教育方法研究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挫折教育”警示录:强势妈妈为何惨死儿子刀下(下)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