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公民协商与中国基层民主发展

2013-04-29 22:41钮锡浩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协商公民语境

钮锡浩

一、前言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是以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直接体现在基层民主之中,一个充满活力的基层民主对整个国家民主建设以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公民协商作为基层民主运行的有效形式,其建立健全并完善对于中国发展作用深远,只有一个稳定、有序并且充满活力的基层民主,才为我国谐社会建设提供稳定的政治基础与战略发展空间。

二、中国语境下基层民主的内涵

1、基层民主基本涵义

在中国政治生活的大语境下,所谓基层民主,其形成是基于中国自身民主的实践,指的是存在于基层社会以及其政权中的民主生活与民主制度,以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

2、发展历程概述:

在改和开放之前,就已有基层政权以及基层社会,它们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当时基层民主并没有纳入到国家民主建设和发展的战略平台之中,直到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中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基层政权以及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扩大至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同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将农村村民委员会以及城市居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写入其中;分别于1987年和198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两部法律;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初步划定职代会、居委会和村委会为中国基层民主的三大组成部分; 1997 年,中共十五大对“扩大基层民主”的政治建设目标作了明确;2002 年的中共十六大,将基层政权机关的民主选举和民主管理排除在基层民主范畴之外;十七大与十八大提出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三、公民协商是探索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路径

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要想扩大基层民主,那么就要深化基层民主,而深化基层民主,关键在于扩大基层民主的自治性以及参与性,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其民主的权利。为此,可以从公民协商体系与机制的建设入手,探索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路径。

1、深化基层自治,首先要协调党社关系

中国共产党作为基层社会的领导力量,就必须真正成为基层社会的领导核心,深入到社会基层,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中的作用。在基层社会民主自治的进程中,要扩大党对基层社会的影响力以及领导力,不仅活跃在基层社会之中,更要活跃在基层自治的社会生活之中。因此,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不仅要加强党的自身整合和建设,有效发挥党员和组织的堡垒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基层社会的核心力量;更重要的是,还应积极推动基层自治的建设,充分利用自身的政治影响力参与到基层自治之中,并充当自治的主导力量,从而能够在基层民主自治中获取极为丰富的制度性以及民主性资源。

2、通过整合基层民主,规范民主的运行

当下,基层民主主要以制度性民主生活、开发性民主生活以及维权性民主生活三种态势存在,由于缺乏一套有效的机制对这三种态势进行必要的整合,从而导致无法形成合力,甚至有时会相互牵制彼此。

因此,亟需通过整合基层民主,规范民主的运行,要想整合基层民主,关键在于要让政党真正深入到社会基层,并融入其中,成为整个社会的核心力量;同时,还要让制度性的基层群众自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还需将基层党建与基层的自治以及基层法治三者全面统一协调起来。

3、健全公议体系,培育公民协商

公民协商是以基层自治以及公众参与为基础的,公共事务参与以及其决策的有效开放是公民协商的强大动力,只有充分开放,形成一个公议体系,培育一个完善的公民协商系统。

一方面要全面开放基层公共事务议决空间,另一方面要向公众开放决策公共事务以及公益事业的利益表达和商议空间,让民众真正进来表达诉求,这样才能真正的、直接的推动公民协商的建设。

四、小结

总而言之,在中国政治生活的大语境下,扩大基层民主的自治性以及参与性,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其民主的权利,深化基层民主,,首先要协调党社关系,通过整合基层民主,规范民主的运行,同时健全公议体系,培育公民协商,让民众真正进来表达诉求,这样才能真正的、直接的推动公民协商的建设。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

猜你喜欢
协商公民语境
论公民美育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十二公民
跟踪导练(三)2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