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2013-04-29 21:04赵晖
成功·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新课改建议

赵晖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的彻底改革,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目标下,语文学科的教学理念自然更应具备其全新的内容和有效的课堂模式。本文试图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理念予以通俗化的阐释,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提出一点建议,从而增强我们实施语文教学新理念的信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问题;建议

一、新课改的总体理念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有新理念。

1.强化教材资源意识

新课改最初施行之时,教师最大的感受就是那些铺面而来的装帧精美、内容丰富的新教材。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媒介、学习的材料。它的编排理念就是交给教师丰富的信息资源,交给学生一个精彩的语文世界。

2.提倡教学民主化

民主化的教学是新课标理念里最突出的一点,它强调改变“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旧有模式,让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情感与学习权力,倡导并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互动,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四因素相互融合。这样可以尊重学生的情感,彰显学生的个性,这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注重学生主体性

在民主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友善的,学生要能获到充分的信任与尊重。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师的启发点拨,又可以突出学生的讨论、参与。这样的课堂教学减少了一味盲从与谨小慎微,多了独立思考与质疑问难,少了思维被禁锢的烦恼,多了自由创造的喜悦。

4.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倡导在“活动——体验”模式下的“生成本体论”。因此,它更为重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更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5.注重人文和道德教育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提倡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再让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要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德育也成了与教学过程如影随形的重头戏。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体系培育的同时,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有个性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出台后,语文教学掀起了一股改革的热潮,在全国各地出现了诸如大语文教学、语文味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网络教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等教学模式。但是,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也接踵而来。

1.新教材难以合理运用

新课标的语文教材分为必修5册,选修6册,共11本,比以前多出5本,内容涉及古典及现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现代的新闻、传记、学术论文等等。内容比以前多出好多倍,在教学难度上也加大了。教师从这些艰深繁杂的教材内容中提炼出系统的信息传授给了学生,但是这些教学与考试又存在着脱节现象。比如,高一高二比较重视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到了高考试题中却没有了语音和字形的考查,只剩下成语与语病。再如,学生通过十几本的教材学了十几种的文体,到了高考中只剩下了小说和传记类文本,这也是新课标提倡的培养语文素养与现实之间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

2.教学民主化难以推行

民主化的新课堂不仅是新课改提倡的一大理念,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莘莘学子们期盼已久的理想状态。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班级不同、学生水平存在差异,致使民主化的课堂难以推行。好的班级和优秀的学生,是推进民主课堂较好的一个前提,而普通的班级或者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以接受知识为主,民主课堂推进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刻意追求民主化課堂有可能演变成为集体做秀,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3.学生主体化难以真正实现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摆脱过去满堂灌课堂模式的最好方法,也是解决学生被动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现状的有效途径。在自主性学习的引领下,教师要从课堂中解放自我,也解放学生,压缩讲授的时间,把更多的自由和时间交给学生,但在实践中有一定难度。首先,高中课堂容量大、知识结构复杂,教师总怕少讲、漏讲一个知识点,所以耳提面命,事无巨细地对学生进行教导,因为在各种考试中考查的知识点是很详细的;其次,即使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学生课业负担沉重,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自主搜集资料等工作,课上时间的有限也制约了探究式学习的有效进行。

4.人文教育成效不明显

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正直的品质、高尚的情趣、健康的情感、纯洁的心灵、乐观的态度,培养其高度的责任心、深切的同情心、顽强的进取心,培养其大局意识、协作精神与奉献精神。语文课堂在人文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古典文学中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内容对学生触动较大,却由于距离遥远,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起到的教育作用很微弱。而贴近时代的作品也或多或少地与现实存在着距离感,学生只能在短暂的课堂之上受到感染,对生活和学习难以起到有力的鞭策作用。另一个制约人文教育工作的因素是因为课程繁重,缺少实践课程,人文教育主要靠教师的说教,这无疑是比较苍白无力的。

三、新课改理念下提高语文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要解决上述的问题,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语文教学增加新的活力。2009年河北省开始推行新课改,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教材资源

教材的信息尽管丰富,却是静态化的。由于教材隐含信息的丰富性与隐秘性,教师与学生双方对教材信息的开发都具有能动性。因此,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信息资源的開发是教与学双方互为作用的动态过程。首先,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有所取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不能讲授教材所有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懂得取舍,哪些内容要重点讲详细讲,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阅读,这些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安排;其次,教师要重视开发教材隐含信息的意义,通过自身广博的知识,独立钻研与处理教材的能力,对教材作深入的研究与开发,总结研究与开发教材信息的方法,并通过由浅入深的适量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这种方法,从而真正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与学生平等合作共同学习

首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新课改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就是要求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独立完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更直接,印象也更深刻;其次,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或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要明确合作学习的规则,明确分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给予合作小组明确的指导,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第三,课堂提问注重实效。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广阔性、深刻性与创新性。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认真考虑问题的预设和思考价值,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挑战性,注重学生思维的异质同化、同质异化,引导学生善作换位思维,敢于破常规,立新论,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异想天开、敢于标新立异;第四,善于总结指导。开放自主的课堂使得学生有了“动”感,这时老师的作用是组织学生整理思维,引导他们的思维走向正确,适当及时参与,或提醒,或总结,整合学生混杂的语言、思路,既做好参与者,更重要的要做好引导者。

3.丰富学生的视野和心灵感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而在学校教育中,这种称赞和肯定实际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他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值得肯定的。事实也是这样,一堂课,如果老师舍不得表扬他们,那么,他们就会缄默不语,老师也就尴尬万分;反之,只要给予了适时、适当的鼓励与表扬,让自己的激情带动学生的热情,课堂45分钟就会悄悄地从我们身边快乐流走,学生也会收获颇多。此外,当我们把一首优美的乐曲或图画带到语文课堂时,就会在学生中产生非凡的效果,这是由于音乐和美术自身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决定的。语文课要是加上音乐和美术的融合,学生学语文就不会感到枯燥了。这也是学生活动课较少的一个有力的弥补。而且语文教学不能只躲在象牙塔中,也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这也是开拓学生视野、触碰学生心灵的绝佳措施。

4.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语文教学要为生活服务,将语文教学作生活化处理应该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要求将课文学习、语文训练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教会做人、教会生存有机统一起来。所谓社会生活,一方面指生活实际,包括生活事件与社会现状;一方面指思想实际,包括学生的志趣、心理需求以及社会思潮等。无论是密切同生活实际的联系,还是密切同思想实际的联系,都是为了要激发和强化学生积极的学习内驱力,求得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要求教师积极创设小课堂大社会的宽松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演练“社会角色”,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社会角色”演练中既长知识,又增才干,既高效完成课文学习与语文训练任务,又切实增强处事能力。教师既可以创造性地将语文小课堂模拟、还原为生活大舞台,诸如改编课本剧、即兴讲演、情景对话等为学生提供表现与增进才干的机会。

5.课堂教学灵活多变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预先设定固定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开放性的,更多是要根据个人的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临场体验,鼓励师生即兴发挥,超越预先制定的模式。也就是说教师要灵活多变的授课,不受教材、课本、课时的限制。对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可以放慢速度精讲细讲,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篇目可以开放课堂,对有利于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篇目可以深挖探究。灵活多变的课堂模式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学习印象的好办法。

以上是笔者在完整地参与了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与感悟,当然还有不成熟甚至不太正确的地方,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吴立刚.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3]张红霞.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1(3).

[4]宋文雅.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6).

[5]刘清峰.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实施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2).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新课改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建议答复应该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