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华
说到锻炼,很多人立刻会分化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一方喜欢大运动量、汗水淋漓地锻炼,另一方则将其视为一种折磨。目前已有发现:人们对于运动期间和运动后身体感觉的认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喜爱运动的程度。此外,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发现,许多人的体能极限可能比想象的要低得多,因此他们不知不觉就会超过自己的极限。举例而言,研究人员发现,对不好动的人来说,只是做一顿饭就算得上是一种锻炼,他们甚至连走路都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
多年来,丹·塞德荷姆一直想找到一种能够坚持下去的锻炼方式。他觉得健身房很无聊,对篮球和棒球又不感兴趣。跑步呢?“每次跑完步,我的腿都疼得要命。”38岁的塞德荷姆住在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市,是一名网页设计师。他的朋友瑞克·约翰逊则恰恰相反,他每年要参加20场公路赛跑。41岁的约翰逊是一名编辑,也住在塞勒姆市。
从宅男到奥运会运动员,每个人都有一个运动的体能极限,超过之后身体就会承受压力,开始感觉不舒服。这个极限有多少来自于遗传因素——如肺活量、氧气输送能力和肌肉细胞耗氧比率等。爱荷华州立大学运动技能学教授潘特莱姆·艾科卡奇斯教授表示,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名为“通气阀”的供氧临界点。通常人们呼吸时,呼出的二氧化碳与吸入的氧气大致相当,但超过通气阀后,呼出的二氧化碳开始超过吸入的氧气。二氧化碳的过度释放是一种迹象,表明肌肉已经开始变酸,身体承受的压力增大。
大多数人的通气阀处于最大供氧能力的50%~60%。不过,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精英运动员的通气阀可以高达80%,而不好动的人可能只有35%。艾科卡奇斯博士和他的同事发现,通过听音乐等方法,人们甚至可以在轻微超过通气阀后依然觉得身体很舒服。然而,当人体接近供氧最大能力时,出现不舒服的反应是不可避免的。虽然通气阀和最大供氧能力可以慢慢得到提升,但人们必须对运动抱有好感,长期坚持锻炼之后,才能真正提升这些极限。也就是说,虽然许多减肥疗法建议将走路作为主要的运动方式,但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难以做到的。
不过,研究人员发现几个心理因素和认知技巧能够帮助唤起人们对于运动的热情。莎拉·奥里奇-弗兰奇是华盛顿州普尔曼市的华盛顿州立大学的运动机能学教授,她说有三点至关重要:一是锻炼者对自己的体能是否有信心;二是锻炼者是否感觉自己对于锻炼这件事有一定的控制力或选择权;三是这种锻炼能否促进社交往来。
(摘自《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