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春华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其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则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而教学的实施又源于对教材的解读和开展,那么新课改下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教材,首当其冲做了哪些改革呢?当下教材版本大致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以北师大版为例,新课改对高中教材改革最大的亮点是把教材编排成了模块的形式。如高中数学被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其中必修是5个模块,选修则分为文、理科有所侧重。每个模块大约用36个课时完成。模块化课程的设置方式,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学科内容,视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使学科的内容不断拓展和加深进而螺旋式上升。这种课程的设置结构,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对各章节知识的整合,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也不可否认地遇到了一些需要商榷的问题和困惑。因此,优化教学策略、调整教学方案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优先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解决好知识点之间的跳跃问题
由于每一个模块都有课时限制,为了凑课时,模块的知识点删减过度,出现了前后知识不衔接、知识点跳跃的现象。而且在初中数学教材和高中数学教材的衔接上,两者有些地方出现了脱节。例如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己删去了“分子、分母有理化,立方和、立方差公式”,高中教材也没有这两部分教学内容,但高中数学在后续的很多计算题中却不只一次地需要用到该公式。
在立体几何中,在没有定义点面间距离、面面间距离时,需要计算柱体、锥体、台体的高等习题。这类问题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都会做适当的补充,以完成该习题的解答。而内容的补充又必须视具体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味地拓展和延伸,而是要适可而止,才能防止占用课时,主次倒置。
二、处理好知识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新课标在教材的改革上固然注入了很多新的元素,但在知识的连贯性上也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不足,这也是导致上述出现知识点跳跃的原因之一。以北师大版为例,按照必修一到必修五的顺序进行了若干年的教学后,很多教师都体会到了按该顺序教学所带来的一些困扰。因此,一些地区从去年开始改变了模块的教学顺序,不再按必修一到必修五的顺序教学,而是按必修一——必修四——必修五——必修三——必修二的顺序来上课,这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知识点跳跃的不足。例如,在必修一模块里,刚学了函数的性质如奇偶性、单调性、最大、最小值;接下来在必修四模块中学诱导公式即可运用其奇偶性,正弦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为奇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关于v轴对称,为偶函数。又如必修四中经常出现的题型求周期函数在某个区间的最值,这就需要用到必修一有关单调性的知识了。按必修一接着必修四的顺序来上,学生在学习和运用上相对会顺畅些,知识点的前后呼应能顺承且连贯,而如果按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修五的顺序上,在必修四诸如涉及单调性、最值等问题时由于知识的回生,学生需要有一个复习和回忆的过程,解题效率会大打折扣,这是我们在一线教师在课堂中累积出来的经验。但按该顺序来上课,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另外一些不足。例如在必修五第三章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中,用一个程序框图把求解一般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程表示出来,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这个地方都很茫然,因为有关程序框图和流程图在必修三有详细的配图和讲解,而按这样的顺序来上课,等同于还没学程序框图已经先要利用该知识来处理执行框的内容,这也是一个知识点跳跃的情况。因此,此处可以跳过,因为程序框图之前还有个表格的填空完成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在这里的框图其实也是一个重复,或者说是另一种方式的表示,跳过并不影响该知识点的教学,而且在必修三程序框图的学习中会出现相似类型的题目,后续的教学会弥补此处的框图认识。又例如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一节中,用平面区域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首先要画出边界,即直线方程,但直线方程为必修二第三章的知识,属于还没学到的内容,这时,可利用一次函数的知识来填补直线方程的空缺,复习一次函数的图象为一条直线,然后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变形为作为该直线的方程,因此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可视实际教学效果而灵活地采取对策,以最优的方案对待和使用教材,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对模块的整体运用,而在单个的模块中,有些知识点还可以适当地以章节的形式进行交叉顺序的教学,这就是模块中知识点相互依存的典型。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在具体的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能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设计教学过程,制定和规划适合学生学的教学方案,不回避问题,随时根据学生学的情况调整教学,加强提问的启发性,力求服务与指导相结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统一,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才能更有效地向课堂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