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从出生后的蹒跚学步到独立行走直至自由奔跑,发生得自然而然,似乎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就本该如此。跑步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运动,无论以锻炼或是竞赛为目的,也是门槛最低的运动形式——只要愿意,就可以开始。但不管是否以“成绩”为追求目标,运动最大的意义,或许应该是透过它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运动就不只是姿势、动作、技巧或是速度这些表面可观测的因素而已,我们从小在体育课中所认识到的“运动”,其实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据官方披露的消息,2012年全国共有30个城市举办了31项马拉松赛事,平均每个月近3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城市都在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甚至连高海拔的拉萨和人烟稀少的内蒙古也都有了马拉松比赛。2012年的北京马拉松比赛,3万个名额在60小时内被一抢而空,厦门马拉松报名者更是高达5万多人。
然而在马拉松热潮下,也存在不少跑者甚至是组织者需正视的问题。2012年首届广州马拉松,一位21岁男选手在10公里终点倒下,最后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根据组委会统计,比赛中共有1517人次出现不适症状。而据说,在体验组不乏穿着牛仔裤、蹬着篮球鞋上跑道的选手,锻炼少,心气高,对自身体能和长跑技巧没有准确的概念。在量力而行的跑步比赛中出现这些情况,恰好暴露了参与者缺少运动常识,才不懂量力而行。
而另一边厢,豆瓣网站最热门的跑步小组“喜欢跑步的人”,目前共有43514 位跑者透过网络交流,社会上对于跑步资讯的渴求可见一斑。有着十多年媒体经验(其中包括8年专业户外运动媒体经验)、现为北京赛诺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马德民指出,很多正在跑步或计划跑步的人,都处于摸索阶段,大多讨论都属于个人经验交流,在训练、装备等方面的专业性资料或图书的指导都极度缺乏。跑步图书,尤其是著名的畅销书和技术性强的内容,其实很受跑者的欢迎,有着广阔的市场。
2012年8月份,由新经典文化所引进的“赤足圣经”《天生就会跑》(Born to Run)正好填补了这个社会需求和资讯匮乏之间的空缺,同时也开启了人们对于传统跑步方式的反思乃至简约健康生活方式的想象。
图书出版作为跑步产业链中的一环
如果就已有31年历史的北京马拉松比赛来看,国人参与跑步运动其实行之有年,但直到2010年以后才迅速升温,达到火爆的程度。这个情况可以从侧面来说明。
早在1980年代,国内就曾出现一本叫《跑步》的书,作者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体会,并吸取了其他跑者、科学工作者、著名的心脏病学家、心理学家的经验,加以分析而写成。但自此之后,跑步书寥寥无几,至2000年后才又出现了有关图书,但以目前可查询到的书目,一双手就可数完。另一方面,1998年开始进入中国并在广州投资建设了研发和测试中心、在2006年推出赤足运动鞋的VibramFiveFingers(VFF,以下简称“五趾鞋”),直至2010年底才在大陆铺开了销售网络。
身为五趾鞋中国品牌顾问的马德民说:“五趾鞋以前在大陆所生产的产品基本上全部销到北美去,当时在国外都已经供不应求,国内基本没有销售。而且大陆在2010年以前并不是一个主要的推广市场,因为当时跑步还不是一项非常热门的运动。在国外,跑步产业是很大的一个产业,装备、书籍、录像带、App,都是跑步产业链条上的重要环节,消费群体的数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国内的跑步运动还在形成产业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成为一个很完整的产业链条。所以一直以来,大陆所出版的跑步书也是非常少的,跑步的资讯是严重滞后了,基本上没有出过什么特别好的书,尤其是外版的引进速度也非常慢。很多跑者都是看到《天生就会跑》的繁体版,才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另外一方面,大陆又没有Christopher McDougall这样的作者可以出版这类书。我们所能看到的谈跑步的书籍很多都是用于专业的体育训练,文字很枯燥,又缺乏可读性和趣味性,并不是针对大众读者。”
Christopher McDougall是一位业余跑者,但频受脚痛之苦,偶然得知在墨西哥的铜峡谷隐居着史上最强的长跑族群塔拉乌马拉人,于是穿越峡谷,寻找和族人颇有交情的奇人卡巴洛,一睹这支与世隔绝的部族的真面貌,此间学习塔拉乌马拉人的跑法,脚伤不治自愈,后写下《Born to Run》一书。书中还援引了跑步生理学、生物力学、进化理论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佐以跑步史上各种奇人的事迹,向读者证明了:我们天生就是适合跑步的生物。因其可靠的观点、幽默的语言、生动的叙述和行之有效的建议,不仅受到普通读者的追捧,连专业人士,比如波士顿马拉松四度冠军比尔·罗杰斯和美国奥运会跑步选手杰夫·加洛韦,也对它喜爱有加。
推广运动(产品)必须先推广文化
塔拉乌马拉人的跑步哲学,就是回归基本,单纯地追求“使用身体的畅快感觉”。新经典文化外国文学事业部总经理岳卫华表示:“引进《天生就会跑》,主要是看中了它所传达的自由精神和所体现的简约健康的生活方式。无论是不是赤足跑,都可以体会到跑步的快乐和纯粹。”书中开篇引用了老子《道德经》里的话:善行无辙迹。马德民说:“它更多地是说一种跑步人的心理状态,这种感觉需要跑者花很长的时间去理解。其实倒不是说要大家非得光脚跑,这只是从概念上用这种方式让大家更多地使用身体。因为脚长时间在很厚的鞋里面,敏感度等方面都会下降,所以赤足训练主要是提高身体本体感受能力的作用。”
2006年五趾鞋推出之际,《Born to Run》还未面世,但两者的理念却不谋而合。书中的几位主人公到铜峡谷跑步时,穿的就是五趾鞋;2009年《Born to Run》在美国出版时热卖,掀起了一场赤足革命,对五趾鞋的推广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到了中国大陆,跑鞋企业与出版方的合作,似乎顺理成章,但实际上,五趾鞋透过赛诺国际与新经典文化所进行的合作,其中的关键人物是这本书的翻译者严冬冬。
因为图书类型的关系,新经典文化在寻找译者时颇为难了一阵,因为熟悉的译者中并没有这类图书的翻译经验。《天生就会跑》的责编马秀琴说:“严冬冬老师在户外运动领域译著颇多,高效且优质,而这本书中的人物‘白马本身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灵魂的人,我们想他契合所有户外运动者的精神,就约请到严冬冬老师翻译。”而在翻译过程中,严冬冬就一些专业术语向马德民请教,马德民才由此获知这本书将由新经典文化引进出版,在书上市前提出了合作推广的方案。
对大陆来说,“赤足跑”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所以在书出版前,主要是以赤足跑概念的推广为主,通过微博、户外类和体育类的网站、平面杂志的报道和主题介绍,让人们了解什么是赤足跑。“因为在赤足跑的介绍里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天生就会跑》,告诉大家这本书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等于是先埋下一个伏笔,以便该书中文简体版的信息迅速有效地被这个群体所知晓。”
锁定目标群体,这是新经典文化和赛诺国际一致的目标,所以双方在首都体育学院共同举办了《天生就会跑》新书首发式暨VFF赤足跑训练营北京站开营仪式。马德民说:“因为覆盖的都是跑步爱好者,两个活动合在一块儿,既节约资源,又能达到各自的目的。”
对目前致力于运动文化推广、同时又身兼五趾鞋品牌顾问的马德民来说,《天生就会跑》在大陆出版,对于产品的推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从出版的角度,我们不希望太过于商业,这样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所以只有在网络销售上提供了一些五趾鞋、T恤和袜子作为购买的抽奖礼品。”
在马德民看来,运动的推广有赖于活动、图书出版和媒体宣传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据他观察,有不少参与赤足训练营的人是知道或看过《天生就会跑》后产生兴趣才报名参加的。“大家会好奇,赤足跑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想去尝试一下,参与了以后,他会自己去练习跑步,这样就变成一位跑者。”
图书所能做到的,正是理念的推广和眼界的扩展,甚至是专业的指导。“大部分的跑者,都是出于爱好、兴趣开始跑步,并没有专人给他指导,或者有专业的理论支持,告诉他该怎么跑。我是在体育学院学习过,对跑步运动的生理、医学、解剖有了解,大概知道自己该怎么跑。但是大部分的人不具备这样的知识基础,所以这种专业指导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马德民表示,2013年的VFF赤足跑训练营依然以“天生就会跑”为主题,并且把赤足跑相关的书籍作为教练培训的辅助教材。“我们还是希望理念先行,今年我们会在更大的范围里面推广赤足跑的理念。去年我们是集中在一些已经在跑步的群体,今年可能就会向更大的群体介绍赤足锻炼的好处,比如说在健身房健身的人、喜欢户外旅行或户外活动的人,还有普通上班族。”
正如新经典文化引进《天生就会跑》的初衷——“提供给读者一种文化探索和发现的角度”,运动热潮的发酵和持久,是多方努力的结果,但首先必须是文化的植根,而这恰恰就是图书出版的本质——传播观念,打开视野。“在中国,运动作为健康的理念,如果要更多的人去参与,文化必须先行。我们要扩展大家的眼界,让他知道地球上还有人在撒哈拉沙漠跑步、在南极跑步、在北极跑步;还有更多的跑步的运动方式,包括越野跑、超马……只有了解了,去尝试、体验过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非常热爱这些运动。”马德民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