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环莹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要求學生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交际能力、增加文化积累和保持自信的学习态度。时下,新课程改革在阅读教学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低效,甚至无效,阅读教学整体朝着理想的方向不断推进,但是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和实践经验的缺乏,在阅读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许多非语文、泛语文、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我主要通过研究语文新课改对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学生语文现代文有效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观点,并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阅读兴趣浓厚,阅读积极性就高,阅读时越投入,思维就越活跃,阅读效果就越好。这迫切需要教师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阅读课展示给学生,吸引他们主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中,而不是被动地充当观众。我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使阅读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借助声情并茂的范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他们带入课文的意境中。
2.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语音朗读、多媒体教学等)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唤起阅读期待。
3.划分学习小组,进行课外阅读,读后漫谈自己的阅读体会、感受及困惑,增强小组之间的竞争力。如果为了让学生完成一些任务而布置大量思考题,就会使学生产生压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完全失去阅读的兴趣。以上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不但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而且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二、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于漪老师说:“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如今教学的主流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然而在大谈生成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虚化导致三维目标无法交融、落实,是目前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老师从整体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有序展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它是老师发挥组织者作用的保证。
叶澜老师指出,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空中楼阁,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才能确定其在不同学习活动中的最近发展区,而从知识技能等方面阐述最近发展区就是教学目标。我校初中生的基本情况: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习基础差,知识面窄,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小学知识相比,初中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学生在学习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有的学生因此产生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最终失去学习兴趣,这是我校初中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班级整体学习风格不尽相同,有些班级学生思维活跃、反应迅速,有些班级的学生则较为沉闷。因此,我校教师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确立每个单元的总体目标(包括教学目标和学案目标),学案目标用于设计学案,而学案是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也可以由学生与教师共同编写完成。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有效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智能是阅读能力的主干结构,由阅读感知力、理解力、鉴赏力、迁移力和阅读创造力组成,其中以理解力为核心内容。
1.充分调动感觉器官,培养阅读鉴赏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将阅读文本中反映的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提高到审美教育的高度,使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成为对学生素质与修养的陶冶。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阅读鉴赏能力:①借助于语感,在语言信号的刺激下在阅读鉴赏者的头脑中再现作者构建的艺术形象,这是阅读鉴赏的第一个“环扣”。②补充想象,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补充和扩大作品的画面,从而获得更加完整丰富的形象美感。③深入体验,同作者描写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激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并主动思索作品的意义与技巧,体会各种文学手法的艺术效果。④细心领悟,鉴赏者对文学作品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达到情感与理智高度结合的境界,真正鉴赏出作品蕴含的深长意味。
2.培养学生阅读迁移能力与创造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给学生讲,而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漠视学生的合理要求,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以扼杀学生的天性为代价的。因此,教师应当把阅读教学方法从传统的“传授式”转变为“发现式”,通过开拓一种让学生无忧无虑又能探索、表达、分享思想的空间,建立意义建构的领地。只有当每个参与者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成长负责时,这样的阅读课堂才会成为真正的学习空间,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造就具有广泛迁移能力、高度创新能力的人才。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工作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新时期的语文老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不断创新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技巧的策略。帮助学生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礼记》云:“教学相长”。我们一定要不断接受最新的前沿教学思想,服务于教学第一线,为学生的明天负责。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为他们打开通向世界知识文化殿堂之门。
3.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在经过一定数量的阅读之后,学生可能还是不能提高阅读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地解决问题是学生面对语文阅读试题时的内心真实写照。这是一个需要逐步磨炼和提高的应试过程,不仅需要学生大量实践,还需要教师指点迷津。如学生在阅读语文文章时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文章的句子能看懂,但是很难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深意,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很难根据文章的内涵进行科学的分析,导致做出错误的选择。基于此,应当注重提高学生对语文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让学生从分析文章的题目入手,分析每一段的主旨句,这对于学生把握整篇文章十分有利。语文文章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往往就是本段的主题,学生应当重点理解这些句子,进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整篇文章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