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小说中疾病叙事的当代意义

2013-04-29 00:44安培君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当代意义

摘 要:郁达夫小说中对疾病的频繁描写,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大量的疾病叙事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美学意义。时隔近一个世纪,小说中的疾病叙事仍然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具有超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疾病叙事 超时代性 当代意义

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描写是一个崭新的小说表现领域,是郁达夫沿着鲁迅开创的疾病叙事继续深入走下去的一条小说创作道路。郁达夫的多部小说中都弥漫着病态的气息,“疾病是生命的阴面,是一重更麻烦的公民身份。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两重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另一则属于疾病王国。尽管我们都只乐于使用健康王国的护照,但或迟或早,至少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被迫承认我们也是另一王国的公民。”{1}所以,疾病作为人的一种生命状态,是会出现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的,无论病症轻重,病期长短,每个人都会经历生病的生命体验。

在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对各种疾病患者的刻画形象生动,入木三分,描写了种种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从患病,到治病、养病,郁达夫把切身体验和自身体会融入小说创作中,给人以无比真诚的阅读体验。

一、小说中频繁的疾病叙事 在郁达夫的多部小说中,小说的人物都是被各种各样的疾病所困扰。据不完全统计,在郁达夫一生创作的四十六部小说中,涉及疾病描写的就有三十多篇。涉及的生理疾病有:风寒(《蜃楼》)、肺结核(《烟影》)、神经衰弱(《迟桂花》)、脑溢血(《银灰色的死》)等;心理疾病有:忧郁症(《青烟》)、妄想症和多疑症(《沉沦》)等。有些小说中的主人公被多种病魔缠身,如《迟桂花》中,翁则生的“左肺尖,被结核菌损蚀得厉害”,并同时患有神经衰弱。频繁的疾病描写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文坛是一种创举。鲁迅在其小说中首创疾病叙事,但是涉及疾病的种类和疾病描写的数量远没有郁达夫的多。在郁达夫的小说中,对于疾病的描写真切可感,融入了作家自身的患病经历与医学知识,这有助于深刻地刻画小说人物从患病到治病的过程。

郁达夫笔下的小说人物,其患病种类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身体疾病,另一种是心理疾病。一方面,身体疾病促使心理疾病的产生。比如《迟桂花》中的翁则生,在肺结核的折磨下,又患上了神经衰弱。临床医学研究表明,身体上患有疾病的人,往往在精神上表现出情绪低落、胡思乱想、敏感易怒等一系列亚健康的心理状态。而另一方面,心理疾病又加剧了身体疾病的病症。比如《采石矶》中的黄仲则,由于自小的神经过敏,导致身体上时常产生头痛等症状。心理疾病对身体状况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当一个人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患上心理疾病时,他低沉的情绪、消沉的意志会促使他产生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酗酒、失眠、多梦,等等。这些都导致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下降,给疾病的侵扰带来了便利。总之,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的交互影响,使得郁达夫小说带给人独特的病态体验。

二、疾病叙事的书写意义 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意义的书写,就在于颓废和病态的外表下其实暗含着一个“真”的觉醒的青年形象。《沉沦》便是借助于忧郁症讲述一个五四新青年自我觉醒的故事。在《沉沦》的自序中,郁达夫称:“《沉沦》是描写着一个病的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Hypochondria的解剖,里边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2}这既是从病理学的意义上解析男主人公,也是从精神苦闷和灵肉冲突的角度来叙述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新青年的诞生。这个青年敢于追求爱情,敢于对金钱名利不屑一顾,这是新青年应该具有的最可宝贵的品格。郁达夫通过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把这些品格一一赋予在异国艰难求学的主人公“他”。但是,“他”在大胆追求自我的时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这阻力来自家庭、来自社会、来自不强大的祖国、更来自自己内心新旧思想的斗争。小说中构成“他”最为醒目的特征,就是“他”所患的忧郁症。在忧郁症的影响下,“他”敏感、自卑、颓废、感伤,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真切地反映着主人公的真性情。郁达夫把主人公对异性的爱的渴求和求之不得的痛苦,性的苦闷和灵肉的冲突,真实地反映给了读者,让读者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个“真”的觉醒的青年形象。做一个“真”的人,是20世纪五四文学中最迫切呼喊的主题之一。作为新文学的主将,鲁迅毕生疾书反对民族性中的“瞒”和“骗”,热切呼吁人性中的“爱”和“诚”。郁达夫继承的是五四新文学关于觉醒的“人”的主题探讨,运用新兴蓬勃发展起来的文体——小说这个载体,刻画了一系列真诚不虚伪的小说主人公。他们热爱青春,热爱成长,留学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涌出的对祖国的热爱,对朋友真诚,对爱情真诚。这些主人公就像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朋友,他有青春期的热切追求和叛逆精神,也有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烦恼,有因为自己身体原因所患的生理疾病,也有因为内心隐秘纠结斗争所导致的心理疾病。这些是无论五四时代还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每一个社会人,尤其是经历过青春期的、具有独特和不羁个性并勇于表现出来的敢做自己的人,都会具有的共同性体验。所以,一百年前的五四新青年喜爱郁达夫的小说,新时代的“80后”“90后”依旧会喜爱郁达夫的小说。

(一) 五四/当代 一脉相承。20世纪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激烈动荡、风云变幻的时代。身处其中的郁达夫必然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在时代的发展大潮中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构成了郁达夫个体生命的独特性。郁达夫在文学史上与众不同的意义,就在于面对时代的风云突变,郁达夫个人的选择始终与有现代意识的新时代青年站在一起。他以“自叙传”小说的形式,表现着自己的思想和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选择。郁达夫通过小说中的疾病叙事,反映出的不仅是个人的病态,更重要的是,他描写了一个时代的青年在时代环境的压迫下的病态。通过对这个时代环境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剥离五四时代的特质,抽出五四时代和当代的共性。

小说《沉沦》中主人公“他”患上“忧郁症”的过程,就是一个青年在成长中遭遇与学校冲突与家庭冲突与自己内心冲突的过程。小说写到了主人公“他”与学校的冲突。“学校里侵润了一种专制的弊风,学生的自由,几乎被压缩得如同针眼儿一般的小”,“然而他心里,总有些反抗的意思,因为他是一个爱自由的人,对那些迷信的管束,怎么也不甘服从的”。这种和学校各种呆板约束作对的学生在当下的每一所学校中基本上都存在,他们要求有自己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但学校的要求是成绩和升学,这必然和学生的需求构成冲突,这是来自学校的因素。《沉沦》中的“他”家道艰难,在这种苦境下,他被学校开除后蛰居书斋,用当代眼光审视,“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宅男”。从学校退学回家的学生,面对家庭的贫苦、家長的训斥,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心理波澜,父(母)/子(女)冲突是永恒的家庭矛盾,这是来自家庭的因素。青春期的叛逆,对爱情的渴望和性的懵懂,对两性相爱的幻想,使得主人公有了“犯罪”行为(手淫),这是大多数青春期少男少女都会拥有的难以启齿的经历,最初的性欲的冲动和自我良心的谴责相互纠结,这是来自自己内心冲突的因素。这是多种因素交织下,“他的忧郁症的根苗,大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培养成功的”。主人公的病态,和来自学校、家庭与自己内心冲突的因素密不可分。这些因素具有超时代性,它们存在于五四时期,也同样存在于当代。

(二)当代意义。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叙事的书写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叙事功能,它更多地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含义,即使在当代中国,郁达夫的小说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长。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固然带来了崭新的生活体验,然而,在升学、就业、升职等一系列压力下,现代人的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也逐渐高升。因此,当现代人阅读郁达夫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也有找寻到自己影子的感觉。尤其是21世纪的中国青年,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腾飞的另一面,带给他们的是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和生存的压力。而青年群体又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人生的易变阶段。青春期的懵懂加上各种压力的压迫,越来越多的青年患上了郁达夫小说中描写的忧郁症、神经过敏等心理疾病。加之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家庭矛盾的显现对青年一代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处于青春期的青年心里的爱的渴望、性的冲动、自由的追求等个性意识逐渐萌生的时候,来自社会的压力、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于是,青年患上各种自闭症、孤独症、忧郁症的病例不胜枚举。现代青年面临着与五四青年同样的困境,那就是:当青春期的叛逆、自我意识的初现、对爱情和两性的懵懂一并在十七八岁的花季雨季爆发的时候,他们急需一种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教育,然而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给予的不充足的关注导致了他们的青春期激情的无处发泄,因此各种现代心理疾病开始在他们身上显现出来。

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描写,就是要把青年人所共有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他以暴风雨般的文字震荡着国人的心灵,大声疾呼出时代青年对时代的反抗。在郁达夫所处的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中,青年所患之病是不同于前的“时代病”,究其根源,这种病症是由于个性意识与当时社会上的“专制弊风”发生冲突,它会发生在每一个拥有现代意识、具有个性解放思想、渴望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青年身上。所以这种时代病也必然会出现在21世纪青年的身上。因此,对郁达夫小说的阅读,尤其是对小说中对于心理疾病描写的阅读,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得青年们找到了一个他们自身身心状态的“发言人”,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描写,向社会负责任地反映出了青年成长过程中的遭遇和疾病状态。从这个方面说,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叙事,具有跨越时代的伟大意义。

{1} [美]苏珊·桑塔格著,程巍译:《疾病的隐喻》“引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2} 郁达夫:《〈沉沦〉自序》,《郁达夫文集》(第七卷),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作 者:安培君,吉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当代意义
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及其当代意义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理论及当代意义
近代农民教育变迁及其当代启示
刘瑞龙的群众观及其当代意义
浅谈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比较
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以法治文的当代意义及其科学发展
从中医药文化看中医药的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