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生态审美教育思想浅探

2013-04-29 00:44华宣蕾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老子美育生态

摘 要:以生态的视角重新解读《老子》,其思想不仅符合生态审美教育的特质,即形象性、情感性、和谐性和亲人性;而且为生态审美教育提出了实施纲领和具体法则,即道法自然,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从老子思想中汲取生态审美教育的宝贵资源对当下生态审美教育的开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老子 生态 美育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涵义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学界普遍关注生态美学,而这一理论形态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与途径即是生态审美教育。即“用生态美学的观念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1}。生态审美教育要求传统的知识教育转向生存观教育,理性教育转向感性教育,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转向生态整体主义观念。生态审美教育最基本的立足点是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的教育,但是以生态的视角重新解读《老子》这一经典著作,我们发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审美教育思想。

蒙培元先生认为,“严格地说,儒家并没有把社会和自然界区分开来。道家则不然,他更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并且把社会和自然界作了某种区分,以‘自然为最高存在。他对儒家道德人性论的批判,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前提之上的:‘自然高于社会,自然之性高于道德人性,因此,要实现自己的存在,就应该回到‘自然。”{2}坚持人类与自然、宇宙整体的统一,把个人作为自然有机体的一部分,把个人置于与他物平等相处的地位的前提下来确认自我、规范自我、达到万物共生的境界——这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表述,也正是生态审美教育的题中之意。可以说,老子思想不仅符合生态审美教育的特质,而且为生态审美教育提出了实施纲领和具体法则。

二、老子思想符合生态审美教育的特质

一般认为生态审美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即形象性、情感性、和谐性和亲人性。(参考苏小芸《生态美育的基本性质》,发表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老子》书中的思想符合生态审美教育的特质,以下具体分析:

(一)形象性。生态审美教育注重感性教育,即受教育者通过参与体验生态美的生动形象,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受到生态启发,自觉培育生态意识。就《老子》一书而言,最具代表性的即是关于水的论述,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把水比作抽象的道,就近取譬说明完善人格的道理: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滋养万物而不与相争。再有就是《老子》书中常借用植物生长的例子,说明贵柔的道理。“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七十六章)从草木的生存中体悟贵柔克刚,顺任自然,不强取豪夺的生存之道。从生态审美教育的角度来看,即是以“木强则折”的生态现象来进行的生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二)情感性。生态审美教育并非单纯地晓之以理;更多的是讲求动之以情,以情动人,以期建立起个体的生态意识。《老子》第十三章有言:“宠辱若惊,患大患若身……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呼吁世人保持人格独立完整,珍惜生命,淡泊平和。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满怀深情地连用三问试图唤醒世人要贵重生命,不可贪多无厌。老子倡导“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以情感化人,而非一味耳提面命地教导。

(三)和谐性。生态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和谐教育,生态审美教育倡导人与人、人与生态兼具的和谐,即生态整体的和谐。《老子》第七章曰:“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二十九章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天地运行不为自己而得以长久,其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即是要求我们允许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存在,顺任万物自身生长的规律,摒弃极端、过分、奢侈的行径,不为一己之利,“够了就行”,以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

(四)亲人性。生态审美教育直接关注人的存在状态,体现了一种对生命的现实关注与终极关怀,其目的包括“广大公民,特别是青年一代能够确立欣赏自然的生态审美态度和诗意化栖居的生态审美意识”{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二十四章)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是反自然的行径,急躁炫耀,不能长久。这符合生态审美教育所要求的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不能一蹴而就,要有长远生态意识。《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同样第二十七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都指出要以善心对待任何人,以诚心对待一切人,这里“无弃人”“无弃物”的观点对于生态审美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当做到人尽其才,顺物之性。

三、老子的生态审美教育之方

(一)总体纲领:道法自然。曾繁仁先生认为生态审美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公民,尤其的青少年一代,内容是确立欣赏自然的生态审美态度和生态审美的生活方式,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培养一种对自然的审美态度。生态审美教育理论主张,人与自然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更优胜的地位。这正符合道家的整体思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二十五章)明确指出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运行规律。“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即“法自然”。“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在道家看来,人和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和“道”的化生物,理应效法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和法则。总之,从老子思想中汲取生态审美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得出的总体纲领即是以“道法自然”为核心,从纯真无邪的婴孩本性出发,通过“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来达到人性的复归、人与自然的化一,最终成就“生态人”。

(二)具体法则: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这里指出得道“圣人”的“三宝”,分别表现在心、意、行三个维度。将其援引到生态审美教育上,生态审美教育操作的具体法则,或说“生态人”应当持有的“三宝”:慈爱万物、节俭去奢、谦让自知。

首先,“慈”,本意是爱,老子所倡导的慈爱,并非儒家的“仁爱”,而恰是“不仁”以致“至仁”,即对待万物一视同仁,生养万物而不为主宰的自然之爱。生态审美教育在具体操作时应当力求做到“无弃人”、“无弃物”、“常与”、“善人”,贯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思想,在大道玄德中复归虚境澄明。生态审美教育的对象应当是所有人,即“无弃人”;“所有人”都应与自然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审美关系,即“无弃物”。

其次,“俭”,《老子》中意思相近的一个词是“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意指节俭不奢靡,寡欲知足;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生态审美教育倡导“够了就行”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表示“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最明智的人生活的甚至比穷人还简单朴素”。{4}“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对于生态审美教育的引导具有现实意义。

最后,“不敢为天下先”,指在行为上谦让虚柔、清净不争,即“后身”、“退身”、“无身”,“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第六十八章表示:“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人类总是努力成为地球的主宰,成为社会的控制者、掌权人,凡事逞强好胜,这种功利主义的做法在老子看來非圣人所为。而生态审美教育就是要培育人们对自然的非功利思想,破除一己私利,摒弃对自然、对他人的功利要求,采取审美的态度鉴赏自然,塑造生态人格,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

总的说来,无论是总体纲领还是具体法则,不仅是对生态审美教育理念的规定,同时也是整个生态审美教育系统都应当予以贯彻实施的精神。老子思想博大精深,具有浓郁的生态智慧,努力挖掘和阐发其思想,对当下生态审美教育有着重大意义。以平等的身份对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平等对话,保留本心本性,追寻精神自由,建构生态人格,最终成就得道之人——生态人。

{1}{3} 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62—363页,第364页。

{2} 蒙培元:《中国心性论》,学生书局1990年版,第55页。

{4} 梭罗:《瓦尔登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作 者:华宣蕾,文学硕士,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和生态美学。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老子美育生态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智者老子